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
烧伤科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81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784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中国卫生产业、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等;烧伤科的相关文献由1209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大海、周琴、石雪芹等。
烧伤科
-研究学者
- 胡大海
- 周琴
- 石雪芹
- 焦晓春
- 杨薛康
- 刘丽红
- 刘军
- 孟美芬
- 张瑞
- 曹玲
- 李武全
- 杨盼
- 靳岚
- 刘文军
- 王洪涛
- 王青
- 罗旭芳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季瑶瑶
- 徐石
- 柯昌能
- 王雪
- 袁瑞
- 刘佳琦
- 刘梦栋
- 古兰
- 孙阳阳
- 屈艳艳
- 张艳玲
- 张逸
- 彭新德
- 彭英
- 来文怡
- 王之学
- 韩军涛
- 刘艳
- 刘苗苗
- 刘颖维
- 周多
- 张婷婷
- 张文滔
- 张月
- 戴娇娇
- 曹洁
- 朱华宇
- 李明华
- 李沂泽
- 王玲
- 白巧丽
- 白晨
-
-
陆娟;
王忠明
-
-
摘要:
收集2020年1-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伤科分离细菌标本,分析其中的致病菌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采用质谱仪和全自动细菌药敏仪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共分离7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3株(占比75.5%),主要来自创口分泌物或脓液标本;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84株(占比57.4%),主要来自血液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6.9%,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71.4%。该院烧伤科分离病原菌耐药严重,应加强药敏监测。
-
-
付强强
-
-
摘要:
最近,57岁的朱女士非常烦恼:先是烧开水时不慎烫伤了脚,因为烫伤面积大、程度深,所以在医院烧伤科处理后就整天卧床养病,三餐全靠老伴送到床边,基本没有下床活动。不料,脚伤还没好彻底,她的左腿又莫名其妙肿起来,不仅皮肤肿得透白发亮,还胀疼难忍,只能让家人将送她到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朱女士左腿回流血液的静脉血管全部被“淤泥”堵死了,这“淤泥”就是由于她一直卧床不动弹而形成的静脉血栓。最后医生给她做了微创血栓抽吸手术,才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
武华军;
陈永刚;
涂少辉;
赵琳;
郭黄鹏;
杨秋香
-
-
摘要: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对我院烧伤科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进行探索。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出院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获取其DRG数据。筛选病例数大于10的DRG病组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典型病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评价。结果在我院烧伤科3732例出院病例中,共有3515例病例纳入66个DRG病组,其中21个DRG病组纳入本研究,共涉及12个核心组。在21个DRG病组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最大的为AH11组[102.20 DDDs/(100人·d)],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为81.82%,病例组合指数(CMI)为11.49;AUD最小的为XR19组[1.01 DDDs/(100人·d)],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6%,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为0,CMI为0.81。同一核心组组内比较发现,其AUD随着CMI的升高而升高。对WB11组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医师间AUD的差距较大;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发现,WB11组AUD随时间的变化相对较小。结论基于DRGs对抗菌药物进行横向和纵向评价,可为抗菌药物管控提供新的线索,有助于实现抗菌药物精细化专科管理。
-
-
吕娴
-
-
摘要:
值此酷暑季节,我院烧伤科接诊了多位被晒伤的患者。有的小朋友是在水上乐园玩耍时间过长,又未做任何防晒措施,结果手臂、后背被晒伤;有的是在水上漂流、划船数小时,双腿被晒发红、起疱;有的则是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脸被晒伤。作为一名烧伤科医生,我在此提醒大家:出门游玩,皮肤如果长时间裸露在烈日下,一定要做好防晒,皮肤晒伤后可不是简单的脱皮和变黑那么简单!
