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
涤棉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47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25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上海染料、印染助剂、染整技术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2015聚能杯节能减排与印染新技术交流会、第七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等;涤棉的相关文献由2057位作者贡献,包括陶晓华、徐国华、沈清等。
涤棉
-研究学者
- 陶晓华
- 徐国华
- 沈清
- 潘学东
- 侯文生
- 冯馨
- 史晟
- 唐吉英
- 黄长根
- 李国栋
- 李春光
- 王春梅
- 瞿建刚
- 罗振峰
- 胡啸林
- 徐雪春
- 陈文新
- 唐世君
- 夏继平
- 杨民州
- 杨福明
- 汪少朋
- 沈兴海
- 沈卫明
- 王力民
- 雷梅根
- 刘国亮
- 周华
- 张兴群
- 惠刚
- 惠开兵
- 殷一文
- 殷瑞明
- 毛庆辉
- 王薇
- 许小军
- 郑玲玲
- 刘善英
- 卜召军
- 吴杨
- 常青
- 张学明
- 戴晋明
- 罗维新
- 郦国松
- 郭玉顺
- 金京
- 丁德仁
- 余祖祥
- 余金辉
-
-
肖红艳;
郭荣辉;
陈衍夏;
何国琼;
任二辉
-
-
摘要:
利用芯纱涤纶长丝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外包黏胶纤维的吸湿、耐热性,将涤粘包芯纱线用于缝合线时,不但缝合强度增强,还因黏胶纤维遇水膨胀而使得线迹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实验将试制的涤纶长丝/黏胶短纤包芯纱线与美国进口涤/棉包芯纱产品分别进行实验测试,并就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自制包芯纱线比进口产品的白度值更高,条干不匀率略大,线密度更大,涤纶含量更低,其断裂强度更小,断裂伸长率更大,遇水膨润率更大。表明进口包芯纱线的缝纫性能更好,自制包芯纱线的显色性能及拒水性能更好,该自制涤粘包芯纱线在拒水缝合线应用方面具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以及进一步深入开发的价值。
-
-
冯向伟;
张显华;
吴明星
-
-
摘要:
为了增强沙发垫用面料的耐磨性、抗皱性和抗静电性,介绍用65/35涤棉纱线作经纱,以3%石墨烯含量的粘胶纱线作纬纱采用单双层结合组织开发涤棉/石墨烯粘胶沙发垫用抗静电面料的设计思路;分析其络松筒、染色、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和后整理工序的工艺设计、参数设置,并对织物性能进行测试。指出:涤棉/石墨烯粘胶沙发垫用抗静电面料衰减静电压为4020 V,衰减时间为4.1 s,抗静电等级为B级;具有耐磨、抗皱、柔软、松厚等性能。
-
-
任腊梅;
许长海;
范雪荣
-
-
摘要:
基于臭氧对染料降解的显著作用,将其引入废旧有色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的脱色。从处理时间、织物带液率、pH三个角度出发,以脱色率、强力保留率为指标,探究了臭氧对两种织物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臭氧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并应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处理后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臭氧对两种有色织物均具有明显的脱色作用,但也伴随着强力损失。臭氧处理后,纤维表面有刻蚀现象,结晶度降低,证实臭氧处理对纤维有损伤,表明臭氧脱色是通过刻蚀纤维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上的染料接触将其降解,从而达到脱色目的。
-
-
-
王娜;
陈艺佳;
许译元;
闫凯;
张阳;
曹机良
-
-
摘要:
采用苯甲醇用于涤/棉分散/活性染料直接印花,探究了苯甲醇用量以及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汽蒸时间等因素对涤/棉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印花织物的各项色牢度.结果表明,苯甲醇可用于涤/棉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低温焙烘助剂,最佳工艺为:苯甲醇50 mL/kg,焙烘温度170~180°C,焙烘时间2min,100°C汽蒸7~10min,涤/棉印花织物可获得较高的表观色深,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耐皂洗色牢度.
