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封闭剂
根管封闭剂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22914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北京口腔医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等;根管封闭剂的相关文献由448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亚琴、余擎、凌均棨等。
根管封闭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2914篇
占比:99.97%
总计:623076篇
根管封闭剂
-研究学者
- 朱亚琴
- 余擎
- 凌均棨
- 樊明文
- 李祥伟
- 何祥一
- 夏文薇
- 屈铁军
- 张学琛
- 徐琼
- 梅笑寒
- 熊正慧
- 王丽丽
- 白宇宏
- 程小刚
- 穆云静
- 胡颖
- 范兵
- 贾美娥
- 陈亚明
- 陈罕
- 陈耀忠
- 韩光政
- 马瑞
- U·沃尔兹
- 丁欣欣
- 仇珺
- 任吉芳
- 何克新
- 侯本祥
- 克里斯托夫·韦贝尔
- 冯新颜
- 冯海霞
- 刘亚楠
- 刘宝刚
- 刘根娣
- 刘颖
- 卡斯滕·布罗德
- 叶冬霞
- 吴佩玲
- 吴大明
- 孙宏晨
- 尹艳娇
- 崔吉民
- 张昕
- 张海龙
- 张湉
- 张琛
- 张颖丽
- 朱彩莲
-
-
史景华;
康文岩;
满都拉;
梁中华;
王晓光;
殷茵;
张蕾
-
-
摘要:
背景:椭圆形根管的严密充填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生物活性封闭剂GuttaFlow Bioseal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能,其充填椭圆形根管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评估生物活性封闭剂GuttaFlow Bioseal充填椭圆形根管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90颗离体椭圆形单根管下颌前磨牙于牙颈部截冠保留牙根14 mm,采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至F3,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n=20)以AH-plus+热牙胶技术充填,B组(n=20)以iRoot SP+单尖技术充填,C组(n=20)以GuttaFlow 2+单尖技术充填,D组(n=20)以GuttaFlow Bioseal+单尖技术充填,E组(n=5)为阳性对照组,F组(n=5)为阴性对照组.采用染料渗透法及透明牙技术观察各组根尖微渗漏情况及侧副管充填情况.结果 与结论:①A-D组样本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染料渗漏,阳性对照组可见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未见染料渗入根管内,B组染料渗入长度大于A、C、D组(P0.05);②A-D组侧副根管的充填率分别是60%,30%,40%,50%,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超充率显著低于B、C、D组(P0.05);③结果 表明,GuttaFlow Bioseal封闭剂在椭圆形根管中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性和侧副管充填效果,充填效率高,但易发生超充.
-
-
李克朋;
程甜甜;
仇珺;
尤苏霞;
蒋文凯;
梅笑寒
-
-
摘要:
目的体外建立粪肠球菌根管感染模型,比较3种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的抗菌性能。方法选择人单直根管的离体前牙48颗,接种粪肠球菌并孵育4周以构建体外根管感染模型。完成根管成形和清理后,随机将样本分为3个实验组和2个对照组,每组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根管充填:A组,Biodentine+牙胶;B组,iRoot BP+牙胶;C组,MTA+牙胶;D组,阳性对照组(单纯牙胶充填);E组,阴性对照组(无菌根管)。分别于第1、3、7、14天取样,利用涡轮机磨除充填材料和牙本质,收集粉末,梯度稀释后,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结果3个实验组在4个时间点均表现出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性,与阴性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时间延长3种材料杀菌效果逐渐增强,第14天达到最高值。结论Biodentine、iRoot BP、MTA具有相似的抗菌能力,均能有效杀灭粪肠球菌。
-
-
杨健;
方怡红;
张祎
-
-
摘要:
目的 通过蔗糖微渗漏模型观察并对比差异化桩道预备时机和方式依次对AH-puls糊剂和Hiflow糊剂根充材料的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颗近6个月内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A、B、C、D、C1、D1(每组15颗),2个对照组E、F,E组为阳性对照组(n=5),F组为阴性对照组(n=5)。使用Pro Taper机用镍钛根管锉预备所有根管至3004#,分别采用AH-plus根管封闭剂加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A、C、D组)、Hiflow根管封闭剂加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B、C1、D1组)充填根管,A、B组即刻P钻进行桩道预备,C、C1组延迟1周后P钻直接进行桩道预备,D、D1组延迟1周后先用携热器去除多余牙胶P钻再行桩道预备。运用蔗糖微渗漏定量方法,在第1、7、14、21、28天检测根尖蔗糖微渗漏量。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蔗糖渗出量越多(P 0.05),从第14天起Hiflow总体的微渗漏量显著的少于AH-plus(P 0.05)。结论 Hiflow的封闭性能好于AH-plus,刻桩道预备能够减小对封闭剂的性能影响,延迟1周桩道预备时可直接使用P钻。
-
-
邢阳;
冯立新;
徐颖;
王戈;
李芷萱
