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
中共河南省委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专利文献528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党的生活(河南)、人大建设、协商论坛等;
中共河南省委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记者、牛瑞芳、张凯等。
中共河南省委
-研究学者
- 本刊记者
- 牛瑞芳
- 张凯
- 徐光春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讯
- 河教
- 蒋笃运
- 韩澍
- 高利国
-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习论坛编辑部
- 刘波
- 南武
- 师闻
- 常石明(图)
- 张晓华
- 张济海
- 张起朴
- 朱佳
- 李立科
- 浩淼
- 王志华
- 田伟华
- 罗絮
- 郭东方
- 郭远军
- 马涛
- 黄亮宜
- x8b李铮
- 丁晓(图)
- 丁浩(文/图)
- 云莊
- 付江山
- 仲宇
- 任潞生
- 何东林
- 何瑞涓
- 何立波
- 何综
- 党诗妍
- 公孙
- 冯振广
- 冯芸
- 冯长华
- 刘伟
- 刘坚
- 刘小亚
- 刘明甫
- 刘晴虹
- 刘洪声
-
-
何综
-
-
摘要: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体育的实施方案强调,各地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
李润田
-
-
摘要:
1953年,我于东北师范大学(原东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大学地理系任教。1982年2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决定,由我担任河南大学校长。一担任河南大学校长后不久,我就深入基层,求教群众,用3个月左右时间,走完了当时11个系和12个专业以及机关的部分处室,了解了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如何当好校长。
-
-
-
-
摘要:
2022年2月22日,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风尚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全文刊登如下。
-
-
邓质钢
-
-
摘要:
《河南日报》是中共河南省委的机关报,历届省委负责同志对党报工作都十分重视,十分关心报社的发展。偶从当年的日记和笔记中翻到前任省委书记刘杰及后任省委书记杨析综和我个别谈话时的两份记录,重新读了以后,觉得还有意义。把这两次谈话的回忆作为历史资料保存下来,我想也是应该的。
-
-
席卫权
-
-
摘要: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美育工作的讨论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扎实开展与时俱进的美育工作值得我们深思。2022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高质量、体现我省优势与特色的学校美育体系。河南省有着厚重的文化艺术资源、庞大的学校教育规模、丰富多彩的学校艺术教育基础。
-
-
白雪
-
-
摘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至2020年,6年间接连出台两个国家级美育文件,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2022年,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省两办《方案》)。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刘伟
-
-
摘要:
(2022年1月8日)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同志们: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中共河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
-
-
-
-
摘要:
2月22日,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随后不久,2022年中共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发布。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问题、“三农”问题、乡村振兴又一次被放到了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
-
-
魏险峰
-
-
摘要:
2021年7月,我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降雨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雨量强度之大历史罕见。灾情发生后,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应对这场自然灾害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如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应急管理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灾后重建面临资金难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