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模型检测

模型检测

模型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05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逻辑学(论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6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243091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电子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2016全国第十四届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 (ESTC2016)、第十四届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2015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等;模型检测的相关文献由224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广泉、段振华、肖美华等。

模型检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43091 占比:99.94%

总计:1243802篇

模型检测—发文趋势图

模型检测

-研究学者

  • 张广泉
  • 段振华
  • 肖美华
  • 李永明
  • 周从华
  • 周清雷
  • 朱维军
  • 魏欧
  • 戎玫
  • 田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占有; 李健祥; 李召恺; 郭昊
    • 摘要: 为解决广义可能性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中的成本问题,提出了带成本的广义可能性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带成本的广义可能性决策过程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刻画系统的非确定选择和可能性转移,还能定量刻画系统的能耗、开销等成本。其次,在带成本的广义可能性决策过程模型下,给出了带成本的广义可能性计算树逻辑的语法及语义。然后,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给出了第k步瞬时期望成本算子、前k步累积期望成本算子以及可达期望成本算子的模型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模型检测算法的实际应用。
    • 袁政
    • 摘要: 针对代币智能合约的形式化验证方法中模型检测存在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段式模型检测方法。使用图转换规则对智能合约建模,利用工具生成模型状态空间。第一阶段对部分状态空间进行分支时序逻辑验证后,第二阶段先使用前一阶段的状态验证信息构造马尔可夫链,使用集束搜索结合马尔可夫链对余下状态进一步筛选,再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需验证状态数量,解决状态空间问题,完成合约验证。
    • 于银菠; 刘家佳; 慕德俊
    • 摘要: 软件验证一直是确保软件正确性和安全性的热点研究问题.然而,由于程序语言复杂的语法语义特性,应用形式化方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存在准确度低和效率差的问题.其中,由指针操作带来的地址空间的状态变化使得现有模型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难以得到保证.为此,通过结合模型检测与稀疏值流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空间流模型,实现了对C程序在符号变量层面和地址空间层面的状态行为的有效描述,并提出了一种反例引导的抽象细化和稀疏值流强更新算法(CEGAS),实现了C程序指向信息敏感的形式化验证.建立了包含多种指针操作的C代码基准库,并基于该基准库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检测算法CEGAS在分析含有多种C代码特性的任务中,与现有模型检测工具相比均能取得突出的结果,其检测准确度为92.9%,每行代码的平均检测时间为2.58 ms,优于现有检测工具.
    • 李召恺; 马占有; 李健祥; 郭昊
    • 摘要: 针对由数据表述产生的不确定性模糊系统的模型检测问题,给出模糊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算法。首先,引入模糊决策过程作为此类系统的模型,其最大特点是在迁移过程中对动作的不确定性选择和状态表述的模糊性。然后,在模糊决策过程基础上,给出模糊计算树逻辑的语法和语义。最后,给出模糊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算法,该算法是将模糊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问题转换为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其优势是时间复杂度低、计算过程较为简洁。
    • 何东炼; 杨晋吉; 赵淦森; 管金平
    • 摘要: 因通信的同步问题、网络分区的可靠性问题等,分布式系统难以在通信、分区等环节失效的情况下对特定的状态达成共识.Paxos是近年分布式系统中常见且有效的共识算法,本文通过使用模型检测的方法对Paxos算法进行形式化建模,分析和验证了Paxos作为共识算法所应当满足的性质,结果表明,Paxos算法满足安全性、活性,但执行过程中有发生活锁的可能,并通过模型检测器重现了算法发生活锁时的运行轨迹.最后通过对算法进行改进,以应对现有算法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活锁问题,并通过了模型检测器的验证.
    • 赵强; 王瑞; 朱宝全; 李哲煜
    • 摘要: 针对车道线检测技术在车道偏离预警、自动泊车和车道变换等各种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车道线检测技术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是近年来少见有关于车道线检测的综述,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机器视觉的车道线检测研究进展。首先简单介绍了机器视觉的车道线检测的基本流程;其次重点阐述了基于特征、基于模型和基于深度学习三种典型方法的基本检测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比三种典型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机器视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 谢娜; 谭文安; 曹彦; 赵璐
    • 摘要: 在移动边缘计算中,移动终端身份存在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于高安全领域的任务卸载,需要对被卸载的任务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发现滥用行为才能保证任务卸载的安全性。然而,现有方法多基于信任评估机制选择高信任度节点进行卸载,并没有关注该节点自身发起的内部攻击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安全性分析的任务卸载方法。设计包含安全性分析的任务卸载流程,构建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多级安全信息流模型,用于约束服务卸载、数据卸载和服务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偶图对任务卸载过程进行建模,构造标注迁移边的标号变迁系统,并利用模型检测技术验证是否满足相应的安全需求。案例分析和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秒级时间内预测任务卸载中的恶意行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金丽; 章国安; 朱浩; 段玮; 朱晓军
    • 摘要: 针对车联网IEEE 802.11P通信协议应用于车与车之间的短程通信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该通信协议中随机退避机制的模型检测方法。分析了分布式协调功能的基本接入技术,从多个属性角度对双向握手机制中的随机退避过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验证;建立了双向握手机制的车辆通信系统网络模型、基于概率时间自动机的共享信道模型及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随机退避状态转移过程;使用概率时间自动机语法、语义规则及其相关定理、推论建立了随机退避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概率模型检测方法对相关模型进行验证和性能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到达状态均满足概率连续随机计算数逻辑属性定义公式要求,车与车之间在短距离数据通信传输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验证了IEEE 802.11P协议在车辆短程通信中具有良好的表现性,确保了车联网链路生存性,为车联网通信链路连通性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
    • 赵颖琪; 朱雪阳; 李广元; 包玉龙
    • 摘要: 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大大减少协议制定的中间环节,提高协议制定的效率.区块链技术为智能合约的执行提供了可信平台.随着区块链应用的拓广与深入,智能合约的作用必然越来越突出,智能合约的可靠性问题也将更加突显.以提高智能合约可靠性为目的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但尚未有人对智能合约的时间性质可能引起的可靠性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典型智能合约,对智能合约时间约束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梳理,提炼出相应的时间约束模式并对其进行形式化;定义Solidity智能合约到时间自动机的转换规则,并实现其到实时模型检测工具UPPAAL入口模型的自动转换;再利用UPPAAL验证合约的时间相关性质.最后对两个实际合约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炼模式的普遍性以及所提出形式化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何雷锋; 刘关俊
    • 摘要: 时间Petri网为实时系统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建模方法,时间计算树逻辑(TCTL)为描述实时系统与时间相关的设计需求提供了一种逻辑化的表达方式,因此,基于时间Petri网的TCTL模型检测广泛应用于实时系统的正确性验证.然而对于一些涉及优先级的实时系统,例如多核多任务实时系统,这里不仅需要考虑任务之间的时间约束,还要考虑任务执行的优先级以及引入优先级带来的抢占式调度问题,致使相应的建模和分析变得更加困难.为此,提出了点区间优先级时间Petri网,通过在时间Petri网上定义变迁发生的优先级以及变迁的可挂起性,从而可以模拟实时系统的抢占式调度机制.首先,高优先级的任务抢占低优先级的任务所占用的资源,导致后者被中断;然后,前者执行完毕后释放资源;最后,后者再次获得资源,从中断的地方恢复.通过点区间优先级时间Petri网来模拟多核多任务实时系统,使用TCTL来描述它们的设计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模型检测算法,开发了相应的模型检测器以验证它们的正确性.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该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