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形根管

C形根管

C形根管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特种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专利文献105151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广东牙病防治、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C形根管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成飞、范兵、于金华等。

C形根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05151 占比:99.88%

总计:105275篇

C形根管—发文趋势图

C形根管

-研究学者

  • 张成飞
  • 范兵
  • 于金华
  • 何俐
  • 周洲
  • 周耀
  • 孙超
  • 张光东
  • 朱春春
  • 胡图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于敏; 贺洪远; 郑智明; 计春波; 白杨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封闭剂(iRoot SP糊剂和AH-Plus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效果。方法:选取离体C形根管患牙100颗,根据使用根管封闭剂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颗。观察组采用iRoot SP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对照组采用AH-Plus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比较两组充填操作时间、充填质量、根尖微渗漏情况及抗折能力。结果:观察组充填操作时间为(72.49±6.28)min,短于对照组的(75.84±6.35)min(P0.05)。观察组染料渗透长度[(1.02±0.23)mm]小于对照组[(1.18±0.25)mm],但牙根抗压载荷[(242.53±40.26)N]高于对照组抗压载荷[(226.71±37.85)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SP糊剂与AH-Plus糊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效果相当,但iRoot SP糊剂能减少操作时间及根尖微渗透的产生,同时还能提高牙根抗折强度。
    • 江南; 叶艳艳; 万丽; 金南; 汪欣
    • 摘要: cqvip:临床上将在髓室顶和根分叉之间的延伸区域所对应的牙髓腔内过度生长的牙齿称为牛牙症牙[1],这是一种罕见的髓腔结构变异,1913年Keith[2]首次将其命名为"taurodontism",又称"牛牙症"。异常的牙髓腔结构并不影响牙齿外观,通常也无临床症状,故独立发生的牛牙症并不是一类需要处理的口腔牙齿病症。
    • 王思祁; 丛鑫禹; 薛明
    • 摘要: 根管治疗中根管的机械化学预备是感染控制的关键步骤,但C形根管的形态给根管的清理、成形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治疗前正确识别、评估根管形态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检查方法的进步及设备、耗材的更新,C形根管的诊断率及治疗成功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了解C形根管的形态及临床意义,掌握C形根管的临床检查和识别方法,对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肖冉萍; 赵洪梅; 张烨; 荣琼; 郭宇; 谭小兵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第1和第2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资料,研究其根管形态的规律。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358名患者总共1 229颗下颌第1和第2磨牙的CBCT资料,计算根管数量和类型、远舌根管和C形根管发生率,分析根管形态特征。结果下颌第1磨牙73.96%为4根管,19.73%为3根管,4.48%为5根管,0.33%为2根管,远舌根平均发生率为14.43%。下颌第2磨牙C形根管平均发生率为30.83%,女性高于男性(34.95%> 26.81%,P 0.05)。C形根管在根管口水平面81.35%表现为C1和C2型,根中水平70.47%为C2和C3型,根尖3 mm水平83.42%为C3和C4型。结论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第1磨牙远舌根管和第2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较高,治疗时需特别注意。
    • 邱乐宏; 甘成文; 王涛
    • 摘要: 目的:通过micro-CT扫描检查,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走行中出现汇合与分叉的概率、位置及成角的规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46颗下颌第二磨牙为研究对象,离体牙均采用micro-CT进行扫描,并行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可视化图像,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根管的形态、分支、汇合和分叉的发生率、位置及成角情况.结果:根管形态学分析显示,离体牙样本中有19颗为C形根管,占比41.30%;27颗为非融合根管,占比58.70%.共有31颗牙存在分支(72个分支)根管,其中56个分支(77.78%)位于根尖1/3,16个分支(22.22%)位于根中1/3.C形根管中发生汇合的17个,发生分叉的15个,汇合和分叉并存的14个.C形根管分叉时的成角为(34.8±8.45)°,明显高于非融合根管(26.2±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利用micro-CT扫描研究根管的分支、汇合和分叉以及成角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意义重大.
