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洋金花

洋金花

洋金花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97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祝您健康、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皮肤科学术年会、全国毒性中药饮片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等;洋金花的相关文献由546位作者贡献,包括匡海学、杨炳友、许坤等。

洋金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12.8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1497 占比:86.73%

总计:1726篇

洋金花—发文趋势图

洋金花

-研究学者

  • 匡海学
  • 杨炳友
  • 许坤
  • 张文成
  • 王秋红
  • 付传香
  • 刘艳
  • 吴泽宇
  • 惠爱玲
  • 吴威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博; 石敏娟; 付君鸣; 甘雪峰; 任啸; 周春梅; 李婷; 袁秋贞
    •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煎煮时间及不同剂量生甘草配伍对洋金花煎煮液中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不同剂量生甘草配伍后煎煮液中东莨菪碱及阿托品的含量,比较其变化差异。结果在洋金花煎煮过程中,东莨菪碱前1 h内溶出迅速,1 h后缓慢溶出,阿托品前2 h内溶出迅速,2 h后缓慢溶出;当洋金花与生甘草配伍后,东莨菪碱溶出量明显增加,但与生甘草剂量无明显线性关系,阿托品溶出量随生甘草配伍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洋金花在安全剂量内可延长煎煮时间到1 h以增加疗效;与生甘草配伍可以提高疗效,可能降低毒性反应。
    • 刘艳; 王彦夫; 杨诗惠; 潘娟; 管伟; 匡海学; 杨炳友
    • 摘要: 目的:对洋金花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硅胶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离纯化,结合^(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药材粗提液中提取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生物碱类:(S)-(-)-2-phenylpropionitrile(1)、merobatzelladine A(2)、木兰花碱(3)、crotonine(4)、cyclo(Phe-Leu)(5)、pyrrolezanthine(6)、(E,E)-N,N-dityramin-4,4′-dihydroxy-3,5′-dimethoxy-β,3′-bicinnamamide(7)、N^(1),N^(5),N^(10) tri-p-coumaroylspermidine(8)、7-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N^(2),N^(3)-bis(4-hydroxyphenethyl)-6-meth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a-mide(9)。其他类:p-hydroxyb-enzoyl p-coumaric acid anhydride(10)、methyl(Z)-9-octadeceno-ate(11)。结论:从茄科中首次分离得到11种化合物。
    • 刘艳; 荣晓惠; 谭金燕; 潘娟; 管伟; 匡海学; 杨炳友
    • 摘要: 目的 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HPLC法对洋金花叶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27-dihydroxy-1-oxowitha-2,5,24-trienolide(1)、acnistoferin(2)、baimantuoluoline K(3)、daturafoliside G(4)、daturafoliside H(5)、daturafoliside I(6)、daturafoliside R(7)、daturafoliside S(8)、daturametelin A(9)、daturametelin I(10)、daturametelin J(11)、daturataturin A(12)、baimantuoluoside H(13)、(22R)-27-hydroxy-7α-methoxy-1-oxowitha-3,5,24-trienolide(14)、柯里拉京(15)、desmethylagrimonolide 6-O-β-D-glucopyranoside(16)、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17)、丁香脂素(18)、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9)、1,6-di-O-coumaroyl glucopyranoside(20)、滨蒿内酯(21)、东莨菪内酯(22)、野蔷薇亭(23)、(-)-loliolide(24)、(+)-isololiolide(2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对羟基苯甲醛(27)、没食子酸乙酯(28)。化合物9、20能抑制LPS诱导细胞释放NO,IC_(50)分别为25.14、16.26μmol/L。结论 化合物15~17、20、23、28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9、24、27首次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20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 王飘; 朱志坤; 郭媛媛; 杨唯; 易志恒; 陈凌云
    • 摘要: 目的:同时测定恒古骨伤愈合剂中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建立其限量检查方法,旨在为有效控制恒古骨伤愈合剂的质量及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固定相采用色谱柱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7 mol·L^(-1)磷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5)(11∶89),柱温:30°C,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 mL·min^(-1)。结果: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分别在0.0037~0.1180 mg·mL^(-1)、0.0024~0.0774 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5%、97.61%,RSD值分别为2.32%、2.44%(n=9)。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恒古骨伤愈合剂中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的限量检查。
    • 朱明
    • 摘要: 目的:分析联用洋金花和极化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电图指标和窦房结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抽选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极化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用洋金花和极化液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心率、24h总心率、最长P-R间期、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矫正后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结果:(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24h总心率更高,其最长P-R间期更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和24h总心率均更高,其最长P-R间期更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SNRT、SACT均更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NRT、CSNRT、SACT均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NRT、CSNRT、SACT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洋金花和极化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和窦房结功能指标。
    • 高杨; 李娅; 秦昆明; 杨超; 孙戡平; 刘晴; 郑琳玉; 蔡宝昌; 金俊杰
    • 摘要: 目的探讨洋金花生品、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灌胃法,实验第1 d,小鼠经口灌胃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小鼠体重、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亚慢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法,每天小鼠经口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记录小鼠的体重、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洋金花生品、炮制品急性毒性实验小鼠MTD大于120 g·kg^(-1),最大耐受倍数为4800倍。洋金花炮制品亚慢性毒性实验20 g小鼠日给药量以体表面积法换算60 kg人日用量276.8 g,为临床用量184倍。实验中,未见中毒表现,无死亡,各组小鼠平均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且未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洋金花生品、炮制品对小鼠无急性毒性,洋金花炮制品对小鼠无亚慢性毒性,洋金花炮制品在7 d内以临床用量用药具有安全性,且临床用量可以增加。
