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
比色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84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423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科技信息、中国美容医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原子光谱学术会议等;比色的相关文献由8169位作者贡献,包括白莉、李树华、崔纪周等。
比色
-研究学者
- 白莉
- 李树华
- 崔纪周
- 刘五一
- 陈蕴
- 朱宝存
- 窦新存
- 冯亮
- 张有明
- 魏太保
- 林奇
- 赵晓博
- 刘云青
- 田晶晶
- 柳彩云
- 许文涛
- 黄昆仑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超
- 李慧
- 罗云波
- 于京华
- 严正权
- 祖佰祎
- 何芯
- 杜再慧
- 王玉
- 李忠玉
- 胡蕾
- 葛慎光
- 张雨
- 李丽
- 李毓姝
- 蔡珍珍
- 何毅
- 关亚风
- 吴远根
- 徐松
- 李爱红
- 杨凤华
- 梁琳琳
- 牛湘衡
- 王作凯
- 田丹碧
- 高志贤
- 黄加栋
- 于爱民
- 唐翠莲
- 姚虹
- 李杰
-
-
赵维家;
张鹏飞;
金晓婷;
金小刚;
傅柏平
-
-
摘要:
视错觉指人眼观察的景象与客观呈现的景象不完全一致的现象。本文从视错觉原理出发,结合临床应用,从修复体颜色、形状以及颜面部美学设计等角度阐述口腔临床工作中的视错觉现象。颜色的同色异谱现象、颜色的恒常性以及谢弗勒尔错觉提示修复体颜色的个性化表达及以及周围环境对颜色的影响,技师制作修复体时的背景光线应与比色背景光线一致;波根多夫错觉与斜塔错觉提示人眼在口腔内观察的局限性,口腔内扫描技术可代替人眼观察、检查牙体预备的质量;面部扫描、头影测量等检查手段也可减少人眼观察时参考物对结果的主观影响;艾宾浩斯错觉则提示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影响。在口腔诊治时术者应注重修复体与颜面部的协调,同时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个性化特征,力求和谐的美学呈现。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视错觉现象在口腔诊疗中的具体影响,加强医生⁃技师⁃患者三者间沟通,医师务必认识视错觉降低主观偏差对临床规范化操作的影响;合理利用视错觉,让患者呈现个性化的牙齿和颜面部的和谐美。
-
-
赵维家;
张鹏飞;
金晓婷;
金小刚;
傅柏平
-
-
摘要:
视错觉指人眼观察的景象与客观呈现的景象不完全一致的现象。本文从视错觉原理出发,结合临床应用,从修复体颜色、形状以及颜面部美学设计等角度阐述口腔临床工作中的视错觉现象。颜色的同色异谱现象、颜色的恒常性以及谢弗勒尔错觉提示修复体颜色的个性化表达及以及周围环境对颜色的影响,技师制作修复体时的背景光线应与比色背景光线一致;波根多夫错觉与斜塔错觉提示人眼在口腔内观察的局限性,口腔内扫描技术可代替人眼观察、检查牙体预备的质量;面部扫描、头影测量等检查手段也可减少人眼观察时参考物对结果的主观影响;艾宾浩斯错觉则提示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影响。在口腔诊治时术者应注重修复体与颜面部的协调,同时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个性化特征,力求和谐的美学呈现。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视错觉现象在口腔诊疗中的具体影响,加强医生⁃技师⁃患者三者间沟通,医师务必认识视错觉降低主观偏差对临床规范化操作的影响;合理利用视错觉,让患者呈现个性化的牙齿和颜面部的和谐美。
-
-
陈妍言;
林丽
-
-
摘要:
选择甘蓝作为实验材料,以电脑屏幕、96孔微孔板、手机和Image J作为数码成像比色法的主体,进行未知溶液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终点的判断。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接触到朗伯-比尔定律、导数法求解酸碱滴定终点。所有的实验材料均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或找到对应的替代品。
-
-
王贵莹;
阚伟;
赵冰;
丁爽;
姜晓彤;
杜佳慧;
王丽艳
-
-
摘要:
以荧光素结构上的羟基氢和菲并咪唑环上的氮氢作为pH响应位点,构建了菲并咪唑-荧光素pH荧光探针PIF-1和PIF-2。在V(DMF)∶V(HEPES)=1∶9的水相体系中,溶液pH值从2.0增加到9.5的过程,探针PIF-1和PIF-2溶液裸眼颜色均由浅黄色逐渐变为亮黄色,荧光强度分别增强80倍和50倍,且探针PIF-1和PIF-2分别在6.50~8.00和5.40~7.50范围内对pH值表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此外,探针PIF-1对pH值的响应速度高于探针PIF-2,荧光增强可在1 min之内完成。两个探针均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荧光稳定性。核磁滴定的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两个探针发生了完全的去质子化。
-
-
祝晓程;
王瑞;
杨敏;
樊文;
陈西云;
杨向红
-
-
摘要:
目的通过采集云南昆明地区人群上颌前牙颜色信息,分析变化规律,为临床美学修复体比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A Easyshade Advance4.0无线电脑比色仪对云南昆明地区20~89岁300名人群,按年龄、牙位进行分组,共计1800颗上前牙(左右对称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测量每颗牙中1/3区域的L^(*)a^(*)b^(*)值,用Spss24.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右对称同名牙间L^(*)a^(*)b^(*)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性别同名牙L^(*)a^(*)b^(*)值颜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牙位L^(*)a^(*)b^(*)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年龄L^(*)a^(*)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云南昆明地区人群上前牙牙冠的颜色与牙位、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2)从中切牙、侧切牙到尖牙,亮度逐渐减小,色相逐渐向红、黄色过渡;(3)随着年龄的增加,上前牙明度逐渐减小,色相向绿、黄色方向过渡。建议临床进行上前牙比色时,优先选同颌对侧同名牙,如果双侧同名牙缺失,选择饱和度最高的,且在口内不易脱落的牙位即尖牙作为参考比色。
