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液力透平

液力透平

液力透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2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095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会议、2013中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等;液力透平的相关文献由52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军虎、王晓晖、史广泰等。

液力透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1.65%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10095 占比:98.22%

总计:10278篇

液力透平—发文趋势图

液力透平

-研究学者

  • 杨军虎
  • 王晓晖
  • 史广泰
  • 孔繁余
  • 朱祖超
  • 杨孙圣
  • 苗森春
  • 花亦怀
  • 苏清博
  • 史凤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毅
    • 摘要: 为探究混流泵作液力透平在不同包角下外特性的变化规律,用BladenGen软件设计3款进口直径为150mm、出口直径为125mm、轮毂直径为35mm、进口安放角为107.32°、出口安放角为19°、包角分别为20°、35°、50°的前弯型叶片液力透平。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包角下液力透平外特性的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包角的增加,旋涡损失将会减小,摩擦损失将会增加,使得叶片包角存在一个最优值使透平机械的效率最高,对液力透平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蒙恩; 孟雪
    • 摘要: 现代煤化工气化装置渣水处理大多采用二级或三级闪蒸工艺,气化炉和高压闪蒸间存在较大的压差,需要依靠黑水减压阀减压,同时使用循环水降温冷凝三级闪蒸汽。要减少气化黑水能量损失以及降低运行能耗,必须将气化黑水的能量通过适当的方式移出并加以利用。结合直径为∅3880 mm水煤浆气化炉的生产运行情况,提出液力透平回收黑水势能和微正压闪蒸配套有机朗肯循环(ORC)回收黑水热能两种气化黑水能量利用方案。
    • 贾凯凯; 张利红
    • 摘要: 探讨把深井离心泵中的新型空间导叶用在水轮机模式多级液力透平中,以提高液力透平的余能回收效率。试验模型选取水轮机模式二级液力透平,选定级间导叶的4个参数:叶片数、叶片包角、叶片出口角和叶片轴向长度,建立模型进行正交试验,并以扬程、效率为评价指标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扬程和效率的影响顺序均为:叶片出口角>叶片包角>叶片数>叶片轴向长度。
    • 廖远桓
    • 摘要: 针对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压力能浪费和额外增设减压装置的问题,依托华南地区某一成品油枢纽站余压回收发电节能的需求情况,采用双级泵反转作液力透平的方法,设计了一套液力透平能量回收装置,对其外特性和内部流动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现场实际运行测试,结果表明:在0.9Q~1.2Q工况之间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工作面压力分布都比较均匀,该液力透平运行工况可偏向大流量;在0.5Q~0.7Q小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比较紊乱,随着流量的增加流动状态越来越得到改善,速度分布特征与压力分布特征规律类似;通过水介质对液力透平进行外特性测试,当流量达到350 m^(3)/h,流体入口压力为3.3 MPa,经过液力透平后的出口压力为0.12 MPa,总压差为3.18 MPa,测试结果与数值计算分析所获取的外特性结果基本相符;该套液力透平装置在华南地区进行了现场超过2个月的连续运行,平均每小时回收功率为130 kW,且运行稳定,可有效回收管道余压,提高输送站的经济效益。
    • 程培斋; 李怀瑞
    • 摘要: 为了利用轻化工行业中低压头、大流量的液体余压能,以国内某企业生产的一台比转速为900的PLK XII型蜗壳式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叶片安放角为12°、14°、16°时,使用ANSYS 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定常计算,以探究不同叶片安放角对蜗壳式轴流泵反转作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基于泵及透平的最优效率点,得到不同叶片安放角下泵与液力透平的流量换算系数K_(Q)、扬程换算系数KH、效率换算系数K_(η)和轴功率换算系数K_(P)。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叶片安放角为12°时,K_(Q)=1.31、K_(H)=1.22、K_(η)=0.92、K_(P)=1.05;叶片安放角为14°时,K_(Q)=1.22、K_(H)=1.68、K_(η)=0.94、K_(P)=1.12;叶片安放角为16°时,K_(Q)=1.06、K_(H)=1.86、K_(η)=0.97、K_(P)=1.23。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安放角的增大,蜗壳轴流泵在泵和透平工况下最优效率点的扬程、流量和效率均逐渐增大;增大叶片安放角可以增加泵工况叶轮进口流速均匀度;随着叶片安放角增大,透平叶轮进口前的蜗壳流道内的流态变得更好,隔舌处流速的分布更加均匀。