-
-
于小惠;
丁巳娟;
何冲;
冯东方;
肖静;
陈红;
杨思思;
徐欢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烧伤科患者创面普通培养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高原烧伤科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2021年该院烧伤科患者的创面普通培养细菌阳性标本362份为研究对象。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创面的细菌分布特点;分析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分析2018-2021年各年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率变化。结果普通培养细菌阳性的362份标本中,检出革兰阳性菌236株(65.1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较高(37.02%、12.98%);检出革兰阴性菌126株(34.81%),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较高(11.60%、5.80%、5.2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5.67%。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70.2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2018-2021年,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呈增多趋势。2018-202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降低趋势;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异噁唑、四环素的耐药率呈降低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呈降低趋势。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烧伤科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特点和耐药性不同于平原地区,根据高原地区烧伤科患者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早期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
璐璐
-
-
摘要:
采集2毫升血液检测,过上几天,你就能收到一份关于自己静脉血栓风险的分析报告。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开展的静脉血栓高危型基因检测"走红",前来受检的患者络绎不绝。此前,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1名烧伤患者,Ⅱ-Ⅲ度烧伤面积达15%~83%,头面部、躯干、四肢均不同程度烧伤。由于该烧伤患者需要多次手术,血液动力稳定性受损、长期卧床等原因,使其发生血栓的风险大大增加。医生建议该患者进行静脉血栓风险预测,经检测,该患者携带静脉血栓高危基因,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正常人群高数倍,后经行华法林抗凝治疗,该患者并未发生静脉血栓。
-
-
唐津渝;
陈利梅
-
-
摘要:
目的:分析阶段式带教在烧伤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期间 52 名烧伤科实习 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26 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观察组则采取阶段式带教 法,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操作、理论和综合成绩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烧伤科护生教学中采取阶段式带教法,可有效提高护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
朱维平;
汪妍
-
-
摘要:
王阿姨的宝贝孙子的右手昨天不小心被开水烫伤后马上赶去医院烧伤科治疗,然后,小朋友的右手包着厚厚的纱布回家了。王阿姨今天见了我就问:“为啥烫伤后要包这么厚的纱布啊?有人说暴露更好,对不对呀?”烧伤后创面处理分暴露和包扎疗法。
-
-
张波;
于扬;
马娟;
达吾力·沙里木江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PBL)在烧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烧伤科实习的本科生36名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该院烧伤科实习的本科生36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PBL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理论、操作考核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评判性思维水平.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组织以及表达能力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烧伤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改善评判性思维能力.
-
-
李武全;
刘军;
刘文军;
韩亚龙;
张立亚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烧伤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12月在我科实习的海源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通过理论及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更灵活,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为烧伤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
-
蒋薇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1].护理风险管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对已经出现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采取正确对策,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和风险事件带来危害的过程[2].烧伤科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学科,烧伤患者多为突发事件,病情复杂多变,分布在各个年龄段,患者在生理及心理各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责任重,烧伤护理人员担当的风险也较高.
-
-
Bian jing;
卞婧
-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建立烧伤科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并实践.rn 方法:调查烧伤病区基本情况、用药情况、烧伤科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师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和笔者工作经验,建立烧伤科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使用该模式进行临床药学工作并详细记录,统计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临床药师工作记录,分析上述工作模式在烧伤病区应用情况.rn 结果:烧伤科普通病房用药品种数为188种,用量前三位为抗菌药物、输液、其他类;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品种数为86 种用药量前三位为其他类药物、输液、抗菌药物.烧伤科不同层次医师对临床药师需求侧重点不尽相同.基于以上结果笔者建立了具有分层集中特点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8个月工作记录统计可知不合理处方干预共135例次,前三位为溶媒选择、给药频次、给药方式不合理;用药调整共55例次,前三位为抗菌药方案调整、药源性疾病判定及处理、营养支持方案制定与调整;用药咨询共76次,前三位为正确使用药物咨询、药物选择、特殊人群用药咨询,主要咨询对象为临床医师.共进行6次集中合理用药宣教,宣教后98%以上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规范.rn 结论:本院烧伤科用药相对集中,具有分层集中特点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可以较好地满足我院烧伤科临床药师工作需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