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铝离子

铝离子

铝离子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74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316553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冶金分析、铝加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6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2015中国化工学会学术年会等;铝离子的相关文献由1756位作者贡献,包括焦树强、熊映明、熊晨凯等。

铝离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6553 占比:99.91%

总计:316841篇

铝离子—发文趋势图

铝离子

-研究学者

  • 焦树强
  • 熊映明
  • 熊晨凯
  • 高超
  • 王俊香
  • 吴川
  • 吴锋
  • 王燕
  • 白莹
  • 谷思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芳; 黄素华; 冯健; 邓东浩; 王志伟; 刘琦
    • 摘要: 为揭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矿过程中稀土阳离子(RE^(3+))及杂质铝离子(Al^(3+))的迁移分布规律,本文分别用硫酸铵、硫酸铵与甲酸铵混合浸取剂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进行模拟浸取实验,测定并计算不同浸取阶段、不同矿层中各种状态下的RE^(3+)和Al^(3+)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矿土和孔隙中的RE^(3+)和Al^(3+)含量随着浸取的进行而减少,迁移状态的RE^(3+)和Al^(3+)含量随浸取程度加深而增大,浸取剂对RE^(3+)的浸出效果优于对Al^(3+)的浸出效果。矿土中的RE^(3+)和Al^(3+)在浸润开始时的第四层矿体中含量最多,孔隙中RE^(3+)含量在第四层矿体中100%浸润时最多,迁移状态的RE^(3+)和Al^(3+)含量随着浸取程度以及矿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其峰值集中在最后阶段的第四层矿体中。浸润阶段发生反吸附,但对后续浸出过程没有明显影响。硫酸铵与甲酸铵混合浸取剂对Al^(3+)的浸出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摘要: 吃含铝的食物会得老年痴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医生在检测几份阿尔茨海默病症(AD)患者尸体的大脑时,发现铝离子含量高于正常人。随后发表了铝为有害元素,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的报告。这份报告的发布,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步传播开来,受到世界各界的重视。
    • 刘玉村; 于晓凡; 赵妍; 吴淼; 王媛; 赵际涵
    • 摘要: 金属离子Al^(3+)在生命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荧光分子探针由于方法简单、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现场实时监测、检出限低等优点吸引了更多的研究关注。通过一步缩合反应制备了基于萘酚席夫碱结构的荧光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在DMSO/H 2O溶液中对Al^(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加入Al^(3+)后分子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且溶液发射出明显的蓝绿色荧光。同时,分子探针对Al^(3+)表现出较好的灵敏度,其检测限为1.58×10^(-8)mol/L。分子探针与Al^(3+)以2∶1结合模式进行配位,pH实用范围为6~9,且具有可逆性。此外,分子探针可对实际饮用水中的Al^(3+)进行定量检测。
    • 谭小菊; 周宣瑾; 赵志刚; 石治川
    • 摘要: 利用吲哚-3-甲酸甲酯和2,5-二羟基乙酰苯为原料,合成了席夫碱型荧光探针2-(1-(3-(1H-吲哚-3-基)-5-巯基-4H-1,2,4-三唑-4-基)亚胺乙基)-苯-1,4-二醇(Z),其结构经NMR、IR进行分析表征。在pH值为5~8的条件下,探针Z可以特异性荧光识别Al^(3+),检测限为27 nmol/L,探针Z与Al^(3+)配位时主要生成1∶1型配合物(Z-Al^(3+))。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呈现很强的黄绿色荧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鲁明良; 鲁施菲尔; 韩滨泽; 杨铁军; 何瑾; 杜亚琼; 刘记会; 鲁继航; 石荣
    • 摘要: 目的:观察矾藤痔注射液治疗各期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4例各期痔疮患者行矾藤痔注射液痔粘膜下注射,按照痔的不同程度,分为单纯I-IV期内痔、混合痔痔核数共996个。观察矾藤痔注射的疗效,并统计术后出血、疼痛、坠胀、狭窄、硬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处理了996个各期痔疮痔核,临床痊愈率95.78%。术后并发症少,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随访6月无肛门功能异常发生。结论:矾藤痔注射液对治疗各期内痔均有较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少,痛苦较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适合临床推广。
