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公路运输、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22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东北之窗、山东气象、海洋世界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全国防止船舶航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2017国际溢油应急研讨会等;渤海海峡的相关文献由38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铁虎、宋克志、王梦恕等。

渤海海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31.3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522 占比:68.15%

总计:766篇

渤海海峡—发文趋势图

渤海海峡

-研究学者

  • 赵铁虎
  • 宋克志
  • 王梦恕
  • 张伟
  • 唐诚
  • 孙军
  • 张华
  • 张训华
  • 侯朝伟
  • 冯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晓青; 梅西; 王明健; 黄龙; 王忠蕾; 密蓓蓓; 毕世普; 潘军
    • 摘要: 0引言长山列岛又称庙岛群岛,指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部所辖32座岛屿的总称。其中,南长山岛等南五岛与北隍城岛等北五岛共10座岛屿构成列岛的主体(图1)。在地理位置上,长山列岛为渤、黄海的分界线。长期以来,海岛地质调查程度普遍较低,加之受海水覆盖影响,导致在胶辽半岛地区基础地质对比研究(构造变形与变质特征、区域地层对比等)、重要矿产的成矿规律性(如金银矿床)、重大工程建设决策论证(如跨渤海海峡通道)等方面难以形成突破。
    • 陆凯; 褚宏宪; 孙军; 李攀峰; 赵铁虎; 虞义勇; 梅赛; 冯京; 方中华
    • 摘要: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侧扫声呐、表层地质取样、地质钻探等调查手段,查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类型及分布、地层结构、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地应力等基础地质特征,归纳总结海底浅表层地质灾害、第四纪地层格架与古环境演化、阐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进展成果.渤海海峡活动断裂较为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壳稳定性评价属于不稳定区域,东侧北黄海盆地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好,西部渤海盆地区域和海峡区南部区域稳定性较差.渤海海峡最新调查成果为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为国家重大涉海工程提供防灾减灾服务,为渤海地区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提供新的认识.
    • 张银; 马寒月; 龙翔宇; 李娴
    • 摘要: 跨海通道建设将对区域交通格局与经济联系产生显著影响,涉及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运量重新分配,因此对跨海通道的运量预测相比于一般工程更为复杂.基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从综合交通视角下考虑未来不同路径上各类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采用改进的"三阶段法",将海峡两侧客货运输需求进行多路径、全方式再分配,从而得到跨海通道运量预测结果.本次研究可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时机论证和技术标准的选取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对其他跨海通道运量预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吴煜博; 沈晓鹏; 李国旗
    • 摘要: 主要针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社会影响、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研究.首先对该跨海通道在国家综合交通发展、东北亚国际合作和地区稳定、振兴东北经济、文化互促等方面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工程建设投资情况对项目财务效益进行评价,再对比现状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同时考虑带动就业和区域经济影响,对该跨海通道建成后社会效益进行测算,最后得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建设的意义.研究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作为"准公共产品",直接产生的财务效益虽然并不显著,但却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国家、区域层面的战略价值.以全社会作为评价对象,本项目对于区域乃至全国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在社会性指标方面,体现出较高的收益水平.
