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模态逻辑

模态逻辑

模态逻辑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逻辑学(论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4963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3年全国应用逻辑学术年会、第五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2011语言逻辑和符号学学术会议等;模态逻辑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从军、孙吉贵、刘新文等。

模态逻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4963 占比:98.96%

总计:25225篇

模态逻辑—发文趋势图

模态逻辑

-研究学者

  • 姚从军
  • 孙吉贵
  • 刘新文
  • 刘叙华
  • 孙雯
  • 刘瑞胜
  • 史璟
  • 张力锋
  • 朱建平
  • 裘江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林颖; 卫龙
    • 摘要: 把命题动态逻辑PDL和模态逻辑S5进行融合后,得到的动态信念和知识的多主体逻辑(简称BDL),可以对动态认知信息进行推理。为此,一方面需要把PDL中的标准测试算子换成信息测试算子,从而把主体的隐性信息态度(信念或者知识)进行显性化;另一方面需要对抽象行动和具体行动进行区分,以表达多主体间的合作与团队协同。BDL逻辑及其一些扩张逻辑具有可靠性、完全性、有穷模型性质和可判定性。
    • 李晟; 胡泽洪
    • 摘要: 模态逻辑有算子和谓词两种研究方法,但谓词方法始终面临悖论的困扰。算子方法虽然避免了蒙塔古式悖论,但孔斯却构造了算子方法中的新悖论,因此算子方法并不能作为模态谓词悖论的解决方案。形形色色的模态谓词悖论无不隐含着对真之原则的不当使用,不一致的真理论是导致模态谓词悖论的根本因素。模态算子逻辑的成功在于它化解了不一致真理论的威胁。谓词方法倘若忽略了这个关键点,也效仿算子方法对真的处理,则必然导致悖论。解决模态谓词悖论和建立模态谓词理论需要引入一致的真谓词,以公理化真理论和语义真理论分别作为模态逻辑的语形基础和语义基础。
    • 何凡
    • 摘要: 通过引入取值集合,将Kripke框架推广为多值框架。本文假设取值集Q为逆良序的集合,与之对应的模态语言在Q上的多值框架中得到解释。本文证明了某些Q-框架类的Goldblatt-Thomason定理。本文还引入了正规Q-模态逻辑,并证明了其完全性与Makinson定理。
    • 李璧镜
    • 摘要: 目的在模态逻辑系统中寻找一种广泛通用的公式真度理论框架,成为各种系统中已有真度理论的高度抽象或推广。方法从逻辑语构角度出发,将某一逻辑公式在特定环境下为真的程度看作是一个概率值,给出此概率值应该满足的公理刻画,并且结合不同逻辑系统自身的推理特点,寻找模态公式真度的内在关系性质。结果建立的真度理论分别在基本模态逻辑系统K、模态系统S4和S5中讨论分析了模态公式真度所满足的规律特征。结论不再受限于可能世界的有限性和概率测度空间的均匀性,进一步完善了模态公式的真度理论,为模态逻辑系统内进行近似推理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 史璟
    • 摘要: 含有命题变元的非良基集合能够被看作解释模态语言的模型.任给非良基集合a,一个命题变元p在a上真当且仅当p属于a.命题联结词的解释与古典命题逻辑相同.一个公式3A在a上真当且仅当存在集合b属于a,使得A在b上是真的.在一个集合中,属于关系被看作可及关系.在这种思想下,我们可以定义从模态语言到一阶集合论语言的标准翻译.对任意模态公式A和集合变元x,可以递归定义一阶集合论语言的公式S T(A,x).在关系语义学下,van Benthem刻画定理是说,在带有唯一的二元关系符号R的一阶语言中,任何一阶公式等价于某个模态公式的标准翻译当且仅当这个一阶公式在互模拟下保持不变.因此,模态语言是该一阶关系语言的互模拟不变片段.同样,我们可以在集合上定义互模拟关系,证明van Benthem刻画定理对于集合论语义和集合上的互模拟不变片段成立,即模态语言是一阶集合论语言的集合互模拟不变片段.
    • 王力钢
    • 摘要: 词项的指称在模态语境下会发生游移,蒯因称之为"指称暧昧",具体表现为模态命题中会出现单独词项同一替换原理失效和表达式量化存在概括原则失效,并认为模态逻辑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质疑其合法性.蒯因把指称暧昧视作无解难题,源于其秉承的经典外延主义逻辑观,只要对这种逻辑观进行有限发展,引入可能世界语义学及其哲学解释,就可以准确刻画模态语境下的词项指称,从而无矛盾地解决指称暧昧问题.
    • 何键枫; 王轶
    • 摘要: 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伴随着对各种可能情形的审视.在经典公开宣告逻辑中,排除掉不可能的情形即实现对信念的修正.为了能够在语言中直接表达可能情形,本文探讨公开宣告逻辑的混合化,即增加用于指称可能情形的专名.结合对直接和间接宣告的区分,引入三个不同的语言.公开宣告逻辑的混合化会导致技术上的困难,为防止专名失去指称,本文采取基于K45模型的"删链"语义学.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宣告须真和宣告可假两种语义设定,共引入五个混合公开宣告逻辑,对比它们的表达能力,并给出可靠且完全的公理系统.
  • 8. 图博弈的设计与模态逻辑的发展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约翰·范本特姆; 刘奋荣
    • 摘要: 图博弈是一种主体间互动的场景,可以使用模态逻辑的语言描述.模态词用来描述博弈玩家的行为,博弈的均衡和玩家的必胜策略则通常用模态逻辑的公式刻画,这些公式具有特定的模式.取决于博弈目标的设定、对玩家互动机制的设计,图博弈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与之对应,模态逻辑的语言不断发展和扩展,新的逻辑系统也呈现不同的性质.逻辑学一方面作为分析现有图博弈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逻辑学也是设计新博弈的灵感来源.图博弈与逻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为研究博弈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对博弈论和计算理论方法的重要补充.
    • 邓少波; 关素洁; 王磊; 黎敏
    • 摘要: 针对狭义或广义模态逻辑在大数据知识表示中的不足,给出一种新的大数据表示方法:基于复合模态词模态逻辑的大数据表示方法.给出其语言、语法与语义,证明该逻辑在一般可达关系下的公理系统K2的可靠性定理与完备性定理,并结合水文信息给出这种大数据知识表示应用实例.
    • 摘要: 弗雷格难题的解答方案基本上都遵循了这样一条思路:或以某种方式,或引入某些术语来解释A=A和A=B在认知价值上的区别.从带色标的存在图看弗雷格难题的解题思路,首先,要站在反涵义论的立场上将存在图的同一线作为类似于克里普克的专名,即同一线没有涵义.其次,借用法恩在协同模式理论中引入的“出现”的概念,规定等号连接的是出现,并且给每次出现命名.再次,引入色标这一图式装置,将色标作为模态算子.最后,将“晨星和暮星”问题作为一个应用案例,阐述带色标的存在图是如何为弗雷格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