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竹
丛生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2562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致富天地、广西林业科学、林业调查规划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竹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等;丛生竹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宏超、陈其兵、王月英等。
丛生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562篇
占比:98.09%
总计:12806篇
丛生竹
-研究学者
- 谭宏超
- 陈其兵
- 王月英
- 金川
- 黄大勇
- 王裕霞
- 胡尚连
- 李荣
- 贾茵
- 高素萍
- 曹颖
- 项林
- 顾小平
- 刀定伟
- 戴启惠
- 朱维双
- 李立杰
- 杨丽娟
- 杨宇明
- 罗建群
- 郭起荣
- 于航
- 任鹏
- 傅万四
- 吴晓丽
- 孙鹏
- 岳晋军
- 张光楚
- 张长青
- 徐振国
- 朱斌海
- 李长威
- 杨植芳
- 江明艳
- 罗学刚
- 谢锦忠
- 马光良
- 刘光立
- 刘国华
- 刘杏娥
- 卢学琴
- 吴志庄
- 吴继林
- 周滔
- 李伟成
- 杨光
- 杨淑敏
- 潘文
- 王正
- 王福升
-
-
-
-
摘要: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注册资金2 988万元,是中国重要的竹子种子、苗木基地,以及出口竹子种子、竹苗、技术、机械化育苗、栽培及采伐技术的大型企业。现有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教授、副教授12人,中级技术人员26人。公司拥有竹子选种、育种、育苗、克隆、高产栽培技术、采伐技术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丛生竹快速育苗技术》《丛生竹高产栽培技术》的现场及解说词均来源于该公司。
-
-
蒙兰杨;
黄大勇;
邓莉明;
唐国强;
罗筱娥;
覃开展;
黄雪芬;
唐武
-
-
摘要:
本研究以8种丛生竹的容器扦插苗或竹蔸苗为研究材料,在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造试验林,研究其造林16个月后的竹丛结构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平均立竹量较大为绿竹(7.37株)、勃氏甜龙竹(5.75株)和撑绿杂交竹30号(4.00株);(2)竹丛平均立竹胸径较粗为田林麻竹(4.66 cm)、勃氏甜龙竹(4.63 cm)和撑绿杂交竹30号(3.77 cm);(3)竹丛高度较高为勃氏甜龙竹(7.12 m)、田林麻竹(6.41 m)、绿竹(6.13 m)、撑绿杂交竹30号(6.12 m)和吊丝球竹(6.12m);(4)勃氏甜龙竹的立竹量、立竹胸径和竹丛高度均表现较好,因此生长最好;(5)除马来甜龙竹外,其余7种丛生竹的立竹量越大,竹丛高度越高;绿竹的立竹量越大,立竹胸径越大;撑绿杂交竹30号和壮绿竹的立竹量越大,立竹胸径越小。竹丛结构呈现丛生竹的立竹量越大,竹丛高度越高。
-
-
李雪飞;
陈珑;
饶惠玲;
李键;
闫淑君;
吴承祯;
杨环玲
-
-
摘要:
对5种丛生竹叶片的光响应参数进行测定,并利用4种光响应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结果显示:4种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较为接近,R^(2)值为0.92~0.99,表明4种模型的拟合程度均较高。不同模型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的拟合结果存在差异,其中,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5种丛生竹的P_(max)拟合值与实测值最接近,而采用其他3个模型,5种丛生竹的P_(max)、LSP、LCP和Rd拟合值大多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距。4种模型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总体较好,可作为丛生竹的最优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
-
-
-
-
摘要: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注册资金2 988万元,是中国重要的竹子种子、苗木基地,以及出口竹子种子、竹苗、技术、机械化育苗、栽培及采伐技术的大型企业。现有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教授、副教授12人,中级技术人员26人。公司拥有竹子选种、育种、育苗、克隆、高产栽培技术、皆伐技术及竹光互补技术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拥有18项国家发明专利。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丛生竹快速育苗技术》《丛生竹高产栽培技术》的现场及解说词均来源于该公司。
-
-
-
-
摘要:
得益于独特的气候优势和资源票赋,彩云之南,绿竹遍地。全省共有竹种38属285种,资源种数占全国的近60%,其中可进行规模化利用发展的丛生竹资源占所有竹种的70%以上。多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进下,“云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省竹林面积878万余亩,涉竹人口近百万。
-
-
-
-
-