-
-
-
田伟;
丁一;
姚怀祥
-
-
摘要: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 content and weft dens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cotton interwoven fabric,two groups of fabrics were designed and woven by taking cotton yarn as the warp and two kinds of POY/FDY as the weft yarn.And the glossiness,air permeability and wrinkle recoverability of the fabrics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weft density is fixed,the glossiness decreases with the rise in the content of polymer I (9.5%~10.5%).The air permeability of the fabric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in the content of polymer I (200~300 mm/s).The elastic recovery angle reduces with the rise in the content of polymer I (100~ 200°).The elastic recovery angle of the fabric tends to that of cotton fabric.When the content of polymer I is certain,the glossiness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in the weft density;the air permeab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rise in the weft density;the elastic recovery angle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in the weft density.%为了研究涤纶含量及织物纬向密度对涤/棉交织产品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棉纱为经纱,两种POY/FDY为纬纱,设计并制备了两组织物,并对其光泽度,透气性和折皱回复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织物纬向密度一定时,织物光泽度随着1号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9.5%~10.5%之间,织物透气率随着1号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00~300 mm/s之间,织物弹性回复角随着1号涤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100°~200°之间,使织物的弹性回复性趋于棉型织物且不失挺括;当1号涤纶含量一定时,织物光泽度随织物纬向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织物透气率随织物纬向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织物弹性回复角随织物纬向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
罗艳辉;
胡于庆;
黄玉华;
韩丽娟
-
-
摘要:
用自主制备的高分子聚羧酸共聚物、螯合分散稳定剂和烷基糖苷(简称APG)、还原促进剂、表面活性剂等5种净洗剂组分进行复配,研究不同复配体系对一浴染色涤棉织物净洗效果的影响,并以净洗浴中染料对棉、涤的沾色牢度色差值,净洗后织物的摩擦色牢度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还原净洗剂ST233复配体系的优化工艺参数.还原净洗剂ST233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高分子聚羧酸共聚物25%、螯合分散稳定剂5.6%、APG 40%、还原促进剂1.5%、表面活性剂AEO-7 2.5%、去离子水25.4%;净洗浴工艺条件为2 g/L的NaOH溶液,净洗温度90°C,净洗时间5min,在该条件下对涤棉织物净洗处理,织物各项色牢度得到显著提高,且对涤、棉贴衬的沾色少.
-
-
丁世全
-
-
摘要: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超声波在涂料染色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不同温度、不同超声波作用时间条件以及不同粘合剂浓度的涂料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轧染,并对染色样品进行色牢度检测,得到最优条件组合.目标是减少粘合剂用量,最终解决常规粘合剂涂料染色中因粘合剂带来的织物手感差、色牢度差、粘合剂沾辊等问题.
-
-
-
MEN Mingfeng;
门明峰;
MENG Jiaguang;
孟家光
-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废旧面料如何能更好地回收利用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以涤棉废旧面料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活化处理并研究分析,旨在降低棉纤维中的结晶度,提高其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为后期化学法回收利用做准备.采用正交试验法实验,利用超声波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处理废旧涤棉面料,最后方差分析得到优化的因素水平.结果表明:影响活化效果的因素主次关系为氢氧化钠用量>超声波时间;优化的工艺为超声波1h,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25%.
-
-
-
吴爱莲;
吴晓宁;
夏建明
- 《第七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涤纶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法酸性条件染色的缺点,遏制大多数分散染料在碱性染色浴中发生水解而色变,选择助剂涤舒宝帮助分散染料碱性染色.通过对涤舒宝产品的试验,讨论该产品在涤纶及涤棉混纺纱染色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示,涤舒宝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以同时对棉进行练漂,所以染涤棉混纺纱线时无需进行棉的练漂工序。可直接精练、涤纶染色一浴完成,染色后无需还原清洗或只要轻度还原清洗,有效缩短染色时间,降低染厂的综合成本。同时,使用“涤舒宝”,染色PH仿控制在7.0-8.0之间,加上“涤舒宝”含有染料保护剂,-不需更改现有的分散染料,可直接应用目前染厂使用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因此,碱性条件染色中,“涤舒宝”作为一种节能节约成本型的新助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
-
-
-
-
-
何晓华;
许东
- 《2007“中大洁润丝”全国印花染色实用新技术论坛》
| 2007年
-
摘要:
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热转移印花是一项符合世界环境保护要求和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绿色纺织、生态染整技术.它涉及到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项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系统工程. 目前,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热转移印花新型印花工艺,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已趋成熟.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符合国际生态染整技术标准要求. 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热转移印花新技术为降低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提供了一种工艺上的变革.转移印花新工艺是中确认的清洁生产方式. 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热转移印花新技术2007年已被中国科协列入科学技术研究报告,作为纺织印染技术进步成果及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