    • 谢湘宁
    • 摘要: 最近,有关挖通胶东半岛,让胶东半岛变山东岛的讨论很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只有一个出海口,就是位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由于胶东半岛介于渤海与黄海之间.走海路的船只必须经过位于胶东半岛最东部的成山角,才能折转向西驶进渤海。胶东半岛东西长,南北窄,从最南端的莱州湾距离最北端的胶州湾直线距离也就100多公里。
    • 王乐明; 孟庆余; 万自强; 冯天炜; 贾辉; 李佳琪
    • 摘要: 对跨渤海湾通道"南桥北隧"和"全隧道"2种建设方案,按单建铁路及公铁合建交通模式,开展通道交通方式、隧道横断面布置、防灾疏散方案研究,推荐通道采用单建铁路交通方式和全隧道建设方案,隧道横断面建议增设服务隧道和采用单线隧道的布置方案;当通道采用公铁合建交通方式时,建议采用"南桥北隧"建设方案和分期实施的建设思路,预留北段公路隧道工程;铁路隧道防灾疏散采用定点疏散理念,利用沿线分布岛屿设置紧急救援站和紧急出入口,跨老铁山海域利用服务隧道在海底设置紧急救援站,建立由横通道、服务隧道、紧急救援站和紧急出入口组成的防灾疏散救援系统;针对跨老铁山海域复杂地质及环境条件,结合服务隧道利用方式,开展施工组织方案研究,推荐采用两端对向掘进的实施方案.
    • 张佳乐; 王欣; 宋克志; 庄肃坤; 江源; 骆俊浩
    • 摘要: 基于已有的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方案,提出一种新的建设方案,即采用直径5 m的小断面隧道配合智能驾驶技术的方式实现通车.线路采用"连岛"方案,即老铁山—北隍城岛—大钦岛—砣矶岛—北长山岛—南长山岛—蓬莱东港一线.隧道横断面直径5 m,单线双洞,埋深80 m,运用小半径的盾构机或TBM分5个施工段施工,通车方式采用智能驾驶、零排放的电动滑板来运输车辆和乘客,快速、高效、智能、绿色环保,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方案具有施工快、成本低、施工风险相对较小等诸多优点.
    • 邓刚
    • 摘要: 辽东半岛南端的海面上有一座著名的岛屿,名曰蛇岛。附近的打鱼人称蛇为小龙,故又名小龙山。小龙山上有成千上万条毒蛇,绝对是蛇的王国。每年秋天,候鸟成群结队地振翅南飞,当飞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上空,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便纷纷落下来歇息休整,养精蓄锐,准备飞越渤海海峡。这些候鸟往往降落在蛇岛上,于是饿了大半年的蛇们就兴奋得像过大年。这真正是天上掉馅饼,鲜嫩的鸟肉让它们大饱口福。
    • 孙元春; 陈则连; 尚海敏
    • 摘要: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研究一直停留在规划层面,系统性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基本是空白.本文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海上钻探、海洋物探、室内试验等手段,重点围绕跨海通道沿线工程地质特征、特殊岩土性质、不良地质作用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海峡通道内海底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深浅不一,邻近岛屿附近埋藏较浅,海峡腹地、峡道中部厚度较大;老铁山水道中央位置处覆盖层最厚,附近ZK1钻孔深度达到186.3 m,仍未见基岩;(2)通道沿线地层岩性主要有石英片岩、变质砂岩、长石砂岩、片麻岩等,岩性较为坚硬,岩体基本分级以Ⅲ~Ⅳ级为主;(3)沿线特殊岩土有填筑土、新近黄土、软土和泥质膨胀岩4类,不良地质作用有危岩落石、人为坑洞、有害气体和地震地质灾害等;(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跨越断裂带和海底隧道突涌水两方面,隧道突涌水风险集中在断裂破碎带附近.研究成果对科学论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顾效源; 王伟; 何磊
    • 摘要: 浅地层结构通常是跨海通道工程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在渤海海峡地区,查明蓬莱至旅顺一线海域海底浅地层结构是开展该区域海底隧道施工的先决条件.以往的海底浅地层结构调查多关注南段蓬莱角至砣矶岛,少有涉及到北段老铁山水道.本文以老铁山水道海底地层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道地震及钻探工作,获取了目标海域海底浅地层结构,对该海域海底基岩面埋深特征开展了初步探索.结果 表明:老铁山水道南部以浅埋基岩为主,埋深多在30 m以浅;中部发育巨厚的粉砂黏土层,第四纪沉积层最厚186.30 m以上;北部大范围区域发育坚硬的厚砾土或铁板砂.本文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渤海海峡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