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死因

死因

死因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4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5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58篇;相关期刊1293种,包括疾病监测、江苏预防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第三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宁波市第五届学术大会等;死因的相关文献由7581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华子春、李红良等。

死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51 占比:88.7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458 占比:11.13%

总计:4114篇

死因—发文趋势图

死因

-研究学者

  • 华子春
  • 李红良
  • 张杰
  • 李志远
  • 迟艳玲
  • D·佩希奇
  • M·梅尔切普
  • M·梅西奇
  • R·P·金伯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魏梦霞; 宋昕; 徐瑞华; 李爱丽; 赵学科; 李贝; 范宗民; 罗宏; 杨苗苗; 王献增; 高社干; 周福有; 鲍启德; 王立东
    • 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患者死因情况,为AEG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收集的、2010年至2020年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收治的、1258例AEG死亡患者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对患者以年龄(<40岁、40~60岁、≥60岁)、性别(男性/女性)、地区分布(城市/农村)分组进行死因分析。结果AEG患者从30岁开始,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发病率越来越高,最高发年龄段为65~70岁,之后随着年龄不断升高,发病率迅速下降;AEG患者大多因本病(50.87%)去世,其次为食管癌(6.20%)、转移或扩散(4.37%)、心血管疾病(1.03%)、胃癌(1.3%)、胰腺癌(0.08%)、肝癌(0.08%)、膀胱癌(0.08%)、尿毒症(0.08%);40~60岁患者死亡前2位的死因分别是AEG(46.54%)和食管癌(6.29%);农村AEG死亡率占总患病人数的81.48%,远高于城市人口;男性相比于女性,AEG患病率更高。结论AEG对河南安阳居民健康危害程度较高,通过分析AEG患者死因情况,为AEG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汪天德
    • 摘要: 从小说的情节来看,杨修是一个必死无疑的人。他究竟是因什么而死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杨修必死,但要弄清他的死因,这才是《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细品小说里杨修的所作所为,我觉得他的死因首先与其出类拔萃的才能密切相关。因为:杰出的才能招人妒。
    • 韩圆圆; 贾静; 赵先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死胎发生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死胎、降低死胎发生率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使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于产科住院且出院诊断包含死胎的病例,共检索出1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死胎发生时的孕周、妊娠次数、流产次数、既往死胎病史、孕妇合并症等。详细查看患者病历资料后找出最可能导致死胎的原因。结果母体因素导致死胎46例,脐带因素导致死胎39例,胎儿及羊水因素导致死胎15例,胎盘因素导致死胎9例,不明原因死胎14例。结论死胎原因复杂,母体因素及脐带因素为导致死胎的主要原因,加强妊娠期母体健康监测、关注胎动异常可能有利于预防死胎。
    • 陈燕
    • 摘要: 目的分析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015—2019年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死率变化趋势、性别、年龄构成及死因顺位等,为进一步开展疾病防治、降低患者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网报的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2 613例死亡病例,收集并整理该院同期出院患者总例数,使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分析各年度病死率、性别和年龄构成、主要死因分布及其顺位情况、主要死因的病种构成及其顺位、住院死亡患者的职业分布及死亡时间分布。结果 2015—2019年该院出院患者为144 017例,死亡患者共2 613例,病死率为1.81%,2016—2019年,住院患者总体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80岁以上人群的病死率最高,为5.06%,51岁以上患者为主要集中死亡人群,占所有死亡患者的93.30%。死因前三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的疾病病种前三位分别是脑卒中、冠心病及肺癌。职业分布的前三位分别为离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及农民。在月份分布上,11、12、1月份死亡病例数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 2015—2019年,西安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死亡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患者,该院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疾病病种为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及肺癌,11、12、1月份死亡病例数均高于其他月份。医院应加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病死率,医院和社区应多宣传重点疾病的防治知识,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吁全社会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 郑志荣; 王成轾
    •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死亡患者病因和直接死因,旨在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本院的住院期间死亡、病例资料完整的167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09~2016年住院死亡患者共有1673例,总体死亡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χ^(2)=72.485,P<0.05)。住院死亡患者男女比为1.26∶1。肿瘤死亡高峰为66~79岁、非肿瘤为80~99岁。非肿瘤死亡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肺炎、心血管病、脑外伤、尿毒症、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肝硬化。肿瘤死亡主要病因为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脑瘤、食管癌、乳腺癌以及宫颈癌。直接死亡原因主要为呼衰、休克、心衰、多器官衰竭、心律失常、肾衰、脑疝、猝死以及出血。结论:脑血管病、肺炎、心血管病等三种疾病是导致本地区居民的三大主要非肿瘤性疾病;肺癌、胃癌、结肠癌是导致本地区居民死亡的三大恶性肿瘤疾病;呼吸衰竭、休克和心力衰竭是本地区居民的三大主要直接死亡原因。
    • 刘婷婷; 杜刚; 张伟; 郑作兵; 袁琼; 吴杨娜; 杨嘉辉; 朱容非; 胡恭华
    • 摘要: 目的:分析赣州市2015—2019年常住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赣州市常住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监测数据,应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描述死因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2015—2019年赣州市常住居民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13.31/10万,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且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2015—2019年赣州市常住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应该把心血管疾病作为防治重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 杨雯雯
    • 摘要: 目的评价2016-2020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的死亡原因与死因顺位,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6-2020年中原区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家《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IBM 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20年中原区居民报告年均粗死亡率为506.13/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三大类疾病死因构成比依次为5.28%、84.87%和5.66%。5 a间全人群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占全部死因的81.97%。2016-2020年死亡率随年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先下降后上升;各年龄组首位死因及死亡率差异较大,但同一年龄组基本相同。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原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可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可降低居民死亡率。
    • 周佳静; 贾英杰; 张利; 孙敏
    • 摘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在调查的183个国家里,有112个国家中癌症是导致死亡的第一或第二病因;另有23个国家中癌症是导致死亡的第三或第四原因,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在我国,癌症死因在全部死因中的构成比也已上升到除心血管疾病外的第二大非传染性致死原因。
    • 张强; 窦斐; 陈辉
    • 摘要: 目的了解2020年天津市西青区居民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20年西青区户籍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通过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研究本区各种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2020年西青区总死亡人数为2501人,粗死亡率为574.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3.83/10万;除了1~4岁年龄段粗死亡率为0,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死亡病例报告。全区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和肛门癌、乳腺癌是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类型。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中,剔除心脏病的影响后,女性和男性期望寿命分别增长4.41岁和3.42岁。结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西青区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建议多部门联合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 李斐斐; 薛晓嘉; 陶然; 赵园园; 张华; 田小草
    • 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青岛市户籍居民的死亡特征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青岛市户籍居民的死亡资料,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20年青岛市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43.76/10万和421.37/10万;青岛市居民前3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死亡总数的77.27%;2020年青岛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51岁,心脏病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最多(5.70岁),其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分别为3.67岁、2.08岁、0.64岁和0.67岁。结论:慢性病是青岛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死亡水平,稳步提升居民期望寿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