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美容
激光美容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6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35337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学术年会暨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皮肤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201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交流大会、海峡两岸中医美容学术交流研讨会暨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学术年会等;激光美容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政、梅国辉、郑真平等。
激光美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5337篇
占比:99.88%
总计:235610篇
激光美容
-研究学者
- 廖政
- 梅国辉
- 郑真平
- 韦庆强
- 宋杰
- 封飞飞
- 施展
- 郭栓银
- 高天文
- 张龙
- 童显权
- 朱金土
- 汪家乐
- 丁厚元
- 任柱
- 余土根
- 孙文
- 孙林潮
- 曹祥东
- 朱卫菊
- 李丰
- 李德荣
- 李路
- 李鼎
- 毕鹏程
- 王文刚
- 王雅飞
- 贾雷
- 郑益志
- 马瑛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晓雪
- 党辉
- 刘娟
- 崔莉
- 张惠娟
- 朱李霞
- 李传峰
- 李微
- 杨志鹏
- 林宗志
- 林授群
- 林文雄
- 林晓曦
- 毋婷
- 王利锋
- 王剑磊
- 王春
- 王蕾
- 秦凡
-
-
方芳;
纪超;
张子平;
邹颖
-
-
摘要: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问题教学法(PBL)教学法在皮肤激光美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皮肤激光美容中心规培和进修的学生4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人。观察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在线直播课程,8次教学课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理论考试来评价学习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学习兴趣、知识理解程度、课堂气氛、师生互动、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这几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软件“钉钉平台”的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皮肤激光美容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临床思维能力。
-
-
姜湾;
刘洋;
王婉婷;
胡楠楠
-
-
摘要: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在皮肤病患者行激光美容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皮肤科108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优异率(66.67%)和优良率(94.44%)高于对照组优异率(35.19%)和优良率(77.78%),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07%),P<0.05.结论 皮肤病患者行激光美容治疗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
林华
-
-
摘要:
目的:针对色素性疾病采用激光美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60例色素性疾病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将给予微波治疗仪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激光美容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1例,总有效率96.67%;常规组中无效治疗患者6例,总有效率80.00%;且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85.66±2.11)分高于常规组(69.45±2.45)分;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美容的治疗对色素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进行应用、推广.
-
-
关璐璐
-
-
摘要:
目的:就激光美容在皮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予以研究.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接诊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74例脂溢性角化病(SK)患者为观察目标行对比实验,以就诊排序单双数分为两组,各组37例;对比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行激光美容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为94.59%(35/37),对比组为78.38%(29/37),指标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脂溢性角化患者而言,激光美容是一种效果显著、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相对更安全、更优越,可展开深入推广、应用.
-
-
吴华娟;
毋婷;
宋静卉
-
-
摘要:
目的 分析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模式在激光美容治疗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激光美容治疗患者109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SBAR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评分]以及沟通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CMQ评分中面对、寻求帮助评分高于干预前,逃避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MCMQ评分中面对、寻求帮助评分高于对照组,逃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沟通满意度[90.91%(50/55)]较对照组[75.93%(41/54)]高(P<0.05).结论 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激光美容治疗患者,可缓解负面情绪,指导患者选择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沟通满意度.
-
-
杨雅杰;
张梦迪;
汪炜;
杨珮雯;
吴佳纹;
应朝霞;
郑焱
-
-
摘要:
激光美容作为激光治疗学与皮肤病学的交叉学科,在皮肤美容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激光美容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美容市场需求的增长,激光美容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并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我国激光美容学科整体科研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促进我国激光美容专业进一步发展,皮肤科医生作为激光美容专业人员最主要来源,有必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扩大专业队伍,提高我国激光美容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文章结合当前我国激光美容技术发展及从业人员现状,阐述了皮肤科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激光美容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皮肤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
-
李冬敏;
李霞
-
-
摘要:
目的 分析激光美容治疗患者护理中SBAR沟通模式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行激光美容治疗患者58例(2016年6月—2020年6月),以数字1:1分组方法,其中29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29例给予SBAR沟通模式(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情况观察.结果 干预后HAMD、HDMD评分结果观察组相对较低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55%与对照组72.41%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激光美容治疗患者护理中SBAR沟通模式应用下,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助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
-
-
包广菊
-
-
摘要:
分析对接受激光美容治疗患者实施SBAR沟通对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纳入在天水四零七医院接受激光美容治疗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SBAR沟通分为1组(未实施,40例)和2组(实施,39例),对两组患者沟通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沟通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沟通前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后2组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1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1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对激光美容治疗患者实施SBAR沟通对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发现,SBAR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治疗焦虑感,并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
-
-
-
-
-
-
朱金土;
王蕾;
王雅飞;
崔莉;
朱卫菊;
余土根;
郑益志
- 《海峡两岸中医美容学术交流研讨会暨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激光美容在近年发展迅速,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色素斑、紋身、胎记、血管病、痤疮、瘢痕及嫩肤、紧肤、除皱、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激光美肤,以微创或无创见长,对皮肤伤害小,相对安全性高,在倡导非手术整形的时代,激光美容广受人们的宠爱.但即便如此,有些激光的治疗,仍存在着一些并发症,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其并发症的发生常与疗效成正向关系,有时由于某些项目、个体敏感度及肤色因素产生的不良反应还很明显,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视.
-
-
-
-
-
朱淑萍
- 《第十二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色素痣、皮赘及皮肤疣、睑黄疣、雀斑、年龄老化斑等,使用不同的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双波长脉冲激光、光子嫩肤治疗仪)设备进行微创和有创治疗后皮肤的修复及促进愈合作用。方法:选择皮肤典型病例的患者本组共180例,随意分为三组,有创治疗60例,微创治疗60例,无创(有损伤但无表皮缺失)60例,其中每组各30例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30例为对照组.以创面愈合时间为指标,以对照组平行比较,判断创面愈合的时间及预后色沉及瘢痕情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修复创面时间及愈合较快,结痂及脱落时间明显缩短2-3天,后遗色素沉着明显减轻,一般情况下不遗留疤痕,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53%,局部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使用有明显促进创面的重建的作用,较对照组创面提前愈合2-3天,明显减少疤痕及色素沉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