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775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中国保健、全科护理、护理研究:下旬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张家界)学术研讨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特异性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9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光辉、包佐义、姚亚春等。
特异性感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775篇
占比:99.75%
总计:41881篇
特异性感染
-研究学者
- 冯光辉
- 包佐义
- 姚亚春
- 安德烈·利伯
- 张泽柏
- 张荣霞
- 德克·S·施泰因沃德
- 李飞
- 梁旻
- 汪钰雯
- 王健
- 米杰
- 谢里尔·A·卡尔森
- 金克群
- E
- Falagas
- Kompoti
- Maria
- Matthew
- 乔金瑞
- 于慧琴
- 于永祥
- 何玉华
- 余林南
- 余莉
- 冯莉
- 冯鸣洋
- 刘保池
- 刘兵
- 刘军
- 刘家奇
- 刘建生
- 刘彩虹
- 刘洪坤
- 刘远胜
- 叶兴德
- 叶珍珠
- 叶秀娟
- 吕淑范
- 吕红
- 吴卫真
- 吴安琪
- 吴霞
- 吴静
- 周全
- 周海宁
- 夏挺
- 姜华
- 姜晓绵
- 孔凡国
-
-
孔凡国;
王晓博;
周全;
张昌盛;
潘其鹏;
王文举;
高天豪;
朱卉敏
-
-
摘要:
脊柱真菌感染是一种很少见的骨关节特异性感染,占0.5%~1.6%[1]。Keating等[2]于1932年首次报道脊柱真菌感染后,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脊柱真菌感染的报道呈上升趋势[3]。本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特异性不明显,因此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4],给现代脊柱外科医生带来了较大的烦恼。本文报道了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脊柱微创中心收治的2例脊柱真菌感染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
-
马洋;
邓天阁;
胡开进;
李元;
薛洋
-
-
摘要:
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是指由结核杆菌、放线杆菌、梅毒螺旋体、白色念珠菌等特异性病原体所引起的发生在口腔颌面局部的感染.发病率虽低,但若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可引起较为严重的颌面部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文章就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生正确认识及有效诊治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提供参考.
-
-
英秀梅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截趾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60例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截趾术治疗,对照组30例开展常规护理,而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0例开展围术期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截趾术期间开展有效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有助于减轻不良情绪,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
-
-
-
索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了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截肢患者在手术期间施行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被确诊为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给所有入组患者施行施行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手术之前的心理指导、创伤面积护理、血糖控制和发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施行心理指导、监测血糖和生命体征;在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生的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糖发生的变化、心理指导、截肢护理和健康宣传.结果 4例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患者经久治不愈,伤口化脓面积较大,渗液比较明显,味道恶臭,均治疗超过100天无法痊愈,其他入组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以及有效的心理指导,使患者手术后创伤面积全部正常愈合.结论 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护理技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的降低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
-
-
李诗瑶
-
-
摘要:
建筑物突然倒塌将人活埋事件屡见报端,当出现这种事件,有时患者当场没有死亡,但是如果后期没有妥善急救呢,也容易发生死亡事件。那么,遭重物掩埋后,该如何急救呢?有很多人被重物压伤当场没有死亡,但是,当移除重物后却导致死亡。究其原因,是因为肢体被挤压超过24小时后开始出现肌肉坏死等症状,一旦移开重压,坏死肌肉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
-
-
-
-
-
-
- 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艾维亚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2-11-20
-
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一套高效低毒的基因转移载体的构建过程及应用:构建了具有位于外源基因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的重组腺病毒和/或含有经修饰的腺病毒纤维蛋白的嵌合载体,使其能够靶向我们选定的目的细胞,尤其是复制活性细胞;本发明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在宿主细胞中经复制重组激活所携外源基因的表达,达到在宿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目的。本发明的重组腺病毒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达到基因治疗,特别是各种癌症的基因治疗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