    • 马昌岳; 宋秉川
    • 摘要: 介绍加氢裂化装置液力透平干气密封的改造及使用情况,阐述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运行监控系统及操作注意事项,对高压、高速热油泵密封的改造及长周期使用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密封改造使液力透平成功运行,为加氢装置高压系统液相控制增加了安全措施,还达到了节约电费的目的。
    • 张欣娟; 雷王浩; 田龙
    • 摘要: 为了研究各低比转速离心泵反转作透平在不同黏度介质下与泵工况下运行的换算关系,该文选取不同的5台低比转速离心泵反转作透平为研究对象,在所选的不同黏度介质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这几种黏度介质中透平最优工况时与泵在清水中运行的最优工况时效率、流量、扬程和功率换算系数。参照流体力学中雷诺数的定义,在这里定义一个泵的叶轮雷诺数,其公式中的速度和长度则分别变为泵叶轮出口圆周速度和出口直径,从而得到随叶轮雷诺数的改变换算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以叶轮雷诺数、泵比转速的自变量的换算系数的表达式。研究发现:随着叶轮雷诺数的增大效率换算系数逐渐增大;但是功率换算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叶轮雷诺数的增大;同时流量、扬程换算系数伴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均出现减少;所得换算关系式可比较准确地得到某一黏度下、任一低比转速泵作透平的性能换算系数,从而预测泵作透平时的性能参数。
    • 王伟
    • 摘要: 从现有的汽煤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工艺流程和动力配置出发,分析了装置用能存在的问题。工艺上采取了1号加氢装置单独加工焦化汽油、增上装置热供料和热联合、3号加氢装置增加热高压分离流程节能措施,转动设备节能方面增上了新氢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系统、机泵叶轮切削和加热炉风机变频措施,汽煤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能耗从2019年的608.6MJ/t(含乙醇胺溶剂再生)下降到2021年的518.2MJ/t,动力成本从34.13元/t下降到29.08元/t,节能效果显著。
    • 蒋雨煊; 雷华宇
    • 摘要: 按原动机原理设计的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流道是液力透平模式上的一种创新,能有效解决泵式流道在效率低、高效区窄方面的问题.为研究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流道性能,文章结合传统的空间导叶与同径正反导叶,设计出一种新的空间导叶,该导叶正反导叶过渡不采用跨桥式连接,而是导叶间的直接连接,叶片在三维空间为扭曲形状,将过渡段划为单独流道;并以一种具体的两级水轮机模式超低比转速混流式转轮为例,对新型空间导叶进行CFD数值分析,得出该级间导叶下液力透平的效率达到74.9%,总扬程达到495m,满足设计要求.性能分析显示,新型空间导叶与所接转轮的匹配程度会影响转轮的内部流场,对整体效率有重要影响.导叶的进水面叶片弯曲角度过大,会使液体流经过渡段时的液流角非常小,且在外缘区形成环流.
    • 陈金保; 肖志怀; 李延频; 胡晓; 刘东; 张利红
    • 摘要: 针对转轮叶片进口安放角 β1对超低比转速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性能影响规律认识不足的问题,在超低比转速范围内,考虑液力透平水力性能,取不同 β1建立超低比转速混流式转轮三维模型,配合过流部件构建超低比转速水轮机模式二级液力透平模型,采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对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特性和能量特性进行计算,对比数值模拟结果,探求 β1对超低比转速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超低比转速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的扬程和效率与 β1有密切关系,当 β1增大时,扬程增高,效率降低;随着 β1增大,转轮叶片弯曲程度增大,导致叶片高压区面积增大、转轮内部流体流态变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