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
汉奸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1年内共计9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6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426种,包括炎黄春秋、钟山风雨、文史天地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等;汉奸的相关文献由8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华、何德廷、佚名等。
汉奸
-研究学者
- 王晓华
- 何德廷
- 佚名
- 张鸣
- 李国文
- 杨飞
- 耿立
- 杨闻宇
- 程堂发
- 辜宗秀
- 关山远
- 刘继兴
- 张宗高
- 张高杰
- 徐家俊
- 朱辉
- 柯云
- 桑兵
- 沈立行
- 游胜利
- 王小钦
- 王炳毅
- 贾书卿
- 赵华
- 陈家鹦
- 黎阳
- 龚选舞
- 一言
- 于洋
- 冯英子
- 凌鼎年
- 刘兴雨
- 刘岳
- 剑武
- 叶永烈
- 吴志荣
- 吴永平
- 周保林
- 周勃
- 周渝
- 周贻海
- 唯一
- 孙云年
- 孙洪军
- 孟国祥
- 孟昭庚
- 宋凤英
- 尚可
- 张云
- 张喆
-
-
管冠生
-
-
摘要:
《新文学史料》2020年1期发表孔刘辉先生的《“杀穆时英的刽子手”——穆时英案补记》(以下简称“《补记》”),开始写道:“笔者曾撰《谍影重重——穆时英之死新探》……以客观事实证明其确有汉奸行为,并是以遭到抗日分子的制裁。解志熙先生也在相关文章中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关于穆时英是汉奸还是被误杀的‘中统’卧底应该可以定论”,最后又写道:“穆时英被杀案应可以尘埃落定”。但本文认为,尘埃还不能落定。
-
-
李蕊娟
-
-
摘要:
他身高只有1.2米,却是名副其实的神枪手,被秘密调入敌后武工队,执行剌杀日军的特殊任务。他神出鬼没,曾假扮小学生当场击毙恶贯满盈的日军军事教官。不仅亲手杀掉7名日本军官,还送一批汉奸见了阎王。他就是解放后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当年在冀鲁边区赫赫有名的李安甫。今年95岁的老英雄,依然精神矍铄。
-
-
唐侠;
陆小弟(绘画)
-
-
摘要:
总司令投敌,欲组“忠义建国军”筑漏工得令,千百计诛汉奸。父为死敌,子乃同窗,借刀杀人计难成;义是大义,情系真情,牙关一咬扣扳机……误抓好人那天下午,倪家大小姐倪如斯躲在国泰大戏院里连看了两场电影,目的是为了躲避她哥哥倪俊文的同学狄克,这家伙最近老缠着倪如斯不放。
-
-
吕大同
-
-
摘要: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在蒙江县城西南6公里处保安村三道崴子中弹牺牲后,现场留下的遗物有身破衣、3支手枪、230发子弹、钢笔、怀表、指南针和现金6660元。次日,残暴的日军令叛徒用大铡刀铡下杨靖宇将军高昂不屈的头颅。当晚,在蒙江县民众医院,日军刽子手剖开了杨靖宇将军的遗体,想看看这名宁死不屈的抗日将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在他的胃里,只找到野草、树皮和棉絮,“连一粒米饭也没有”。
-
-
-
-
摘要:
1944年9月11日,抗日名将彭雪楓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时年37岁,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
-
刘燕
-
-
摘要:
讲话时间:12月6日队员1队员们,你们知道“一二·九”运动吗?1935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但北平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如火。12月9日,北平的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共北平临时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
-
马爱杰;
陈曦;
崔明
-
-
摘要:
提起东北抗日英雄,大多会想到杨靖宇、赵尚志,还有很多人的名字值得被铭记。他叫苗可秀是东北抗日英雄之一,因汉奸出卖被曰军抓捕,牺牲时年仅29岁。目前在辽宁省丹东市档案馆里还保存着4封苗可秀写的密写信,信件看起来与家书并无不同,然而用特殊液体浸泡后信纸背面却可显示出红色字迹。信中记录了什么?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
-
何燕;
祁志
-
-
摘要:
教学《小英雄雨来》阅读分享课,所有的同学都被雨来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格所折服。忽然,"机灵鬼"杨宏毅举手提问:"老师,汉奸和特务为什么都很丑陋?难道只有面目丑陋的人当汉奸和特务吗?"他的提问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学生哄笑之际,我把这个问题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当他们看到我严肃的表情时,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请找一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有关汉奸事件及对他们的外貌的描写。"
-
-
张爱东
-
-
摘要:
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过电影《小小新四军》,讲述了抗战期间苏中水乡几个孩子与日军和汉奸巧妙周旋,成功地把一批上海地下党援助新四军的药品送到目的地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发生在抗战时期苏中根据地所在地宝应县。1944年3月,苏中区党委、苏中行政公署、苏中军区先后迁入宝应安丰、射阳湖等地。当时,苏中区党委驻地太晋乡的儿童团活动非常活跃,有团员近300名。儿童团每个人都有标志:胸前统一别着儿童团标识,头上统一戴六角斗篷,颈围白毛巾,部分年龄大点的团员还佩带大刀。
-
-
郑东来
-
-
摘要:
新编现代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下称《蓄须记》)由泰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演绎了梅兰芳于1956年携子回乡祭祖之际,收到来自日本的巡演邀约,回忆起当年面对日寇的种种劣行,誓死不为日寇和汉奸演出,且毅然决然蓄须明志告别舞台的故事。此剧前有楔子,后有余韵,由"拒票""拒演""写画""读本"四折六幕组成,展示了梅兰芳先生抵抗日伪威逼利诱的爱国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