    • 杨军; 周婕; 张楠; 徐海波
    • 摘要: 采用PAC作为地表水预处理的混凝剂时,过量地使用混凝剂常常导致双膜系统的混凝剂污染。研究发现,当pH低于6.5,PAC投加量为15 mg/L时,铝离子水解不彻底,原水中残留的铝离子质量浓度可达到0.3 mg/L。而在超滤反渗透处理系统中,总体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于2 h时常出现后絮凝现象。同时,铝盐絮体与反渗透阻垢剂发生交联反应,沉积到反渗透膜面,直接影响双膜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合理地控制混凝剂投加量、调节pH、控制系统HRT等可有效抑制混凝的后絮凝现象,防止超滤反渗透膜的污染。
    • 龚文婷; 赵冬兰; 郜子蕙; 余维滨; 刘升; 郜洪文
    • 摘要: 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铝离子与依来铬菁R(ECR)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配位反应条件:pH 5.75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0.2 mL 0.800 g·L-1 ECR和0.2 mL 1.25 g·L-1 CPC,反应10min.基于此优化条件,设计了由进样系统、控制与测量系统组成的自动检测工作程序,建立了铝自动检测方法,并制备了基于室外快速检测使用的铝检测剂I、II.通过对铝标准溶液、实际水样的测量,自动检测方法与ICP-AES法测定结果一致,其LOD=0.004 mg·L-1 Al,RSD 0.5%~1.2%,铝加标回收率93%~102%.同时,稳定性实验表明,铝检测剂I、II在室温条件下至少稳定半年.该自动检测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实时动态测量、操作简单等特点,将为水环境移动式自动检测仪的研制提供重要方法和技术.
    • 张梦婕; 曹思敏; 王梦雨; 李昊阳; 李栋; 赵泽楠; 徐建华
    • 摘要: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辅酶分子,在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金属离子可以影响NADH所参与的酶促反应,其中铝离子(Al3+)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可以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Al3+和NADH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Al3+对生物体内TCA循环和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和稳态荧光光谱,结合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TCSPC),研究了Al3+对水溶液中NADH的本征荧光光谱和分子构象变化的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NADH与Al3+的结合不会改变NADH分子腺嘌呤和烟酰胺两个本征发色团的吸收特性.为避免NADH分子内两个本征发色团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影响,采用340 nm作为激发波长,比较了NADH与Al3+作用前后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证实,Al3+可以与NADH焦磷酸盐桥上的两个氧原子相结合,使NADH分子的结构变得相对更加刚性,从而抑制NADH分子在溶液中的转动等非辐射过程,导致NADH分子平均荧光寿命增加,最终引起NADH分子荧光强度随Al3+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强.进一步,采用NADH本征荧光寿命振幅比的研究方法表征了NADH分子在溶液中的两种主要构象形式:腺嘌呤和烟酰胺相互堆积的折叠构象以及腺嘌呤和烟酰胺相互分离的展开构象.研究发现,Al3+会打破溶液中NADH分子展开构象和折叠构象的平衡状态,促使辅酶NADH分子的展开构象转变为折叠构象,最终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并且当NADH和Al3+以不大于1:2的浓度比结合时,NADH分子两种构象的振幅比与铝离子浓度的对数间存在线性关系,在A l3+浓度检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周昊; 王宠; 沈广勇; 黄达; 单荣莉
    • 摘要: 采用耐酸纳滤膜对含铝盐废盐酸液进行处理,实现了废盐酸的回收利用,并富集了铝离子,便于进一步的提纯回收.研究了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给水流量对于铝离子截留率和水通量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工作压力1MPa,工作温度为25°C,给水流量为400L/h.处理后的滤液含铝离子0.03w%,截留率96.1%,盐酸浓度从1.77w% 提高到了2.67w%,增加50%,有效实现了含铝盐废盐酸液的回收提纯,为耐酸纳滤膜在含金属离子废酸液的回收利用处理上提供了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