摘要: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注册资金2988万元,是中国重要的竹子种子、苗木基地,以及出口竹子种子、竹苗、技术、机械化育苗、栽培及采伐技术的大型企业。现有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教授、副教授12人,中级技术人员26人。公司拥有竹子选种、育种、育苗、克隆、高产栽培技术、皆伐技术及竹光互补技术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拥有18项国家发明专利。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丛生竹快速育苗技术》《丛生竹高产栽培技术》的现场及解说词均来源于该公司。
-
-
-
-
摘要: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注册资金2988万元,是中国重要的竹子种子、苗木基地,以及出口竹子种子、竹苗、技术、机械化育苗、栽培及采伐技术的大型企业。现有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教授、副教授12人,中级技术人员26人。公司拥有竹子选种、育种、育苗、克隆、高产栽培技术、采伐技术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丛生竹快速育苗技术》《丛生竹高产栽培技术》的现场及解说词均来源于该公司。
-
-
景文祥;
周罗男;
余英;
郑仁红
-
-
摘要:
为了延长鲜笋的食用周期,丰富笋用竹的种类,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选择麻竹、绵竹、佯黄竹和鸡爪竹等的竹笋为研究材料,对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单宁、三萜类、膳食纤维物质)及其鲜笋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绵竹笋、佯黄竹笋、鸡爪竹笋、麻竹笋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在口味上均以鲜味为主,苦味次之.在呈鲜味的谷氨酸上,绵竹笋、佯黄竹笋、鸡爪竹笋的TAV值均大于麻竹笋,适宜鲜笋食用.四种竹笋在单宁、三萜类、膳食纤维物质含量比较接近.在风味物质分析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如绵竹笋和麻竹笋的醇类物质最多,分别有36和37种;佯黄竹笋和鸡爪竹笋的酯类物质最多,分别有27和39种.绵竹笋中醇类挥发物含量(25.64%)是佯黄竹的(4.01%)6倍之多.在聚类分析里面发现佯黄竹笋和麻竹笋被聚为了一类,具有相似的风味.
-
-
汪绚(文/摄影);
李楠(文/摄影);
冯艳萍(文/摄影);
刘浪舟
-
-
摘要: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是我国最大的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生长基地,世界最大的竹种基因库和"全国最大的天然竹林公园"。从初见竹海印象到深入竹海腹地乡村,我们竹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组,来到蜀南竹王国中的竹海世界实地调研,走访了长宁县竹海镇农林村、集贤村、楠木村和新农村竹文化建设示范村永江村,以及翠屏区李庄镇高桥竹村,写下"文化纪行六篇"。蜀南竹王国中的竹海世界,千百年来,人类与竹海共生,其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对于宜宾竹产业发展、我国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双城"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
-
杨宇明;
陈剑;
赵一鹤;
石明;
王娟
- 《竹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根据丛生竹与散生竹在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不同特性,基于多年的实践,提出了适应于丛生竹特性的集约经营和丰产定向培育理论和技术思路,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丛生竹集约经营和丰产定向培育的技术方法,即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几个层次上综合运用各种结构控制手段,在竹林生长和经营的不同时期进行系统控制。其中以竹林结构控制为基本手段,辅以环境控制和生物控制技术。系统控制的核心仍然在于结构控制,是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上的结构控制。
-
-
An Xin;
安鑫;
Qin Dao-chun;
覃道春;
Zhang Lu-sheng;
张禄晟;
Ren Hong-ling;
任红玲;
靳肖贝
- 《第一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以梁山慈竹、龙竹、勃氏甜龙竹、撑绿杂交竹、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GB/T 18260-2000对不同竹种、不同竹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了天然抗白蚁性能比较,以筛选抗白蚁性能较好的竹材.结果表明:五种丛生竹的竹材均不具有天然抗白蚁性能;竹龄对梁山慈竹抗白蚁性能影响显著,随竹龄增加其失重率减小,竹材部位对其影响不显著.竹龄在3年以上的梁山慈竹的天然抗白蚁性优于1年和2年的;竹龄对龙竹抗白蚁性能影响不显著,竹材部位对其影响极显著,竹材上部与中下部差异显著,竹材上部失重率大于中下部;竹种间的天然抗白蚁蛀蚀的失重率比较顺序为:梁山慈竹失重率最小,其次为勃氏甜龙竹、龙竹和硬头黄竹,撑绿杂交竹的抗白蚁性能最差,其失重率最高:去竹青竹黄的龙竹试样失重率高于原竹试样,说明竹青竹黄对竹材抗白蚁蛀蚀有一定保护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