    • 杨勇帮; 代薇薇
    • 摘要: 目的 测定止咳平喘合剂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根据东莨菪碱的毒性用法用量判定是否符合药用量规定,并判定出止咳平喘合剂的用法用量是否在安全用量范围内.方法 色谱柱采用ZORBAX SB-C18柱(4.6×250 mm 5-Micron),流动相为甲醇—水(40∶ 60∶含0.02 mol·L-1醋酸钠、0.02%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至pH为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是30°C.结果 氢溴酸东莨菪碱在0.004 ~ >0.016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6.止咳平喘合剂成人每次口服量为50 mL,实验得到止咳平喘合剂中东莨菪碱含量为0.0075 mg·mL-1,换算即得成人每次口服东莨菪碱量为0.375 mg.另《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洋金花内服用量为0.3 ~ >0.6 g,洋金花原料以东莨菪碱计不得少于0.15%,折算东莨菪碱量为0.45~ >0.9mg,得知止咳平喘合剂中东莨菪碱的含量在相关规定的用药安全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止咳平喘合剂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测定,本方法简单便捷、准确度高.
    • 刘艳; 王思艺; 姜海冰; 佘现; 匡海学; 杨炳友
    • 摘要: 目的 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洋金花种子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s-feruloyl tyramine 4-O-β-D-glucopyranoside(1)、chenoalbicin(2)、N-(2-hydroxyl)-benzamide(3)、roseoside(4)、dioscorosides D(5)、(25R,26R)-3β-{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oxy} spirost-5-en-26-ol (6)、薯蓣皂苷(7)、 methylprototribestin(8)、3β,22α,26-trihydroxyfurost-5-ene-3-O-β-chacotrioside-26-O-β-D-glucopyranoside (9)、枸杞酰胺C(10)、 hibiscuwanin B (11)、 lippianoside E(12)、 sophoraflavonoloside (13)、 4-hydroxybenzyl β-primeveroside (14)、 dibutyl phthalate(15)、莨菪碱(16)、 creoside Ⅳ(17).结论 化合物4、10、 16首次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付长龙; 梅阳阳; 李西海; 邱志伟; 陈长兴; 郑春松
    •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洋金花活性成分靶点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靶点,预测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分子信号及通路,分析其潜在治疗靶标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归纳筛选洋金花药物所有化学成分,预设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进行检索,经Uniprot数据库进行有效化合物全部关联基因的汇集筛选,利用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进行以"rheumatoid arthritis"为检索词的疾病靶点筛选,归纳分析洋金花药物靶点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的叠加靶点区域,作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点基因.基于Cytoscape 3.7.1软件和STRING 7.8数据库对导出数据进行网络靶点构建与分析,最后经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进一步筛选其主要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结果 ① 经筛选分析导出洋金花有效化合物27个,对应的靶基因318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基因125个.②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主要包括Ju-Nana原癌基因(JUN)、蛋白激酶Bα(PKBα或AKT1)、V-rel网状内皮细胞过多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③ 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基因生物学过程(BP)主要涉及脂多糖反应、细菌源性分子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对金属离子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对氧含量的反应等;细胞组分(CC)包括膜筏、膜区、质膜筏、突触前膜的组成部分等;分子功能(MF)主要涉及到核受体的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激酶调节活动、受体配体活动等.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结果显示主要有4条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与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系密切.结论 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机制是通过发挥抗炎镇痛、抗氧化作用而起效,其涉及多条交互作用的信号途径.
    • 付长龙; 梅阳阳; 李西海; 邱志伟; 陈长兴; 郑春松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洋金花活性成分靶点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靶点,预测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分子信号及通路,分析其潜在治疗靶标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归纳筛选洋金花药物所有化学成分,预设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进行检索,经Uniprot数据库进行有效化合物全部关联基因的汇集筛选,利用Gene Cards与OMIM数据库进行以"rheumatoid arthritis"为检索词的疾病靶点筛选,归纳分析洋金花药物靶点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的叠加靶点区域,作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点基因。基于Cytoscape 3.7.1软件和STRING 7.8数据库对导出数据进行网络靶点构建与分析,最后经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进一步筛选其主要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结果:①经筛选分析导出洋金花有效化合物27个,对应的靶基因318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基因125个。②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主要包括Ju-Nana原癌基因(JUN)、蛋白激酶Bα(PKBα或AKT1)、V-rel网状内皮细胞过多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③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基因生物学过程(BP)主要涉及脂多糖反应、细菌源性分子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对金属离子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对氧含量的反应等;细胞组分(CC)包括膜筏、膜区、质膜筏、突触前膜的组成部分等;分子功能(MF)主要涉及到核受体的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激酶调节活动、受体配体活动等。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结果显示主要有4条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与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系密切。结论:洋金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机制是通过发挥抗炎镇痛、抗氧化作用而起效,其涉及多条交互作用的信号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