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液体射流

液体射流

液体射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22430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农业机械学报、内燃机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二届燃烧学研讨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等;液体射流的相关文献由37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清廉、杜青、吴里银等。

液体射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2430 占比:99.92%

总计:122527篇

液体射流—发文趋势图

液体射流

-研究学者

  • 李清廉
  • 杜青
  • 吴里银
  • 李春
  • 严春吉
  • 富庆飞
  • 杨立军
  • 解茂昭
  • 郗大光
  • 郭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立梅; 吕明; 宁智
    • 摘要: 针对同轴气流式液体射流分裂液滴粒径预测模型缺乏的现状,结合射流线性稳定性理论,建立了基于临界模数的同轴气流式黏性液体射流分裂液滴粒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气流旋拧(气流同时存在轴向和周向运动)及流体物性(气体可压缩性、液体黏性、气液密度比和表面张力)对液滴粒径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周围气流轴向引射作用和同轴旋转作用均会导致分裂液滴粒径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气流仅作同轴旋转运动时,相同临界模数下气流旋转对分裂液滴粒径的影响较小.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分裂液滴粒径随气体可压缩性和气液密度比的增加而减小,随液体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气体可压缩性在气流作同轴旋转运动时作用效果更强,液体黏度在气流作同轴引射运动时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对同轴气流式液体射流的分裂液滴粒径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金烜; 沈赤兵
    •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横向气膜作用下液体射流的破碎雾化特性,设计了一种以空气和水为模拟介质的针栓喷注单元,并通过两相流大涡模拟和背景光成像对大气环境下其近喷孔区域内的液体射流破碎过程和动态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大涡模拟液体射流的表面波主导破碎过程得到了针栓喷注单元近喷孔区域的喷雾场建立过程,亚声速气流离开狭缝后膨胀加速为超声速气流,经过液体射流上游的脱体弓形激波后减速增压.而在液体射流上下游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射流往下游发生弯曲的同时迎风面出现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表面波;随着表面波的发展,气流穿透表面波的波谷位置导致连续射流发生断裂.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可有效重构瞬时喷雾图像,POD模态表明近喷孔区域的低频和高频喷雾振荡分别由喷雾场的整体扩张/收缩过程和液块或者液雾团在迎风面的“撞击波”型运动引起,而后者的形态属于受连续液体射流断裂前的R-T不稳定表面波影响而产生的行波结构,其无量纲行波波长与韦伯数呈幂次律关系.
    • 刘禹; 施浙杭; 郝业峻; 王子钰; 赵辉; 刘海峰
    • 摘要: 使用高速相机研究了喷嘴螺纹结构对液体射流破裂长度的影响。采用5种不同直径(4.00、4.80、7.50、8.75、10.80 mm)的喷嘴进行实验,螺纹深度范围0.40~1.25 mm,液体射流雷诺数范围500~22600。实验结果表明:当雷诺数小于1600时,液体射流破裂长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喷嘴螺纹结构对液体射流破裂长度的影响较小;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液体射流破裂长度先增加后减小,喷嘴螺纹结构的影响显著,带螺纹结构喷嘴的液体射流破裂长度小于光滑喷嘴的液体射流破裂长度;当雷诺数大于7000时,液体射流破裂长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喷嘴螺纹结构继续促进液体射流破裂长度的减小;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喷嘴螺纹结构对小直径(直径小于5 mm)喷嘴的影响更显著。最后,以量纲为一螺纹深度、雷诺数和韦伯数为参数建立了液体射流破裂长度预测关系式。
    • 邱发成; 张昊; 贺世豪; 李文生; 全学军
    • 摘要: 液体的射流破碎及雾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演变过程。随着相关研究成果在生活上、工程上的实际应用,研究学者结合实验测量、数值模拟仿真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射流破碎的3种方式,即自由射流、气流中的射流雾化及射流撞击雾化。总结了破碎雾化的发生机制,并概括了在各种环境下,喷嘴结构、气流条件以及撞击情况等众多因素对其破碎模式、液滴分布、液滴尺寸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现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可为射流破碎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 蒋燕; 李蒙; 帅云; 马炯; 黄正梁; 王靖岱
    • 摘要: 羰基合成醋酸搅拌釜由于反应介质具有强腐蚀性,设备制造及维护费用高,且存在机械搅拌振动大、机械密封易泄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采用射流搅拌羰基合成反应器技术对某厂300 kt/a醋酸装置进行改造,用液体射流搅拌替代机械搅拌,改造后装置产能达到415 kt/a。与改造前相比,液体射流搅拌时反应釜内气液两相混合更均匀,CO转化率提高,反应器运行更平稳,反应釜运行温度降低1~2°C,轴向温差保持在2~3°C,移热能力与机械搅拌釜相当,实现了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
    • 张彬; 成鹏; 李清廉; 陈慧源; 李晨阳
    • 摘要: 为了研究液体横向射流在气膜作用下的破碎过程,采用背景光成像技术及VOF TO DPM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仿真研究,模拟介质为水和空气.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射流在气膜作用下主要存在两种破碎过程:柱状破碎和表面破碎.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产生的表面波是液体射流发生柱状破碎的主要原因,气流穿透表面波的波谷导致射流柱破碎,破碎后的液丝沿流向逐渐发展呈带状分布.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产生的表面波是液体射流发生表面破碎的主要原因,液丝和液滴从射流表面剥离.局部动量比对液体横向射流的破碎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当局部动量比较低时,液体射流的破碎由K-H不稳定性主导;随着局部动量比的增大液体射流的破碎逐渐由R-T不稳定性主导.液体射流的破碎长度及穿透深度均随局部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
    • 王文帅; 杨茉; 陈建; 陆威
    • 摘要: 以锅炉炉膛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为应用背景,抽象出具有对称结构的二维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探讨气液两相对冲射流的流动和混合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炉内高速气流的扰动,液体射流并非在所有的雷诺数Re下都能穿透气体区域在模型中心线附近位置汇合.增大Re,液体穿透力增加,两侧对冲的液体射流逐渐可以在模型中汇合.当Re为464807时,左右两股液体射流出现汇合点;增大Re,汇合点位置上移,上部计算区域气液两相流体混合更加均匀;继续增大Re,汇合点位置变化不大,液相流体因动量过大而流出计算区域,导致两相混合效果变差.在对称结构的炉膛内进行模拟,得到了不对称的气液两相流动,排除物理和几何上的干扰,这可能是问题的非线性所导致的.
    • 杨立军; 刘陆昊; 富庆飞
    • 摘要: 本文总结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雾化特性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预测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失稳特性的理论方法,介绍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初次雾化的实验现象和特性参数.当射流初次雾化的过程结束后,破碎产生的液滴会在高速气流中发生二次雾化.随后,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非牛顿流体液滴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分析了液滴二次雾化的实验现象,总结了不同种类液滴二次雾化过程中所研究特性参数,如破碎模态、临界韦伯数和初始变形时间等随来流气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基于液滴二次雾化物理过程所建立的预测喷雾场液滴平均粒径的雾化模型.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给出了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和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及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