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评价
治疗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59112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海洋世界、健康之路、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议、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第三届国际针灸推拿技法学术研讨会等;治疗评价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倪艳、包玉倩、巩苏等。
治疗评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9112篇
占比:99.98%
总计:359193篇
治疗评价
-研究学者
- 倪艳
- 包玉倩
- 巩苏
- 张昆
- 张明琼
- 杨峰
- 洪兰英
- 谢国祥
- 贾伟
- 贾伟平
- 赵爱华
- 赵琳静
- 陈刚
- 陈天璐
- 高建红
- MENG Xian-kun
- Q·李
- 万谟彬
- 严兵
- 严小芳
- 乐国强
- 于波
- 任少杰
- 余芾成
- 侯爽
- 侯玉霞
- 刘亚伟
- 刘佳
- 刘佳敏
- 刘军
- 刘国栋
- 刘宏鸣
- 刘春海
- 刘晓惠
- 刘爱民
- 刘美娜
- 刘金材
- 卢吟秋
- 叶峥
- 吕佰瑞
- 吕建华
- 吕毛古
- 吴建伟
- 周全藩
- 周婵娟
- 周怡和
- 周文飞
- 周翘楚
- 周萍
- 喻春皓
-
-
王润锋
-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项目的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分别为2018年4月、2021年4月,研究对象选择此期间于我院确诊并建档的儿童患儿80例,依照治疗手术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41)与常规组(n=39),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治疗效率与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时间指标都相对短于常规组;其术中出血量相对较低;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小儿疝气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小切口治疗方案,对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有积极作用.
-
-
贺秉利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艾灸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目标为6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选择随机分组的分组方法,所有患者被均分为2组,每组患者具有的例数为32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艾灸疗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患者8例,有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9例,总有效率为71.81%(23/32),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30/32),观察组具有较对照组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艾灸疗法能够纠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恢复,患者的治疗效率也提高,可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
-
钱婷婷;
朱旭婷;
卢吟秋;
李依桐;
喻春皓;
谢洪平
-
-
摘要:
利用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动物模型,以尿液为样本,采用构建的色谱基线漂移和外源性代谢物信号消除的方法,获得了内源性代谢物总离子流色谱,建立了肝损伤代谢组学模型,该模型表达的四氯化碳致毒特征与组织细胞显微特征和血清学指标一致。当模型动物给予水飞蓟宾治疗时,治疗前的代谢组学分类特征与模型组一致,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一致;代谢组学表征的“治疗后肝损伤回调”特征与肝组织显微成像特征一致,然而血清学指标虽然也明显回调,但还未回调到与正常对照组一致。由此表明,代谢组学疗效评价的灵敏性与“损伤性”的作为“金标准”的组织显微成像一致,而明显高于常规血清学检测。建立的代谢组学模型实现了非损伤、准确、灵敏的中药治疗评价。
-
-
-
-
吕佰瑞;
张晓慧;
赵剑平;
刘春海;
刘爱民;
霍红旗
-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技术在C-Myb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预后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0例C-Myb阳性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实验组,60例C-Myb阴性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复发率及无瘤生存率观察组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为51.6%.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疼痛 、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均可耐受.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3.3%,无瘤生存率为81.6%,对照组患者复发率35.0%,无瘤生存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提高C-Myb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耐受并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
-
章安娜;
李云成;
刘国栋
-
-
摘要:
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OP)病理学定义为:无明确病因或其他伴随疾病情况下出现的肺炎,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及胶原组成,该肉芽组织可延伸至细支气管[1].目前,OP病因尚不清楚,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其最终诊断往往需要肺组织的活检及病理学来确诊,因此早期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就一例最终确诊为OP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用药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思路.
-
-
闫常帅;
胡芳;
张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颈动脉受累患者疾病活动性判断及治疗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7例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患者依临床标准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组,以超声造影观察两组增强特点并对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疾病活动性进行评价.结果:17例大动脉炎患者(15例双侧受累,2例单侧受累),共计32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0条存在造影剂增强,2条未见明显增强;活动期超声造影表现为弥漫点状或短线状灌注,非活动期则表现为无灌注或散在点状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评价过程中,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上述增强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造影剂增强特点由原来的弥漫点状或短线状灌注变为无灌注或散在点状灌注;以超声造影判断活动性的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81.8%,假阳性率为18.2%,假阴性率为19.1%.结论:超声造影对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患者的活动性具有良好的判断效果,在治疗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严小芳;
张海波;
刘佳敏;
孙颖;
胡爽;
李希;
蒋立新
-
-
摘要:
目的 评价2001—2011年我国农村地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即简单随机抽样抽取农村地区医院,系统随机抽样从抽中医院中抽取2001、2006和2011年AMI患者住院病历.提取病历中临床信息,计算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和变化趋势,Cochran-Armitage检验使用变化趋势,多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抽取105家医院,99家参加研究.抽取2001、2006和2011年AMI住院患者病历7111份,获得6979份(98.1%),入选5664例适宜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从2001年的12.8%上升至2006年的60.4%及2011年的84.3%(趋势P值<0.001).2001、2006和2011年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中,中等及以上强度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是15.3%、55.7%和78.8%(趋势P值<0.001).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年份之间使用率差异逐渐缩小.降脂效能高的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逐渐升高.2011年,高血压、入院时胸痛、LDL-C水平都会影响他汀类药物使用.未检测LDL-C的患者获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可能性相对较小,LDL-C≥1.8 mmol·L-1的患者更易接受治疗.结论 2001—2011年,我国农村地区医院AMI患者院内他汀类药物可及性和应用规范性大幅提高,指南对他汀类药物的推荐在实践中快速普及,但规范使用仍存在改善空间.医疗机构及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优化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
-
-
-
-
万谟彬
- 《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核苷(酸)类似物是其中一类重要药物.目前已经批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HBV的逆转录酶,有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但都难以彻底清除病毒,需要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人数众多,其中包括许多育龄患者.因此,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妊娠安全性是医患共同关心、也是临床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
-
万谟彬
- 《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核苷(酸)类似物是其中一类重要药物.目前已经批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HBV的逆转录酶,有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但都难以彻底清除病毒,需要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人数众多,其中包括许多育龄患者.因此,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妊娠安全性是医患共同关心、也是临床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
-
万谟彬
- 《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核苷(酸)类似物是其中一类重要药物.目前已经批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HBV的逆转录酶,有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但都难以彻底清除病毒,需要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人数众多,其中包括许多育龄患者.因此,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妊娠安全性是医患共同关心、也是临床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
-
万谟彬
- 《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核苷(酸)类似物是其中一类重要药物.目前已经批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HBV的逆转录酶,有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但都难以彻底清除病毒,需要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人数众多,其中包括许多育龄患者.因此,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妊娠安全性是医患共同关心、也是临床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