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汇率体制

汇率体制

汇率体制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133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瞭望、经济研究参考、世界经济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首届江西发展论坛等;汇率体制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贺力平、张曙光、高建良等。

汇率体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133 占比:99.34%

总计:18254篇

汇率体制—发文趋势图

汇率体制

-研究学者

  • 贺力平
  • 张曙光
  • 高建良
  • 崔绍忠
  • 张梦
  • AlanBeattie
  • JaewooLee
  • Keneth
  • Rogoff
  • 人民银行江西省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罗伯特·蒙代尔2021年4月4日,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奠基人,“欧元之父”蒙代尔(Robert A.Mundel)在意大利家中逝世,享年88岁。蒙代尔出生于加拿大,195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他因“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95年,蒙代尔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授课四个月,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 赵雪燕
    • 摘要: 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议题之一。本书认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不仅与美国的经济规模有关,而且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规模也紧密相关。发展中国家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出现了加快增长的趋势,其增长模式多为出口导向型,汇率体制也呈现低弹性的特点,所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它们对外汇储备需求的较快增长,而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都不进入国际储备货币的篮子之中,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安排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储备币种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通过对剔除价格变动后美元全球外汇储备份额的计量检验验证,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规模同时能较好地解释美元储备份额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变化。
    • 史航
    •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同时中国也成为了第四大资本外逃国.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将会导致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及时抑制资本外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通过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来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抑制我国资本外逃现象.
    • 余永定
    • 摘要: 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政策制定及实施在方向上定了调.2016年的“8·11”汇改开启了我国外汇体制走向汇率浮动非常重要的一步.汇率要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外汇市场动态均衡的调整过程中,官方汇率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国将延续2016年年初以来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这种非常重要的价格合理反映市场真正的供求关系,减少政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
    • 何玥1
    • 摘要: 索罗斯狙击泰铢事件体现了资本市场中各个元素的紧密联系。货币供求是市场平衡的决定性因素,资产价格、利率、汇率受其影响并发生变动,同时三者具有联动作用、相互影响。一国的经济状况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国际经济,所以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两者不可分割。
    • 贺力平
    • 摘要: 本文辩证分析汇率浮动与稳定的关系,提出了浮动汇率体制下汇率保持稳定需要的基本条件,并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建议。
    • 陈爱萍
    • 摘要: 2015年8月11日,央行出台汇改新政策(简称“新汇改”),是我国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固定汇率体制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近年来外汇业务的动态情况来看,“新汇改”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汇率波动的波幅和频率,加大商业银行信用、交易和报表折算风险;而从未来中长期发展趋势而言,则会派生出更多的新需求、新市场和新工具,同时会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剖析汇改新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入手,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商业银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 姜永浩
    • 摘要: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可推进我国开放型经济进程,是我国对外开发新阶段的关键一步,因此走好这一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以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论述。主要从国内政策支持,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的大背景下进行对条件和原因的阐述。分析了对我国的国际地位、金融体制和汇率体制的改革和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来阐述由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变化。
    • 胡语文
    • 摘要: 春节前市场预期节后或有一波反弹行情,但因春节期间外围市场普遍大跌而变得扑朔迷离。不仅中国货币当局发出了对人民币继续贬值的否定答复,而离岸人民币的重新走稳也为人民币资产提供了进一步稳定的预期,所以春节之后市场酝酿一波"红二月"行情。尽管美联储否认加息是导致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大跳水的主因,
    • 崔绍忠
    • 摘要: 经济外交是中国外交实务界与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概念。尽管二者对经济外交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经济外交有两种含义和表现形式,其一是指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即以外交为手段,为国家谋求经济上的利益;其二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即以经济为手段,为国家谋求对外关系上的利益。经济外交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利用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中国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没有充分利用好经济外交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在“对外开放”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在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国际金融、能源资源和低碳经济以及对外援助领域的经济外交全面展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