-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根管封闭剂HiFlow的体外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直接接触实验、抑菌环实验、感染根管模型实验对根管封闭剂AH Plus、iRootSP、Hi Flow的抗菌效果进行比较,记录根管封闭剂与粪肠球菌接触后不同时间点的菌落数及抑菌环直径。结果:各组根管封闭剂在新鲜混合20min、1d后,AH Plus组、iRootSP组、H i Flow组三组的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根管封闭剂在混合7d、14d后,iRootSP组与Hi Flow组的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低于AH Plus组(P0.05)。作用于7d时,iRootSP根管封闭剂组与H i Flow根管封闭剂组抑菌环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高于AH Plus根管封闭剂组(P<0.05)。各组根管封闭剂作用于感染根管20min、1d后,AH Plus根管封闭剂+热牙胶组、iRoot SP根管封闭剂单尖组、Hi Flow根管封闭剂+热牙胶组三组的菌落数均低于热牙胶对照组(P<0.05)。作用于感染根管7d后,各实验组的菌落数均低于热牙胶对照组(P<0.05)。作用于感染根管14d后,AH Plus根管封闭剂+热牙胶组、iRoot SP根管封闭剂单尖组、Hi Flow根管封闭剂+热牙胶组三组的抗菌性均优于其余各组(P<0.05),且iRoot SP根管封闭剂单尖组与H i Flow根管封闭剂+热牙胶组的菌落数均优于AH Plus根管封闭剂+热牙胶组(P<0.05)。结论:H i Flow根管封闭剂其体外抗菌性与iRootSP相似,且耐高温,但仍需长期的临床应用观察其抗菌疗效。
-
-
荣迪;
巫慧丽;
王莹;
王晶艳;
张娟;
周广超;
顾培玉;
吴大明
-
-
摘要:
目的研究根管封闭剂和锥形束CT(CBCT)拍摄参数对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人前磨牙40颗,去冠,随机均分为4组:iRoot SP、AH Plus、载银锌介孔钙硅纳米粒子(Ag-Zn-MCSNs)和对照组。根管充填后制备VRF模型,然后将牙根置入人上颌前磨牙牙槽窝内,拍摄CBCT,视野(field of view,FOV)和体素分别为:12 cm×8 cm、0.30 mm;12 cm×8 cm、0.15 mm;8 cm×8 cm、0.15 mm;8 cm×8 cm、0.30 mm。由2名观察者对CBCT图像进行判读。结果各实验组之间的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医师正确诊断根纵裂的部位均是在轴面冠1/3区。结论不同根管封闭剂和CBCT拍摄参数诊断VRF的准确性无显著影响,建议应用CBCT诊断根充牙齿的VRF时,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FOV及较大的体素,以尽量降低辐射剂量。
-
-
杨习良;
郑天霞;
杨诺亚;
尹紫涵;
白宇宏
-
-
摘要:
目的:评价3种根管封闭剂iMTA、BioRoot RCS和AH plus的体外细胞相容性、促成骨性及抗菌性。方法:设对照组和3种根管封闭剂实验组,并制备浸提液,将浸提液进行梯度稀释为100%、75%、50%、25%,用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CCK-8法测定24、48、72 h吸光度(A)值并计算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同时用浸提液培养MC3T3-E1细胞,比较3种封闭剂的7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28 d时矿化结节形成能力;采用直接接触法,将新鲜封闭剂与粪肠球菌菌液混合,比较各组封闭剂的抗菌性。结果:随浸提液浓度增加,细胞相对增殖率降低;相同的接触时间和浓度下iMTA和BioRoot RCS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高于AH plus组(P<0.01);iMTA和BioRoot RCS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能力显著高于AH plus组(P<0.01),且iMTA和BioRoot R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于对照组,iMTA可显著减少粪肠球菌数量(P<0.01)。结论:iMTA细胞毒性与浸提液浓度呈负相关且与接触时间呈正相关,iMTA和BioRoot RCS的促成骨性能相似,对粪肠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
-
颜愈佳;
邹玲
-
-
摘要:
根管封闭剂作为严密封闭根管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对于根管治疗的成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材料的研发与更新换代推动了临床治疗的发展与进步,生物陶瓷材料作为当下新型材料的一种,在众多医学领域里的应用结果均证明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活性。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的构成、生物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能的相关文献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拟为临床医生选择此类根管封闭剂提供参考。
-
-
闫松鹤
-
-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开展根管治疗时选择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其中常规组(43例)摸蓝球,试验组(43例)摸红球,将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应用于常规组患者中,将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iRoot SP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针对每组患者治疗效果、各时期咀嚼效率、咬合力、松动度、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并发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依次是97.62%、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组内治疗3 