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松动圈

松动圈

松动圈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68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58945篇;相关期刊200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黑龙江科技信息、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雅砻江虚拟研究中心2014年度学术年会、土木工程安全与创新——2014年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松动圈的相关文献由1578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宏伟、靖洪文、刘传孝等。

松动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4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8945 占比:99.07%

总计:59499篇

松动圈—发文趋势图

松动圈

-研究学者

  • 宋宏伟
  • 靖洪文
  • 刘传孝
  • 宋文成
  • 王睿
  • 刘伟韬
  • 吴学震
  • 吴德义
  • 李守好
  • 李松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辉; 侯克鹏; 孙华芬; 李琪琪; 袁明礼; 陈硕
    • 摘要: 针对大断面运输巷道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问题,以某矿山520中段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考察巷道变形破坏形态与松动圈声波测试,室内进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以及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巷道围岩稳固性差,岩性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中等,松动圈范围为1.4~1.6 m,属于大松动圈Ⅳa类岩石。基于上述研究,针对巷道穿过不同地质环境提出“喷锚支护”和“超前支护”两种不同形式的围岩控制措施,初步确定支护参数。最后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并验证其合理性,即喷锚支护(锚杆长度1.8 m)和超前支护(钢拱架间距0.6 m)能够较好地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稳定。研究成果为该矿区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思路。
    • 余化彪; 周游; 杨竹胜; 聂正一; 杨鹏飞
    • 摘要: 目前国内外软岩隧道施工出现了大量变形问题,软岩隧道变形过大将无法实施二次支护,因此软岩隧道施工初期支护参数的设置至关重要。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应变软化模型,并结合松动圈理论计算得到锚杆最优支护参数的计算方法。依托软岩隧道A的实际施工,使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两种方式,验证最优支护参数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支护参数优化之后,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拱顶厚度减少了45.4%,边墙厚度减小了43.5%,说明施加支护措施能够有效遏制松动圈的进一步扩散,并且效果明显。研究提出的软岩大变形隧道最优支护参数设计方法在理论推演和工程应用中均有效,可为软岩隧道初期支护措施设计提供一定思路。
    • 胡克辉
    • 摘要: 吉图珲客运专线小盘岭1#~3#隧道施工,遇到碳化泥质板岩地层,由于其岩质软、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极差,多次发生塌方、换拱等问题。为保证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现场采用非金属声波测试技术对围岩进行施工期快速分级和松动圈厚度确定,为隧道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有力保障。(1)声波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隧道碳化泥质板岩松动圈厚度范围在4.90~6.16 m之间;左拱腰、拱顶和右拱腰位置松动圈厚度均值分别为5.91 m、5.35 m和5.19 m。(2)围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20.6 MPa,属于软质岩;松动圈内围岩波速平均值为1.29 km/s;松动圈外围岩波速平均值为2.06 km/s。综合判定小盘岭隧道弱~强风化碳化泥质板岩围岩等级为Ⅴ级,与现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基于测试结果对隧道支护锚杆和注浆长度进行优化,工程实践表明优化后的锚杆支护和注浆加固效果明显。
    • 于占军; 杨玉中; 左宝; 刘军
    • 摘要: 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深度的巷道变形特性不同,难以确定巷道的支护形式和注浆深度,将造成巷道的严重变形。针对已知矿井深度,如何确定注浆深度这一难题,利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条件下的松动圈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埋深的增加,松动圈分布大致成“蝴蝶形”分布,且巷道设计时断面越“圆滑”,其松动圈的范围就越小,相对于具有尖锐角度的巷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巷道松动圈的范围逐渐增加,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松动圈与埋深之间满足y=a·e^(bx)的指数关系。根据玉溪煤矿的实际情况(埋深660 m),经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得到断面积20 m^(2),断面形状为拱形的中央辅助运输大巷(岩巷)围岩松动圈的范围为2.7~2.9 m。研究结果对于确定相同地质条件下的矿井巷道形状,注浆深度和支护形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付大喜; 王小伟; 翁效林