-
-
杭永正;
江兰;
邹立娜;
潘洪志;
马宏坤;
荣胜忠
-
-
摘要:
近年来,基于纳米酶的传感器已成为传统分析检测方法的有效替代方法,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细菌检测等领域,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故综述了纳米酶传感器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
李金成;
陈芸;
赖向东;
刘晓辉;
姜晖;
王雪梅
-
-
摘要:
铈是镧系元素中活性最高的一种稀土元素,氧化铈已广泛应用于抛光剂、脱色剂、催化剂、发光增强剂等领域。Ce3+/Ce4+之间自发的氧化还原循环可在氧化铈晶面上产生许多氧空位(Vö),加快反应中的电荷转移,使氧化铈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储放氧能力。混合价态自发的氧化还原循环以及由此产生的氧空位对氧化铈的性质有着重大影响,使其表现出独特的抗菌、抗炎、抗肿瘤和模拟酶等生物医学活性,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疗。此外,氧化铈还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材料掺杂、复合来构建灵敏的传感材料,应用于多种物质的分析与检测,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文首先阐明了氧化铈作为传感材料的理论基础,然后分别从电化学传感、比色传感、荧光传感和化学发光传感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氧化铈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纳,最后对氧化铈传感器的研发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
-
窦新存;
王广发;
代卓华
-
-
摘要:
非制式爆炸物因原料易得、破坏性大等特点,已成为暴恐分子施爆的首选方式。目前,国内外针对光学传感2,4,6-三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等制式爆炸物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对于非制式爆炸物,因其具有与制式爆炸物完全不同的本征特性,如多为不挥发离子晶体、分子构型差异巨大等,难以通过光学传感制式爆炸物的原理对其分析与识别,成为国际反恐的棘手难题。因此,针对非制式爆炸物的特性,设计特异性光学传感材料、提出光学信号增强策略、建立现场识别超痕量非制式爆炸物的有效方案,是实现追踪非制式爆炸物源头、截断非制式爆炸物转移路径与炸后残留定性分析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光学传感的本质出发,系统总结了传感材料的设计方法和比色/荧光传感非制式爆炸物模式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光学传感非制式爆炸物领域提供思路和借鉴。
-
-
袁敏;
王梦雪;
郑玉竹;
曹慧;
徐斐;
叶泰;
于劲松
-
-
摘要:
基于金纳米颗粒(AuNPs)对荧光基团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其自身独特的光学效应,结合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建立了一种荧光和比色双模式检测As(Ⅲ)的方法.将荧光基团修饰的As(Ⅲ)特异的核酸适配体(FAM-Apt)吸附在未修饰的AuNPs表面,FAM-Apt与AuNPs之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导致荧光猝灭.体系中存在As(Ⅲ)时,As(Ⅲ)与FAM-Apt结合,使FAM-Apt从AuNPs表面释放,荧光增强;同时,失去FAM-Apt保护的AuNPs在盐溶液中发生聚集,溶液由红色变为蓝灰色,因此可以通过荧光和比色双模式进行As(Ⅲ)的检测.荧光强度和吸光度比值的变化分别与As(Ⅲ)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荧光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800μmol/L,检出限为3.64μmol/L(3σ);比色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0μmol/L,检出限为3.42μmol/L(3σ);两种模式综合后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00μmol/L,检出限为1.55μmol/L(3σ).本方法简单、快速、易操作,两种检测模式可以相互验证和联合使用,并成功用于检测果蔬中的As(Ⅲ),为其它生物小分子、金属离子和蛋白质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通用方法.
-
-
朱艳;
顾峥烨;
徐洪耀;
光善仪
-
-
摘要:
以罗丹明B酰肼为主体,利用马来酸酐、4-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修饰主体设计合成一种功能性发光小分子配体(MRBHP).MRBHP在乙腈与水溶液(v/v=95︰5)中与Al3+结合形成配合物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配体结构以及MRBHP与Al3+的配位方式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3+与MRBHP亚氨基的N原子,羰基的O原子以及马来酸酐的O原子结合以1︰1的方式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呈现特异性强光学吸收,吸收峰波长为558 nm.同时应用研究发现,这种配体对Al3+呈现很强的选择性,在558 nm峰位置的吸收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配体对Al3+线性检测范围为0.2~1 μM时,最低检测限为0.14 μM,配位常数为1.61×10-6 M-1.
-
-
-
-
-
-
-
-
-
-
-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01-11-28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疤痕比色卡及由它制成的皮肤疤痕比色具和比色盘。所述比色卡具有1—4个观察孔,卡表面带有一种标准色,卡的表面外形选自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扇形和圆形中的一种。所述皮肤疤痕比色卡、比色具和比色盘构造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和使用,用它可快速、简便、正确地判断出最接近疤痕实体的疤痕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