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禾
李氏禾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960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李氏禾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学洪、刘杰、林华等。
李氏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960篇
占比:99.63%
总计:17023篇
李氏禾
-研究学者
- 张学洪
- 刘杰
- 林华
- 游少鸿
- 陈俊
- 张杏锋
- 李海云
- 梁亮
- 李培骏
- 李霞
- 蔡湘文
- 朱桂才
- 林志毅
- 满向甜
- 袁治豪
- 陈慧英
- 伍婵翠
- 刘立恒
- 张庆军
- 徐铭泽
- 李海翔
- 胡澄
- 郑里华
- 黄海涛
- 卢媛媛
- 张慧
- 李建平
- 李恺
- 杨中艺
- 王文萍
- 程志刚
- 罗亚平
- 闫研
- 何旭升
- 俞果
- 单杨
- 孙家君
- 孙超
- 廖秀芬
- 张媛媛
- 张建萍
- 张蕴勃
- 朱昱豪
- 李子院
- 李文奇
- 李杨
- 杜劲松
- 林庆宇
- 梁延鹏
- 潘珉
-
-
张政;
温智峰;
赵嘉雪;
王淇婷;
黄展桂;
李林
-
-
摘要:
通过对受到铬胁迫的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不同器官进行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以及叶片色素含量的跟踪监测,揭示李氏禾对铬的耐受性及其对铬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表明:李氏禾对铬胁迫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高浓度的铬胁迫可以显著抑制李氏禾抗氧化物酶系统的活性。不同器官的抗氧化物酶系统活性受到铬胁迫的毒害程度不同。中低浓度的铬胁迫可以促进李氏禾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合成,高浓度的铬胁迫则抑制李氏禾可溶性蛋白的合成,适当浓度的铬胁迫能够促进李氏禾可溶性糖的合成。
-
-
贺瑶;
林华;
俞果;
张学洪;
丁娜;
Asfandyar Shahab;
刘杰
-
-
摘要:
基于平面光极原位高分辨技术,在3个铬含量水平(0、50、100mg/kg)下研究了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根际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李氏禾根际土壤中溶解氧浓度较高的热区集中于根系周围区域,在根尖位置溶解氧浓度较高;根际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且距离根部越远溶解氧平均含量越低,其中100 mg/kg铬处理李氏禾根部中心位置土壤溶解氧浓度为距离中心位置5 mm处的1.45倍;在8 d的拍摄周期中,对照处理根部中心位置溶解氧浓度最高达77.2%,显著高于50 mg/kg铬处理的50.2%和100mg/kg铬处理的42.3%。此外,3个铬含量水平下李氏禾根际溶解氧浓度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第4天达到最高值。铬处理下李氏禾根际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李氏禾为避免根际富氧环境将Cr(Ⅲ)氧化为毒性更强Cr(Ⅵ)的保护性行为。
-
-
付永臻;
游少鸿;
杨笑宇;
杨佳节
-
-
摘要:
近年来,水体与土壤的重金属铬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更合理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进行植物修复,解决相关实际环境问题,综述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耐性机制、外源物质对李氏禾吸收和转运铬的影响、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共富集的特性、李氏禾-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铬污染、铬污染修复李氏禾收获物的处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为其后续发展提出展望,为研究李氏禾修复重金属铬污染与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
-
刘昭君;
林华;
王义安;
覃辉;
Kong CHHUON
-
-
摘要:
植物修复是现下环境和生态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环境中的铜、铬等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在水环境修复和治理的方法中,植物修复技术的优越性越发显著.该文旨在加深磷对李氏禾累积重金属铜和铬复合污染的认识.施磷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措施,其在提高植物修复复合污染水体效率方面的效果不容忽视.该实验研究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分别在磷酸氢二铵(DAP)、磷酸二氢铵(MAP)、磷酸氢钙(DCP)、过磷酸钙(SSP)4种磷肥的不同质量浓度(无磷0 mg·L?1、低磷11.38 mg·L?1、中磷22.76 mg·L?1和高磷45.52 mg·L?1),Cu(II)、铬(VI)质量浓度均为10 mg·L?1的复合污染水体下的重金属累积影响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中磷浓度下,施加SSP后李氏禾对铜、铬的富集能力最大,为0P处理组的1.8—3.4倍,均高于其他处理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磷浓度处理下,施加(NH4)2HPO4处理组李氏禾生物量为9.260 g·10 plants?1,株高为59.07 cm,叶绿素含量为4.889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0.77 g·L?1,均高于其他处理组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磷浓度处理下,SSP处理组李氏禾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为1.251μmol·g?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分别为4.765、3.077、10.16 U·mg?1(以prot.计),均高于其他处理组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适量施加磷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李氏禾的生物量,以及各组织对铜、铬的累积作用,这一结果提高了我们对磷在植物修复技术中的作用的认识.