    • 摘要: 基于Hoek-Brown准则,推导了考虑应力重分布(不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深埋圆形隧洞弹塑性区应力位移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地质强度指标GSI、围岩类别、支护力和初始应力对围岩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GSI取相同值时,不论岩石的种类,初始地应力对围岩塑性区的应力和位移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初始地应力大于15 MPa时影响效果明显增大。将现场观测的围岩累计沉降值和塑性区范围与理论值计算值对比分析发现,围岩累计沉降按斜率可划分为严重扰动区、中度扰动区和微扰动区,且塑性区范围与实际观测结果较为接近,围岩剧烈变形区域集中在距围岩表面0.8 m范围内,其变形量占理论计算值的90%左右,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纪铜鑫
    • 摘要: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主体构筑物是主洞室,洞室截面一般为直墙拱形或似马蹄形,具有跨度大、高边墙等特点,洞室开挖后形成的松动圈影响洞室稳定,同时间接增加洞壁岩体的渗透性。先对松动圈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利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开挖后洞室围岩最大主应力重新分布结果,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即墙角附近检测孔松动深度大于边墙中部检测孔松动深度,对应洞室墙角附近应力变化范围大于边墙的应力变化范围。
    • 刘允秋; 肖益盖; 李同鹏; 武飞; 陆玉根; 曹帅; 李正灿; 姜培根; 曲发科
    • 摘要: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逐步进军超千米深井开采序列,采矿过程中如遇破碎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易造成深部井巷工程持续变形破坏。鑫汇金矿-1070 m巷道围岩破碎、风化严重、稳定性极差,造成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和钻孔摄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检测。提出了爆破开挖后及时封闭围岩防止围岩风化的工艺措施,并通过对其施加高预紧力(300 N·m)来实现喷锚网柔性主动支护。同时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二次支护方案及措施,通过围岩注浆和协同锚固技术使围岩形成组合拱结构共同抵抗地层压力,保证了支护后期围岩稳定。鑫汇金矿生产实践表明:现场支护结束1 a来,-1070 m巷道完整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 王志修; 原野; 于世波
    • 摘要: 福建马坑铁矿中矿段区域矿体受到贯穿逆断层影响,近断层区域岩体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巷道支护难度大、多次返修等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采用现场超声波测试,利用波速梯度最大数值作为松动圈范围判别准则,确定该巷道的松动圈范围1.6~1.8 m;结合现场踏勘、岩体质量分级与理论计算结果,提出近断层区域巷道支护方案,即树脂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联合支护方式,树脂锚杆长2.5 m,锚杆间排距均为1.2 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 m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支护参数优化方案与现场支护方案对比评价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模拟结果及工业试验均表明,优化的支护方案可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围岩自稳能力,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
    • 刘战方
    • 摘要: 沁水东大煤矿3101底抽巷布置在距3101工作面15~20 m底板岩层中,锚网索支护后巷道表面多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通过现场钻孔窥视、数值模拟、矿压监测等方法,得到巷道围岩破碎深度范围0~3 m,裂隙发育深度3~7 m,提出采用“浅部注浆+深部注浆”联合加固方案,确定浆液最佳水灰比0.8左右。注浆加固后,巷道表面位移量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 徐红刚
    • 摘要: 针对回采巷道在掘进、回采过程中由于原场应力以及侧向采动应力场的叠加而造成巷道顶板应力集中、支护及维护困难等问题,以古城矿1306工作面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首先根据松动圈理论对巷道围岩稳固性等级对比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级,并结合巷道稳固性分析结果确定了1306运输巷合理的支护方式;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巷道在采用不同支护参数情况下,掘进以及回采期间应力分布、顶底板以及两帮变形特征,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确定了巷道合理的支护参数。结果表明:采用间排距为600 mm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巷道顶底板变形量较小,且不易在顶板形成应力集中;通过掘进期间巷道变形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证明了支护方式以及支护参数选取的合理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