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根面龋

根面龋

根面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9788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北京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学术会议等;根面龋的相关文献由63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静舒、周学东、刘璐等。

根面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0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9788 占比:99.73%

总计:120109篇

根面龋—发文趋势图

根面龋

-研究学者

  • 徐静舒
  • 周学东
  • 刘璐
  • 吴文慧
  • 张颖
  • 秦晓红
  • 程睿波
  • 阮建平
  • 刘正
  • 唐成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增遂; 邢晓伟; 唐大立; 来卫东; 张伟亚; 袁宇飞
    • 摘要: 探讨生物活性玻璃联合粘结剂对老年人根面龋预防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选取门诊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物活性玻璃组、粘结剂组,生物活性玻璃组和粘结剂组采用自身半口对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涂抹生物活性玻璃再涂抹粘结剂,生物活性玻璃对照组只涂抹生物活性玻璃,粘结剂对照组只涂抹粘结剂,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随访2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干预组的菌斑指数(PLI)、龋发病率、新发龋均、龋均、龋面均皆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口腔检查频率,是否使用牙线、间隙刷、冲牙器和喜食甜食对患者基线时是否患龋有影响(P<0.05)。生物活性玻璃联合粘结剂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根面龋,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降低老年人根面患龋率。
    • 代旭东
    •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根面龋患者,应用微创去腐方法与流体树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9 年 8 月~2020 年 7 月,本科室接诊治疗 45 例老年根面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其分别采用微创去腐治疗方法和常规去腐方法,采用流体树脂进行填充,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觉,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无痛患者(75.00% )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3.33% ),整体疼痛感更优,相比之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情况,研究组为 95.65% ,相比之下,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 ),P<0.05。 结论:应用微创去腐与流体树脂联合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病症,患者无痛感强,治疗依从性高,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患者满意度高。
    • 郭娇; 孙颖; 宁坤; 李敏; 郜丽; 王仙芳
    • 摘要: 目的分析金银花抑菌剂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进行根面龋充填治疗的35例老年患者,共122颗患牙,通过对同一患者口腔内至少2颗患牙进行分组,观察组69颗,对照组53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观察组在充填修复前先涂布金银花抑菌剂,然后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之后表面再涂布一层金银花抑菌剂,对比涂布和不涂布金银花抑菌剂充填治疗后的成功率和失败率,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2组充填完后对患者分别实行3、6、12个月的追踪随访,比较分析2组患者牙菌斑指数、治疗后的成功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涂布后牙菌斑染色指数(小于1)明显低于涂布前及对照组(不涂布)(均为3~4)。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后治疗成功率[97.10%(67/69)、95.65%(66/69)、95.65%(66/69)]高于对照组[86.79%(46/53)、77.36%(41/53)、73.58%(3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30、12.17,P<0.05)。观察组继发龋、脱落发生率(均为0)低于对照组[7.55%(4/53)、5.66%(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00,P<0.05)。结论金银花抑菌剂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老年根面龋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小,能够减少脱落事件的发生。
    • 李晓梦
    • 摘要: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掉牙是很正常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老年人牙齿保健有哪些误区呢?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并不是自然现象。大量事实证明,大多数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龋、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这些病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仍可保留一口健康的牙齿。
    • 熊开新; 邹玲
    • 摘要: 根面龋是老年人龋病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牙根部牙骨质及牙本质中相对更高的有机物组成和其表面特殊的微环境,根面龋的发生过程相对复杂.白色念珠菌和黏性放线菌作为口腔常驻共生菌群,具有产酸、耐酸和酵解有机物等性能,在根面龋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白色念珠菌、黏性放线菌与根面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从真菌-细菌控制的角度为根面龋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 兰静; 罗加农; 李伟; 邹玲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修复对老年根面龋患者疗效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4例老年根面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微渗漏、牙周指标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91.22%,与观察组的9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渗漏率为3.51%,低于对照组的8.94%(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量、龈沟探针深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龈沟液量、龈沟探针深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修补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老年根面龋患者治疗成功率相当,但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微渗漏率更低且对患者的牙周指标及龈沟炎症因子影响更小。
    • 李晓宁; 尹映竹
    • 摘要: 目的 评定不同排龈方式运用于老年患者前牙龈之下根面龋充填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针对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入的75例老年前牙龈之下根面龋患者予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3组进行分组干预,一组入组25例,试验1组选择单线排龈方式,试验2组选择排龈膏排龈方式,试验3组选择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排龈方式,都实施充填治疗,研究排龈所得效果优良整体统计值、充填12个月后复检结果.结果 试验2组排龈所得效果优良率、充填12个月后Ⅰ级充填物脱落例数复检结果相比试验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排龈所得效果优良率相比其余2组升高(P<0.05),试验3组充填12个月后Ⅰ级充填物脱落例数复检结果相比其余2组更优(P<0.05).结论 为老年患者实行前牙龈之下根面龋充填治疗时选用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排龈方式获得较佳效果.
    • 李果; 程兴群; 吴红崑
    • 摘要: 根面龋是老年人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发病位置隐匿、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常引发牙髓根尖周疾病及牙折,严重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因此,研究根面龋的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降低根面龋患病率对维护老年人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文章将从全身健康状况、行为因素、口腔健康状况三方面就老年人根面龋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马向涛; 宋佳宁; 国晓曼; 武明轩
    • 摘要: 目的 比较四种材料用于根面龋治疗的微渗漏差异.方法 收集45颗离体恒前磨牙并在根面制备窝洞,随机分为A组(Constic自粘接流动树脂)、B组(Ketac Molar玻璃离子体)、C组(Dyract AP复合体树脂)和D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流动树脂),使用相应材料充填后进行冷热循环实验.每组取10颗牙染色后制备磨片,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液渗入深度并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剩余离体牙在扫描电镜(SEM)下测量距洞缘0.2mm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缝隙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渗漏评分及SEM测距结果对比,A、D组无显著性差异,均优于B、C组(P<0.05).结论 自粘接流动树脂的微渗漏较小,能更好地预防继发龋和充填物脱落,是治疗根面龋的良好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