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淋巴瘤,T细胞,外周

淋巴瘤,T细胞,外周

淋巴瘤,T细胞,外周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专利文献189621篇;相关期刊25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淋巴瘤,T细胞,外周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范磊、农琳、吕宁等。

淋巴瘤,T细胞,外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89621 占比:99.96%

总计:189693篇

淋巴瘤,T细胞,外周—发文趋势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研究学者

  • 范磊
  • 农琳
  • 吕宁
  • 张爽
  • 徐卫
  • 李建勇
  • 李挺
  • 任雅丽
  • 侯卫华
  • 冯晓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焦阳; 刘慧敏; 易树华; 邱录贵
    • 摘要: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疾病,常规化疗疗效不佳,复发或进展(R/R)率高.近年来,新药治疗R/RPTCL取得了良好进展.单克隆抗体、表观遗传调控药物、信号通路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单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疗效,总体反应率(ORR)可达20%~30%,在某些亚型中甚至更高.不同作用机制新药的联合进一步提高了单药疗效,例如罗米地辛联合5-氮杂胞苷、罗米地辛联合普拉曲沙等.未来期待更好的药物组合方式以及新药和传统化疗的联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笔者就PTCL的新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何臻; 李建勇; 范磊
    • 摘要: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临床多具有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迅速,目前治疗方法效果差,总体预后不良.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报道了PTCL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JAK抑制剂和维布妥昔单抗等,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 夏亚勤; 孙振昌; 张旭东; 南飞飞; 万文娟; 葛菊蕊; 张明智; 付晓瑞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收治的87例PTCL-NO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位年龄为54岁(19~79岁);男性患者为61例,女性为2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病例资料,并且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总体生存(OS)曲线,并且计算其1、3、5年OS率.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OS率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本组87例患者中,接受CHO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GDPT(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及其他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3例(37.9%)、33例(37.9%)和21例(24.1%).②本组87例PTCL-NOS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5.9%,1、3、5年OS率分别为85.9%、50.2%和33.0%.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x2=16.384,P<0.00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x2=5.836,P=0.016),血清β2-微球蛋白(MG)水平(x2=5.495,P=0.019),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 (x2=8.922,P=0.003),PTCL-NOS预后指数(PIT)评分(x2=22.263,P<0.001)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x 2=26.138,P<0.001),均为PTCL-NOS患者OS率的影响因素.④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HR=2.112,95% CI:1.098~4.064,P=0.025)及IPI评分>2分(HR=5.744,95%CI:1.187~27.795,P=0.030)为影响PTCL-NOS患者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目前,临床多采取CHOP及GDPT方案治疗PTCL-NOS患者,其近期疗效尚可,但是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或IPI评分>2分者预后较差.因此,应积极探索新的PTCL-NOS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 徐成波; 廖斌; 齐彦; 陈毅宁; 陈佳薇; 陈泽松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以全身弥漫性皮肤红斑为初始表现的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福建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伴全身弥漫性皮肤红斑的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以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为主要起病症状,被误诊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后皮肤红斑逐渐加重,并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经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确诊为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论 以全身弥漫性皮肤红斑为初始表现的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较为少见,临床异质性大,诊断主要依靠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尽早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王雅婧; 张红玲; 李静; 步鹏; 张飞; 郗彦凤
    • 摘要: 目的 探究GATA3和bcl-11b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Oncomine数据库和GEO数据库分析GATA3和bcl-11b mRNA在PTCL中的表达水平;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诊断为PTCL的127例患者病例资料及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GATA3和bcl-11b蛋白在127例PTCL患者组织标本及4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Oncomine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GATA3和bcl-11b mRNA在PTCL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0.05).IHC结果显示,GATA3在PTCL和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表达率分别为60.6%(77/127)和85.0% (34/40;P<0.05),bcl-11b在PTCL和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表达率分别为55.1% (70/127)和75.0%(30/40;P<0.05).GATA3的表达与PTCL患者病理分型有关,与患者Ann Arbor分期呈负相关;bcl-11b的表达与患者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呈负相关(P<0.05),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B症状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CL组织中GATA3蛋白与bcl-11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GATA3和bcl-11b与PTCL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PTCL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因子.
