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52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水利工程、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81276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湖北省2012纸浆造纸新技术研讨会暨湖北省造纸协会、学会2012年年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等;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文献由70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胜骅、张晓明、无1等。
水土保持工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1276篇
占比:99.82%
总计:281778篇
水土保持工程
-研究学者
- 冯胜骅
- 张晓明
- 无1
- 丁树文
- 刘震
- 聂勋载
- 余保安
- 古北荣
- 於庆丰
- 沙文忠
- 黄运梅
- 乔建华
- 任立新
- 傅和玉
- 刘佳嘉
- 刘希庆
- 刘明辉
- 吴艳玲
- 周献礼
- 周祖昊
- 孟天友
- 宗萍萍
- 宛新奇
- 屈玲
- 崔敏
- 张志勇
- 张赞
- 张辉
- 张金娜
- 彭珂珊
- 徐剑春
- 曾大林
- 李国会
- 李晓华
- 李永福
- 李鹏玺
- 杜丽娟
- 杨玉锋
- 杨磊
- 林丽蓉
- 柳长顺
- 牛存稳
- 王博
- 王宏
- 王治国
- 王浩
- 王英
- 程勇
- 罗进选
- 耿灵生
-
-
房振伟
-
-
摘要:
以特定水土保持小流域项目为研究样本,论文阐述了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要点,认为项目法人、项目规划与设计、项目监理、项目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监控等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及具体责任必需全面厘清,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应全面有效执行。对于质量检测,主要强调工程质量检测采取施工承包人自检、监理人平检和发包人抽样的三级检测方式。从理论分析角度提出质量控制理念培育、质量控制标准落实策略,重点关注对工程质量存在影响的各类要素。
-
-
乔世宏
-
-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更离不开水。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例如水土流失在逐渐加重,反噬了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单位建立了合理适用的水土与自然保护方案,但是维护方案在具体实施中却困难重重。相关单位应该从根源上排除这些问题,使我国生态和经济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
彭孝飞
-
-
摘要:
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类型,研究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以供参考。
-
-
张丽梅
-
-
摘要:
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现代遥感数据获取、分析和处理的先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及时获取高分辨率的空间数据,还具有应用成本低、精度水平高以及高效率的优势,在我国许多工程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考虑到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工程的难点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特点与开展情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总结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
-
-
庞志冲
-
-
摘要:
文章针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进行多目标可行性分析,寻找方法缓解我国存在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为了对所选项目的多指标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分析结构模型,得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构建的模型能较好的对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章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指导工程的规划和实施,确保妥善管理水土流失问题。
-
-
冯君园
-
-
摘要:
土地的生产率是决定着土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水土保持工程在避免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国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生态修复技术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篇文章对此的相关研究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
本刊
-
-
摘要:
2021年以来山西省通过实施一批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集中连片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35万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强度大为减轻,黄河入河泥沙量大幅度减少。“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然而,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曾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最高时达到10.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62.6%,年入黄河泥沙量3.66亿吨,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
-
徐剑春;
王博;
罗进选
-
-
摘要: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黄河大保护战略全面实施,甘肃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在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高标准的要求下,研究基于GIS的监测评价方法在小流域尺度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现场调查结合遥感影像及成果,以水量平衡方程为理论指导,选择降雨、径流、蒸散发数据构建水源涵养价值评估体系,以文献分析法获取经验径流系数,利用ArcGIS计算不同因子水源涵养指数及其面积,分析水源涵养量.以通渭县牛谷河研究区为例,根据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探索小尺度水土保持工程GIS监测评价的方法,评估区域水源涵养价值及其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牛谷河项目区水源涵养量从6982.55万m3增加至8131.58万m3,增加了16.46%.
-
-
徐剑春;
王博;
罗进选
-
-
摘要: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黄河大保护战略全面实施,甘肃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在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高标准的要求下,研究基于GIS的监测评价方法在小流域尺度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现场调查结合遥感影像及成果,以水量平衡方程为理论指导,选择降雨、径流、蒸散发数据构建水源涵养价值评估体系,以文献分析法获取经验径流系数,利用ArcGIS计算不同因子水源涵养指数及其面积,分析水源涵养量。以通渭县牛谷河研究区为例,根据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探索小尺度水土保持工程GIS监测评价的方法,评估区域水源涵养价值及其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牛谷河项目区水源涵养量从6982.55万m3增加至8131.58万m3,增加了16.46%。
-
-
钟元标
-
-
摘要:
结合广东某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咨询、调查建立了水土保持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从4个方面选择了25个指标,通过对小流域一、二级指标计算,均为较适宜.技术适宜性是水土保持工程适宜性评价中权重最高的指标,在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提出的方法,可快速评价水土保持工程适宜性,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
-
-
聂勋载;
余保安
- 《湖北省2012纸浆造纸新技术研讨会暨湖北省造纸协会、学会2012年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重点谈“中国造纸工业林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我国林纸结合的关键问题是企业与山农之间林权和林地经营权的矛盾,这可能是造成了我国“原料基地建设迟缓”的根本原因,本文反映了有关情况和矛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简介我国林纸结合另一种模式或补充方案“光叶楮林纸结合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的建议.希望能双管齐下更好的发展我国林纸结合,以求尽快解决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的严重短缺.
-
-
刘希庆
-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招投标制是经济社会市场竞争的一种基本方式,水土保持工程具有与其他水利工程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是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介绍了水土保持工程及招投标工作的特点,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王勇
- 《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本质是按照自然的方法来对退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其理论基础是生态修复(恢复)的基本要求,实质内涵是指人的活动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生态修复理论如何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生态修复的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恢复生态系统机能,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
王利军;
李文宇;
化相国
-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2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7月21日9时至7月22日7时,北京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其中受灾严重的房山区平均降雨量达到200mm以上,全市最大点房山区河北镇为460mm,接近500年一遇.本文以房山区为例,分析了北京生态清洁小流域在此次暴雨中的防洪效益、保土效益、减灾效益及问题,从规划和设计等方面总结了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洪减灾经验,即划分安全等级,严格贯彻防洪标准;依托小流域三道防线,以“封、治、排”为措施布设要点;根据经济实力,坚持以人为本,适当提高防洪标准;将小流域工程治理措施与多层次绿地系统有机结合,构建综合型小流域防洪体系;加强雨洪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河道上下游畅通,增加坡面植被,构筑完善沟道防洪体系。对小流域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水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