    • 常娜; 张蕾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呼和浩特地区人群及该地区蒙、汉族人群间下颌第二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差异性,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244名就诊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共计449颗下颌第二磨牙.观察并统计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并与近年同类研究进行地区及民族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将研究资料,按照牙位划分左、右两组,以下结果均取得双侧一致性.下颌第二磨牙的牙根统计分析显示:C形根蒙古族中检出率较汉族高,该地区蒙汉族间牙根形态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形根管总体检出率:蒙古族为42.6%,汉族为27%;该地区蒙、汉族间C形根管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形根管各截面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呼和浩特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相较其他地区,具有一定地区性差异;且蒙、汉族人群的C形根及C形根管检出率存在差异性.
    • 邢慧妍; 胡玉萍; 蒋文琼; 张然; 韦方圆; 覃艳宁; 邓敏; 黎淑芳
    • 摘要: 目的 应用CBCT观察桂西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和根管的形态,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564例患者下颌第二磨牙1128颗,应用Planmeca Romexis CBCT机及其自带的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分析患者各牙根、根管形态的性别、年龄和民族间差异及双侧牙根和根管对称情况.结果 1128颗下颌第二磨牙中,壮族662颗,汉族384颗,其他民族82颗;双根型和C形根型占比较高,分别为73.94%和24.47%;双根型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C形根型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壮族人群的牙根分型主要以双根型为主(P<0.01).双根型下颌第二磨牙的近中根IV型发生率最高(P<0.01),远中根I型发生率最高(P<0.01).C形根管在根管口处较为连续,越向下,连续性越差:在根管口、根中部和根尖部三个不同水平面中,根管口以C1型为主,根中部和根尖部均以C3型为主(P<0.01).双侧牙根和根管对称性的差异在不同性别组、年龄组、民族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18~35岁年龄组较高,壮族比汉族高.结论 桂西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复杂多变,壮族、汉族人群牙根分型以双根型为主,C形根也较多见,壮族人群双侧牙根和根管对称性高于汉族人群.
    • 肖冉萍; 赵洪梅; 张烨; 荣琼; 郭宇; 谭小兵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第1和第2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资料,研究其根管形态的规律.方法 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358名患者总共1229颗下颌第1和第2磨牙的CBCT资料,计算根管数量和类型、远舌根管和C形根管发生率,分析根管形态特征.结果 下颌第1磨牙73.96%为4根管,19.73%为3根管,4.48%为5根管,0.33%为2根管,远舌根平均发生率为14.43%.下颌第2磨牙C形根管平均发生率为30.83%,女性高于男性(34.95%>26.81%,P0.05).C形根管在根管口水平面81.35%表现为C1和C2型,根中水平70.47%为C2和C3型,根尖3 mm水平83.42%为C3和C4型.结论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第1磨牙远舌根管和第2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较高,治疗时需特别注意.
    • 郑杰文
    • 摘要: 目的:探究TF与M3机用镍钛器械预备用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随机纳入100例(100颗患牙)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随机数字分组法操作下,50例患者记录为观察组,实施TF机用镍系统来进行预备根管;还有50例患者记录为对照组,使用M3机用镍系统来进行预备根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填充有效率、根管预备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填充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间无差异;在并发症的观察中,观察组出现根尖偏移、根管壁穿孔等的有3例,对照组有6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根据统计,观察组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患者痛感较为明显,经过根管治疗处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改善,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患者应用TF与M3机用镍钛器械预备的效果均较好,填充有效率高,但应用TF镍钛器械预备出现的并发症较少,并且预备时间也明显更短,可根据患者具体需求选择适宜的器械.
    • 马艳红; 魏景健; 孔繁芝; 姚淳
    • 摘要: 目的 分析口腔锥形束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收录为该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抽出116例样本进行分析,对所有资料采取锥形束CT(CBCT)扫描,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等多层面扫描,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三维数据图像进行总结,为医师提供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数量、牙根形态、C形根管形态等指标.结果 通过CBCT在根管治疗中辅助定位C形根管具有较高的准确率;148颗牙齿中出现了 55颗C形根管,占比为37.2%,包括7颗C3型变异根管,占比12.7%,19颗C2型变异根管,占比34.5%,29颗C1型变异根管,占比52.7%,对患牙采取根管再治疗后成功的有54颗,占比98.2%,术后3月对患者复查无并发症情况.结论 对于根管治疗中的变异根管、疑难根管可采取CBCT进行诊断评估,能充分显示第二磨牙下根管的实际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分析内容,从而保证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直观性及准确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