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维修
民航维修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航空、交通运输经济、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9851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中外企业家、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国科技投资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第三届中国Web智能、第三届中国粒计算联合会议(CRSSC-CWI-CGrC’2009)、2009年国际航空人为因素研讨会等;民航维修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贻明、余斌高、冯亮等。
民航维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851篇
占比:99.69%
总计:39975篇
民航维修
-研究学者
- 陈贻明
- 余斌高
- 冯亮
- 刘君强
- 吴跃刚
- 左洪福
- 张振良
- 张曦
- 杨卫东
- 杨威
- 沈锡骐
- 王作洪
- 王僖
- 王志平
- 白云
- 董彦非
- 邹慧
- 钟凯
- 陈亚军
- 马赫
- 黄亮
- 黎铭
- Li Chuanrang
- Lin Chunbin
- 丁发军
- 丁捷1
- 丁琛
- 严永
- 代一丰1
- 任侃
- 何刚
- 何平
- 何柏志
- 余建民
- 倪冬辉1
- 冯凯
- 冯炯晖1
- 冯达蓉
- 冷宇嘉
- 刘宗福
- 刘强
- 刘志荣
- 刘文桐
- 刘昕
- 刘春雨
- 刘晓跃
- 刘洪辉
- 刘海超
- 刘超
- 卢奇
-
-
张伟;
周丙冰;
牛然;
孙啓哲
-
-
摘要:
为了加强对民航维修单位多个维修站点的统一规范管理,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体系等为主要依据,提出民航维修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建立思路。我国民航维修业分为独立的维修单位和非独立的维修单位。民航维修单位要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编制维修单位手册,进而建立人员培训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生产控制系统、质量审核系统,以期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维修能力。
-
-
鲍向志;
安辉
-
-
摘要:
本文通过维修人员维修经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建立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些数据和关系,进行针对性机务培训和工程管理等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
-
刘强
-
-
摘要:
当前,我国各地区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已经在充分考虑政府部门规范制度的前提下,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效能评估机制,在此情况下,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帮助维修管理者熟练掌握飞机安全运行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民航维修安全风险,提高民航维修工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
-
-
-
摘要:
近日,Ameco成都分公司完成了国内首台空客A330飞机APU负载单元体的修理工作。此举填补了国内民航该型APU负载单元体修理的空白,打破国外厂家技术封锁,实现多次自主研发设计的技术突破,标志着Ameco成都分公司APU修理能力再次迈上新台阶,为开拓民航维修市场、提高竞争力注入了助推剂。
-
-
简剑芬
-
-
摘要:
民航维修因为其专业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在分类梳理了国内外培养民航维修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前期研究成果后,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运用成果导向OBE教学模式,反向设计以成果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能力本位CBE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英语能力,辅以双语教学,对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一种有效尝试.
-
-
董彦非;
余斌高
-
-
摘要:
民航规章CCAR-66R3的发布对民航维修人才的培养既带来了重大变化也带来了机遇.以西安航空学院民航维修人才培养为例,首先对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从事民航维修的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民航维修方向就业实际情况,学校积极应对民航新规章变化,开始着手CCAR-147民航维修人员培训机构建设.与此同时,学校对于面向民航维修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也进行了重点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航空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在对比分析其特点和引入时机的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
-
-
董彦非;
余斌高
-
-
摘要:
民航规章CCAR-66R3的发布对民航维修人才的培养既带来了重大变化也带来了机遇。以西安航空学院民航维修人才培养为例,首先对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从事民航维修的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民航维修方向就业实际情况,学校积极应对民航新规章变化,开始着手CCAR-147民航维修人员培训机构建设。与此同时,学校对于面向民航维修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也进行了重点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航空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在对比分析其特点和引入时机的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
-
-
毛健峰
-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对于交通出行的便捷和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飞机出行以其舒适快捷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与此同时,飞机的安全性也是广大乘客关心的问题,如何使得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加以保障,就要做好飞机日常的维修和养护。文章分析了民航维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希望可以对民航维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
-
-
Lin Chunbin;
林春斌;
Li Chuanrang;
李传让
- 《2009年国际航空人为因素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机器可靠性的不断提高,人误行为被凸显了出来.现代民航维修中的人误,实际上是个很大、很深的课题,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定量研究人误的发生概率,即人的可靠性.但由于国内民航维修还未建立良好的维修人误实践数据库,对定量分析,只能借用国外的一些修正因子.本文仅简单分析运用人为因素学科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民航维修中的人误的主要特点,对其作相应的定性评价,并简略介绍维修中人的可靠性的一些分析方法.
-
-
余建民
- 《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根据起源于日本的5S现场管理理论,研究并阐述了在我国大型民航维修企业开展5S管理的方法、实施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开展5S管理对我国维修企业的意义,最后展望了5S管理在维修企业的应用前景.笔者相信:我国的民航维修企业通过开展5S管理,逐步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必将会提升我国维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竞争优势.
-
-
陈正涛
- 《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本文介绍了精益生产方式在民航维修中的应用,对在生产中应用精益生产方式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进一步设想了该生产方式在昆明飞机维修基地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