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年龄
死亡年龄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人口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343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西北人口、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职业病临床治疗与职业健康管理专题研讨会、2007年中国郑州动物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急危重症论坛等;死亡年龄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新平、任建军、刘华轩等。
死亡年龄
-研究学者
- 丁新平
- 任建军
- 刘华轩
- 刘静民
- 吴全兰
- 吴荣喜
- 唐桂钰
- 姚茂琳
- 崔风涛
- 张双权
- 张爱华
- 徐幼莉
- 杨敬源
- 栗静舒
- 樊吉义
- 王燕
- 田宇
- 胡堂秀
- 许洁
- 阮璇
- 黄正杰
- A. Hamosh
- Deary
- Henry T.Bunn
- Hoover-Fong J.E.
- Hwu W.-L.
- Ian
- J
- Kishnani P.S.
- Lambert J.-C.
- Lawrence
- Malloy MH
- Mandel H.
- Mann D.
- Richard F.
- Shah S.
- Van Hove J.L.K.
- Whalley
- 丁荣晶
- 丰华
- 井丽荣
- 何嗣华
- 何映凝
- 何琦
- 何琼娟
- 余善法
- 侯旭东
- 兰龙
- 冯华
- 刘伟
-
-
魏春媛;
禹彩云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前进,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升高,恶性肿瘤已经发展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首要疾病,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恶性肿瘤是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转移性和浸润性等生物学特征的疾病总称[2]。既往研究显示,女性恶性肿瘤多发于宫颈、乳腺、子宫和卵巢等4个部位,在我国,宫颈癌死亡是女性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3,4]。
-
-
张玉妍(文/图)
-
-
摘要: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朝阳区东坝乡的两个考古发掘项目中,共清理明清时期墓葬133座。研究所组织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出土的191具人骨进行了鉴定,不仅能判断出个体的死亡年龄、性别、族属、职业等,还可以在_定程度上还原明清时期帝都城郊百姓的生活面貌,让骨骸讲出自己的故事。
-
-
-
阮璇;
姚茂琳;
田宇;
杨敬源;
张爱华
-
-
摘要:
目的了解贵州省兴仁市雨樟镇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实施后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新时期地方性砷中毒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雨樟镇为调查点,根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划分标准》(WS 277-2007)将雨樟镇的11个行政村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行政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行政村)。收集各行政村基础人口资料,计算并分析2006-2018年雨樟镇的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死亡年龄、期望寿命的变化情况。结果2006-2018年,病区村的平均年死亡率为597.28/10万(其中男性为756.62/10万,女性为432.91/10万),高于非砷暴露村的503.79/10万(其中男性为600.82/10万,女性为405.02/10万);以雨樟镇的总体人口构成作为标准,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98.79/10万和503.04/10万。2006-2018年雨樟镇居民的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区村居民的死亡率总体高于非砷暴露村,各年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从53.93岁上升到67.11岁,其中病区村从55.22岁上升到65.17岁,非砷暴露村从52.64岁上升到68.93岁。2006和2018年病区村男性、女性及总体的期望寿命(2006年为66.29、75.65、70.33岁;2018年为79.38、86.39、83.01岁)均低于非砷暴露村(2006年为69.86、80.77、74.50岁;2018年为83.25、91.85、87.25岁)。结论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控措施全覆盖后,贵州省兴仁市雨樟镇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砷中毒病区村居民的远期健康效应、疾病分布、疾病负担等问题仍需重视。
-
-
阮璇;
姚茂琳;
田宇;
杨敬源;
张爱华
-
-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兴仁市雨樟镇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实施后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新时期地方性砷中毒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雨樟镇为调查点,根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划分标准》(WS 277-2007)将雨樟镇的11个行政村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行政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行政村).收集各行政村基础人口资料,计算并分析2006-2018年雨樟镇的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死亡年龄、期望寿命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8年,病区村的平均年死亡率为597.28/10万(其中男性为756.62/10万,女性为432.91/10万),高于非砷暴露村的503.79/10万(其中男性为600.82/10万,女性为405.02/10万);以雨樟镇的总体人口构成作为标准,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98.79/10万和503.04/10万.2006-2018年雨樟镇居民的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区村居民的死亡率总体高于非砷暴露村,各年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从53.93岁上升到67.11岁,其中病区村从55.22岁上升到65.17岁,非砷暴露村从52.64岁上升到68.93岁.2006和2018年病区村男性、女性及总体的期望寿命(2006年为66.29、75.65、70.33岁;2018年为79.38、86.39、83.01岁)均低于非砷暴露村(2006年为69.86、80.77、74.50岁;2018年为83.25、91.85、87.25岁).结论 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控措施全覆盖后,贵州省兴仁市雨樟镇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砷中毒病区村居民的远期健康效应、疾病分布、疾病负担等问题仍需重视.
-
-
-
-
谢翠维
-
-
摘要:
北宋宗室女性年寿普遍不高,其中女童和正值青春妙龄的妇女死亡人数所占比例最高.这些女性无论老幼,大多死于疾病.北宋宗室女性年寿问题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探讨北宋宗室女性死亡的原因,还在于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北宋社会的医疗、女性婚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
-
-
栗静舒;
张双权;
高星;
Henry T.Bunn
-
-
摘要: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是许家窑遗址动物群中的优势属种。本文基于对这两种动物牙齿材料的测量与分析,确定了遗址中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并对上、下文化层的死亡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知古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特点。通过与马科动物在自然生存状态下以及死于不同原因(如疾病或营养衰竭、食肉动物猎杀、现代人类狩猎等)的年龄结构对比,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许家窑文化早期(下文化层)可能通过捡拾自然死亡的动物尸体、与食肉类动物抢夺猎物、主动狩猎等多种方式获取马科动物,而在许家窑文化晚期(上文化层)可能以主动狩猎作为获取马科动物的主要方式。此外,古人类在遗址的早期就可能已经具有捕获整个马科动物居群中任意年龄个体的能力,并能做出最优化判断,有选择地去捕猎脂肪和肉量较高的壮年动物群体。
-
-
丁新平;
崔风涛;
王燕;
许洁;
黄正杰;
吴全兰;
唐桂钰;
任建军
- 《全国职业病临床治疗与职业健康管理专题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2001~2010年尘肺病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该地区2001~2010年底所有已确诊的尘肺病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1963~2010年该矿业集团尘肺病死亡病例死因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肺结核、循环系统疾病及死因不明.不同期别尘肺病死亡年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尘肺病病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尘肺病死亡年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尘肺病死亡年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纯掘与主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尘肺病患者死亡原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落实防尘降尘措施,同时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医学随访和职业健康监护.重点保护人群为纯掘进工.
-
-
-
刘黎;
陈怡;
董胜翔;
朱长清
- 《2004急危重症论坛》
| 2004年
-
摘要:
本文根据我院2002年1月及2003年10月期间成人急诊及急诊病房病人死亡登记统计,对740例死亡病人的死因情况,死亡年龄、性别比、死因顺位等进行分析,了解影响人民健康的相关因素,以期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降低急性致死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对我院急诊工作重点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