d后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高于治疗前,治疗3 d后试验组患者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组内治疗3 d后基牙松动度、出血指数以及牙龈指数均低于治疗前,治疗3 d后试验组患者基牙松动度、出血指数以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依次是6.98%、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组内治疗3 d后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3 d后试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开展根管治疗时,使用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iRoot SP,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有明显提高,牙周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减少并发症,龈沟炎症缓解,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
-
于敏;
贺洪远;
郑智明;
计春波;
白杨
-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封闭剂(iRoot SP糊剂和AH-Plus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效果。方法:选取离体C形根管患牙100颗,根据使用根管封闭剂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颗。观察组采用iRoot SP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对照组采用AH-Plus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比较两组充填操作时间、充填质量、根尖微渗漏情况及抗折能力。结果:观察组充填操作时间为(72.49±6.28)min,短于对照组的(75.84±6.35)min(P0.05)。观察组染料渗透长度[(1.02±0.23)mm]小于对照组[(1.18±0.25)mm],但牙根抗压载荷[(242.53±40.26)N]高于对照组抗压载荷[(226.71±37.85)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SP糊剂与AH-Plus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效果相当,但iRoot SP糊剂能减少操作时间及根尖微渗透的产生,同时还能提高牙根抗折强度。
-
-
王月月;
孙莉青;
李宁毅;
朱学臣;
孙慧斌
-
-
摘要:
目的:评价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方法、根管封闭剂三种因素对桩道预备后根管的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共选取45颗规则的直根管牙根及40颗椭圆形根管牙根,分为9组.其中实验组A组为规则的直根管,A1.iRoot SP+热牙胶(n=10),A2.iRoot SP+单尖法(n=10),A3:GuttaFlow2+热牙胶(n=10),A4:GuttaFlow2+单尖法(n=10);实验组B组为椭圆形根管,Bl:iRoot SP+热牙胶(n=10),B2:iRoot SP+单尖法(n=10),B3:GuttaFlow2+热牙胶(n=10),B4.GuttaFlow2+单尖法(n=10);C组为空白对照组,规则的直根管,不作充填(n=5).实验组充填结束后均行纤维桩桩道预备.使用染料渗透技术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与根管封闭剂界面的微观形态.结果:A1、A2、A3、A4、B1、B2、B3、B4组分别为(2.97±0.89)、(2.93±1.36)、(0.98±0.68)、(0.99±0.73)、(3.20±1.08)、(3.26±1.17)、(1.10±0.85)、(1.04±0.97)mm,C组渗透根管全长.对结果进行三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根管形态及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封闭剂对根尖封闭性有显著影响(P<0.05).扫描电镜观察,使用GuttaFlow2组封闭剂与根管壁的结合较为紧密.结论:对于桩道预备后的根管,根管封闭剂是影响根尖封闭性的主要因素,GuttaFlow2略优于iRoot SP.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三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
-
LIANG Yu-hong;
梁宇红;
WANG Jia-de;
王嘉德
-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5种根管封闭剂的微渗漏量,以期为临床医师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作并检测液压微渗漏装置,将100颗单根双尖牙根管预备后分为5组,每组20颗,分别采用ZOE(A组)、Sealapex(B组)、AH Plus(C组)、Sealite(D组)、Cortisomol(E组)5种根管封闭剂,均使用冷侧压方法进行根管充填,于48h及3个月后分别用微渗漏测量装置测量微渗漏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α=0.05).结果:根充后48h和3个月不同封闭剂组间微渗漏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充后48hB组微渗漏量[(5.8±1.1)μ1/3h]显著大于其他4组(P<0.01),根充后3个月B组的微渗漏量减少至(2.5±0.5)μ1/3h,与根充后48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根充后48h[(0.8±0.2)μl/3h]和3个月微渗漏量[(1.4±0.6)μL/3h)]均最小,根充后48h与A、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 Plus封闭剂在体外实验中体积稳定、微渗漏少、封闭性能良好,临床选择封闭剂时可以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