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竹种

竹种

竹种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2981975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致富天地、花卉、四川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2011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2010“北京园林绿化”学术研讨会等;竹种的相关文献由390位作者贡献,包括司徒春南、徐昌棠、杜文军等。

竹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81975 占比:100.00%

总计:22982183篇

竹种—发文趋势图

竹种

-研究学者

  • 司徒春南
  • 徐昌棠
  • 杜文军
  • 王健
  • 谢双喜
  • 谭宏超
  • 杨宇明
  • 王金革
  • 邹跃国
  • 冉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志华; 吴中能; 刘俊龙; 苗婷婷; 孙慧; 闫彩霞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竹种的耐湿性,筛选耐湿性较强的优良竹种用于沿江滩涂地和湿地造林。【方法】以水竹、灰水竹、阔叶箬竹、皖紫竹2号、金镶玉、皖紫竹1号、斑苦竹、红哺鸡竹、淡竹、黄古竹、早园竹等11个竹种的两年生母竹移栽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淹水处理60 d内不同竹种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响应,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对11个竹种的耐湿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淹水处理下,11个竹种的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黄化、新发竹和母竹死亡等。从外部形态看,11个竹种之间差异明显。在生理指标方面,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11个竹种叶片的叶绿素a(Chl a)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显著提高了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和淹水程度的加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逐渐加大。分析结果显示,生理指标在11个竹种中的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11个竹种受到淹水胁迫的伤害有所不同。【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5个单项指标集约于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0.963。通过隶属函数D值综合评价不同竹种耐湿能力的强弱顺序为水竹>灰水竹>金镶玉>阔叶箬竹>斑苦竹>皖紫竹2号>皖紫竹1号>红哺鸡竹>黄古竹>淡竹>早园竹。
    • 莫明锋
    • 摘要: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 才旺计美; 窦沛彤; 王连春; 殷小成; 杨汉奇
    • 摘要: 以位于拉萨市郊的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苗圃为试验地,以园林绿化竹种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3月起,从西藏引种高山竹类4种、从浙江引种温带竹类7种、从云南引种热带竹类3种;竹苗定植后,于2018年8月份和2019年8月份,测量引种的14个竹种在西藏拉萨栽植近2 a的苗木成活、发笋数量、新笋(幼竹)干径和干高,分析14种竹子在西藏拉萨引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高山竹类中的西藏本地箭竹属(Fargesia)、筱竹属(Tham-nocalamus)竹种具有最高的成活率(62.8%~87.5%),发笋率为4.1%~12.5%;温带竹类中的罗汉竹(Phyllostachys au-rea)、黄竿京竹(Ph.aureosulcata f.aureocaulis)、赤竹属菲白竹(Sasa fortunei)等具有较高的成活率(39.0%~66.4%),发笋率为2.0%~2.9%,性状基本正常;其余的温带竹种成活率急剧下降,发笋率低;3种热带竹种栽种2 a后全部死亡.竹苗中,分株数量、竹种原分布区海拔,与竹子分篼苗的成活率、发笋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40~0.835,P<0.01);累年日平均气温、累年平均日最低气温,与成活率、发笋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997~-0.909).不同类型竹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差异显著.在拉萨进行园林绿化竹子引种时,应优先考虑当地的牛色玛(Thamnocalamus unispiculatus)等抗寒性较强的高山竹种,避免因较长时间低温影响竹种的成活和生长.
    • 杨思倩; 孙思佳; 刘贤淼; 张雨; 李文珠; 李琴; 张文标
    • 摘要: [目的]探究相同炭化工艺下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等因素与竹炭热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竹炭热值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为竹材工业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4种竹材以及安吉县2~13年生毛竹,在相同炭化工艺条件下烧制成炭,采用控制变量法测试24种竹材中部炭化料、2~13年生毛竹中部炭化料以及毛竹材不同竹龄(4、5、6年)和不同部位(梢部、中部和基部)炭化料的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分析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和分析,根据竹炭热值与竹材炭化料固定碳含量和炭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结果]24种竹材竹炭热值为27.94~32.98 kJ·g-1,平均值为31.10 kJ·g-1,标准差为1.11,固定碳含量为75.35%~92.59%,平均值为85.87%,标准差为3.65,灰分含量为3.34% ~15.98%,平均值为7.21%,挥发分含量平均值为6.91%;2~13年生毛竹竹炭热值为30.93~33.81 kJ·g-1,固定碳、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的标准差均在5以下;4、5、6年竹龄毛竹炭化料各部位热值绝对差异在1.38 kJ·g-1以内,相对差异在3%以内.