    • 侯卫华; 周小鸽; 谢建兰; 郑媛媛; 张燕林; 王续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骼肌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ytotoxic T-cell lymphoma,CTL)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14例骨骼肌CTL和47例非骨骼肌结外CTL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观察肿瘤形态,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EB病毒(EBV)感染状态和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骨骼肌CTL占本组结外CTL的23.0%(14/61).患者中位年龄45.5岁(11~76岁),男性6例,女性8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有B症状者占比为2/14.肿瘤分别发生于颊部(7例)、舌部(4例)、下唇(3例)及左上臂(2例),其中有2例均累及两个部位.临床分期ⅠE期10例,ⅡE期4例.与非骨骼肌结外CTL比较,骨骼肌CTL多无B症状、临床分期低、主要累及面颊及口腔(舌部和唇部,P<0.05).形态学上表现为骨骼肌组织内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阳性表达T细胞抗原(CD2、CD3、CD5、CD7),其中一个或多个抗原表达减弱或表达缺失者占比为11/14.所有病例均表达T细胞胞质内抗原-1、颗粒酶B和CD8(CD8+>CD4+模式),CD56阴性.Ki-67阳性指数中位数为35.0%(5%~60%).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除6例未检测外,其余病例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检测结果为阳性.10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10~67个月).10例患者完全缓解,5年生存率为100%,与非骨骼肌结外CTL(5年总生存率3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7,P=O.004).结论 骨骼肌CTL多发生于面颊和口腔,肿瘤细胞具有侵嗜骨骼肌或肌炎样的形态学特征,具有CD8+>CD4+和细胞毒性分子模式的免疫表型,临床分期低,预后较好.
    • 代爽; 刘小琴; 周洁; 张红娥; 蒋明
    • 摘要: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仅次于PTCL-非特指型(PTCL-NOS)发病率最高的PTCL.AITL临床病理诊断困难,易误诊漏诊,预后差.现对AITL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合理依据.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 摘要: 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口服的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属于全新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表观遗传调控剂类药物,被批准用于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以及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绝经后、经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其疗效确切,安全可控.西达本胺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异常、代谢及营养物质异常、胃肠道反应及乏力等.本专家共识总结了西达本胺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特征,评估了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分级,参考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提高患者应用西达本胺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
    • 陈茄萱; 张路
    • 摘要: 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因淋巴结肿大、皮疹、贫血就诊,病程中突发急性溶血、急性肾损伤、心肌梗死,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患者同时存在冷凝集素综合征、Ⅲ型冷球蛋白血症.鉴于此时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尚未回报,给予利妥昔单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回升,肾功能、心肌酶恢复正常.淋巴结组织病理最终明确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程化疗后患者颈部淋巴结明显缩小,冷凝集素、冷球蛋白转阴.AITL可出现丰富的免疫现象,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继发的冷凝集素综合征及冷球蛋白血症均有效.
    • 温晓莲; 赵瑾; 苏丽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西达本胺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受西达本胺治疗的40例PTCL患者(初治26例,复发难治1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0S),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的ORR为70.0%(28/40),初治组ORR为80.8%(21/26),复发难治组ORR为50.0%(7/14),初治组近期疗效优于复发难治组(P=0.049).PTCL预后指数(PIT)0~1分组ORR为83.3%(10/12),优于PIT2~4分组的78.6%(11/14),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初治组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两种亚型的ORR均为90.0%(9/10).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初治组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1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49.6%和84.2%,2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35.9%和57.4%.复发难治组中位PFS时间为7个月,1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28.6%和49.0%.西达本胺单药组未发生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及Ⅲ~Ⅳ级胃肠道反应;西达本胺联合化疗组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9.4%(13/33),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7.3%(9/33),无Ⅲ~Ⅳ级肝肾损害发生.结论 初治或复发难治PTCL患者接受西达本胺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全部患者对西达本胺单药或西达本胺联合化疗均耐受性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