-
-
张之浩;
李威
-
-
摘要:
采用活性炭吸附、植物(李氏禾)修复、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3种方式对溶液中铬进行去除,考察了溶液铬初始浓度、活性炭添加量、李氏禾添加量及反应时间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技术可高效去除溶液中铬,除铬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活性炭吸附或植物修复;溶液Cr初始浓度5 mg/L、活性炭添加量150 mg/L、李氏禾加入量10 g/L、反应时间120 h条件下,铬去除率达到95%.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处理含铬废水,简单高效,具有较好推广前景.
-
-
-
方雅琴
-
-
摘要:
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带菌种子、带病稻草、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和李氏禾等田边杂草是主要初侵染源。白叶枯病病菌在水稻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的菌脓可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该病流行的必要条件,稻田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发病。
-
-
林志毅
-
-
摘要:
为了能更好的对铬污染环境治理,综述了近年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对铬的富集特性、耐性机理、解毒机制、富集效率提高的相关研究.得出结论李氏禾在修复污染环境,特别是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水体方面有着可观的潜力,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
熊超;
李建军;
马晓文;
张洪伟
-
-
摘要:
为合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以李氏禾修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为主要论点,对不同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特性、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的共富集特性、李氏禾对铬富集的耐性机制、李氏禾生物炭研究及末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为李氏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
-
CHEN Shi-min;
陈世民;
ZHANG Xue-hong;
张学洪;
LIU Jie;
刘杰;
WEN Xian-bin;
文先彬;
ZHU Yu-hao;
朱昱豪
- 《2016年生态环境健康与水安全博士后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铬富集植物李氏禾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李氏禾体内铬的富集量和铁含量以及Fe(Ⅲ)还原酶的相互关系、铁铬交互作用对李氏禾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考察李氏禾铬解毒可能存在的Cr(Ⅵ)生物还原机制和铁铬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李氏禾体内铁含量与Cr(Ⅵ)处理浓度密切相关,随着Cr(Ⅵ)处理浓度的增加,根总铁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变化不大,叶总铁含量、根和叶Fe(Ⅲ)含量持续增加,根有效铁含量在低Cr(Ⅵ)浓度(0.05和0.1mM)下基本不变,高Cr(Ⅵ)浓度(0.2和0.3mM)下显著增加,而叶有效铁含量在Cr(Ⅵ)浓度为0.05和0.2mM时基本不变,0.3mM Cr(Ⅵ)处理下显著减少.Cr(Ⅵ)处理下根、叶FCR活性有所增强.同时,铁铬协同处理下,不仅可以降低单因素(-Fe、+Fe、+Cr)对李氏禾的损害,还能促进李氏禾的生长发育,缓解Cr(Ⅵ)造成的膜脂过氧化损伤.+Fe+Cr处理下,李氏禾根长、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正常处理对照组增加12.3%,11.2%,12.1%;李氏禾的根、叶脂膜透性和MDA含量均略低于正常处理对照组,远低于单因素(+Fe、+Cr)处理组.SSXRF等分析均表明,李氏禾叶、根组织均含有大量的Fe(Ⅲ),并且铁铬的分布一致.推测Fe(Ⅱ)可能参与了李氏禾对Cr(Ⅵ)的还原解毒,然后被氧化成Fe(Ⅲ)而累积在体内,李氏禾体内存在Fe(Ⅱ)-Fe(Ⅲ)生物转化机制对Cr(Ⅵ)的还原解毒起重要作用.
-
-
李文奇;
肖兴富;
辛红光;
何旭升
-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经特殊工艺编制而成的棕榈纤维垫,扦插柳枝、芦苇和种植各种生活习性植物的方法,恢复洋河水库岸边植物带的施工技术.利用棕榈纤维垫保持土壤、涵养水分的功能,在洋河水库岸边裸露的砂砾、岩石基底上,铺盖棕榈纤维垫,覆盖约5cm厚的土壤,扦插柳枝、芦苇并种植各种生活习性的植物,成功地恢复了库边植物.扦插的柳枝成活率97﹪以上,扦插芦苇的成活率约40﹪,其他植物的成活率都大于75﹪以上,特别是移栽当地的稻李氏禾(线草),挺水、陆地均成活率高、长势好,快速起到防雨水冲刷斜面、保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