竹炭的高位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通过试验以及整理归纳大量竹炭炭化温度与热值、理化性能的测试数据,推导出竹炭热值(Q)与其炭化温度(T)和相应的固定碳含量(C)之间换算的经验公式.[结论]1)不同竹种炭化料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不同竹种各自的结构特性,相同竹种炭化料,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基部热值高于中部和梢部,竹龄和生长部位对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变化无明显影响;2)竹材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灰分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热值(Q)与固定碳含量(C)的经验公式以及固定碳含量与其相对应炭化温度(T)的经验公式为Q=0.0018C2-0.111C+28.099(R2=0.72)、C=26.934lnT-93.122(R2=0.88).
    • 陈天颖(文/图)
    • 摘要: 广西竹类资源丰富,已知25属140种40变种(或品种),然而开发利用的竹种仅约30种;大多数竹子尚未开发应用,处于未保护状态,生长环境越来越窄,种群日渐濒危。2015-2018年广西林科院通过实施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收集区内濒危的、特有的竹种,开展异地保存,研究繁殖方法。
    • 丁梦雅; 余雁; 王汉坤; 郑文瑞; 韩亚鲁; 金秀; 李绍稳
    • 摘要: 以"竹藤种质资源数据库"中126个竹种为基础数据,应用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算法)、小批量K均值聚类算法(Mini Batch K means算法)、凝聚层次聚类算法,依据竹种酸不溶木质素、苯醇提取物、综纤维素、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双壁厚、纤维壁腔比7个特征对竹种筛选分级,遴选优良造纸竹种,分析聚类算法对竹藤种质资源的聚类有效性.结果表明:K均值聚类算法具有最高的卡林斯其-哈瑞本斯(Calinski_Harabaz(CH))指标值(63.568),聚类效果最好,126个竹种分为3级.其中:Ⅰ级造纸竹种,包含糯竹、空竹等51个竹种,适合制作高级纸张;Ⅱ级造纸竹种,包括毛竹、思劳竹等62个竹种,适合在排污能力强的造纸厂做纸浆造纸原料.K均值聚类算法是竹种造纸适应性分析的高效可靠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孔波; 李雪平; 李夷骞; 杨旸
    • 摘要: 测定金镶玉竹、毛竹、黄竿乌哺鸡竹、孝顺竹、凤尾竹、观音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等9竹种经自然干旱处理后叶片受害等级以及竹叶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抗旱系数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求抗旱性度量值(D值),再以聚类分析法综合划分竹种的抗旱级别,同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抗旱性与竹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9竹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可分为3类,其中狭叶青苦竹和黄竿乌哺鸡竹为第1类;茶竿竹、大明竹、观音竹和金镶玉竹为第2类;孝顺竹、毛竹和凤尾竹为第3类.与抗旱性关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含水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片受害等级、脯氨酸含量.
    • 岳晋军; 张运山; 张萍; 袁金玲; 刘蕾
    • 摘要: 冬季低温是限制竹子向北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开展竹子在冬季极端低温条件下的冻害情况研究,对于竹子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经历2016年1月极端低温的皖南地区22属112个竹种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倭竹属、刚竹属、苦竹属、唐竹属耐寒能力较强,不受冻或轻微受冻,可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宜推荐种植;酸竹属、少穗竹属、茶秆竹属、箬竹属、方竹属、业平竹属、大节竹属等叶片有冻害,生长略受影响,但天气回暖时叶片能很快萌发更新,宜有选择性地种植;箣竹属耐寒能力最弱,叶片、枝条和竹秆冻害严重,严重影响次年正常生长,对于孝顺竹及其变种变型需谨慎种植。
    • 马睿(文图)
    • 摘要: 11月9日,国际竹藤中心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家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包建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张和民等出席仪式并讲话。江泽慧建议,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一是在四川建立“国际竹藤中心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类栽培、抚育、管理和退化竹林更新复壮等培育以及国外大熊猫食用竹储备林建设技术,筛选、扩大大熊猫食用竹种等研究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