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素
木素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8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882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纤维素科学与技术、中国造纸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第三届海西纸业论坛等;木素的相关文献由2727位作者贡献,包括谢益民、詹怀宇、罗学刚等。
木素
-研究学者
- 谢益民
- 詹怀宇
- 罗学刚
- 付时雨
- 刘明华
- 周景辉
- 林鹿
- 周学飞
- 陈中豪
- 周泉城
- 武书彬
- 王双飞
- 王晓红
- 徐东
- 郝臣
- 李友明
- 王守娟
- 石海强
- 石淑兰
- 邱学青
- 陈嘉翔
- 刘全校
- 杨成雄
- 王鹏
- 陈嘉川
- 李立威
- 杨东杰
- 杨桂花
- 金春德
- A·柏林
- 余惠生
- 刘玉
- 孔凡功
- 李鑫
- 李静
- 傅英娟
- 冯传兴
- 姚光裕
- 平清伟
- 毛学荣
- 王兴
- 赵吉
- C·A·N·J·格鲁纳特
- D·奥尔蒂斯
- E·K·派伊
- H·T·德尔科利
- M·Y·贝拉克希
- V·M·古特曼
- 任海彧
- 伍红
-
-
袁晓君;
孙晓平;
魏玉贺;
朱秋晓;
王婷婷;
骆莲新
-
-
摘要: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粉单竹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制浆(APMP)(包括制浆和漂白)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漂白APMP浆LCC提取率增加,绝对质量增加约2.6倍,LCC中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增加,木素的质量比从竹片7.29%增加为9.04%,葡萄糖质量比大幅下降。漂白后受木素和半纤维素溶出的影响,LCC提取率下降,绝对质量减少,LCC中的木素质量比提高至25.07%;漂白后的LCC分子发生部分的碎解和重组,分子质量分布出现明显的“分峰”,多分散性增加1倍,分子质量减少。在粉单竹APMP制浆过程中,LCC对木素的保留作用会阻碍浆料白度的提高并加速返黄。
-
-
肖娅楠;
周学飞
-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仿酶催化木素降解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木素降解的机理和产物形成做了概述总结,并对仿酶催化剂进行了介绍归纳,包括Fenton催化剂、Salen配合物、金属卟啉配合物和GIF体系等。简要分析了木素降解的机理,并给出采用不同仿酶催化剂降解木素的代表性案例。鉴于传统的木素降解方法条件较为苛刻且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使木素在温和环保的条件中降解,文中专门对仿酶催化剂的处理条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仿酶催化木素降解的发展前景。对木素降解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
陈远强
-
-
摘要:
制备了聚苯胺/木素复合膨胀剂并应用于铅酸电池的负极中,研究了聚苯胺的含量对复合膨胀剂电化学性能及铅酸电池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胺/木素复合膨胀剂相对于木素,具有更高的析氢过电位.复合膨胀剂应用于铅酸电池负极中,改善了负极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运行的"硫酸盐化"问题,延长了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当聚苯胺/木素复合膨胀剂中聚苯胺与木素的质量比为2:1时,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高达2516次,比仅用木素作为膨胀剂的电池提高了2倍以上.
-
-
王慧梅;
刘忠;
惠岚峰;
马兰;
王晓迪
-
-
摘要:
采用传统蒸汽爆破技术和温压分控爆破技术对杨木片进行处理,并采用13C固体核磁技术(MAS 13C-NM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爆破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爆破产物中半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都明显降低,纤维素含量增加,其中温压分控爆破技术作用更强,特别是当温度低于209°C时;爆破处理后,纤维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细胞壁结构被破坏,所得样品结构变得疏松;此外,样品的热降解特性也发生明显变化,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由352°C升至381°C.
-
-
严亚韩;
桑然然;
刘苇;
宁晨汐;
侯庆喜;
李劲松;
王玉
-
-
摘要:
本研究以氮掺杂酶解玉米芯残渣碳量子点(E-N-CQDs)和介孔TiO2进行复合,构建了介孔TiO2/E-N-CQDs复合光催化剂体系,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并探讨了其对水相中亚甲基蓝(MB)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E-N-CQDs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且其表面羧基、氨基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增强了其荧光特性;介孔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8~32 nm;与介孔Ti02相比,光照300 min时,介孔TiO2/E-N-CQDs对MB的降解率达到89%,提高了59%.由此可见,碳量子点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介孔TiO2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利用率.
-
-
周晓莹;
曹鑫宇;
沈聪浩;
张克誉;
朱春凤;
金贞福;
吴安波;
金光范
-
-
摘要:
通过对膨化前后的稻草进行化学成分、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探究膨化处理方法对稻草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不同比例稻草膨化浆和废纸浆配抄成纸的物理性能检测,分析适合抄纸要求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膨化过程导致综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灰分、木素、有机溶剂抽出物相对含量有所提高;且膨化过程会使得部分木素脱落,纤维疏松分离,但不会对纤维素的结晶区产生影响;稻草膨化浆与废纸浆配抄成纸时,膨化浆占比20% ~30% 配抄得到的纸张符合要求.
-
-
沈聪浩;
周晓莹;
张克誉;
朱春凤;
吴安波;
金光范
-
-
摘要:
面对我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供应不足的严峻形势,积极探索非木材纤维原料在造纸工业的充分利用,是生物质资源利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膨化前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化学成分、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探究膨化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不同比例玉米膨化浆分别与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和棉浆配抄成的纸页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分析成纸要求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膨化过程导致木素含量明显降低,综纤维素、灰分、有机溶剂抽出物相对含量有所提高;且膨化过程会使得部分木素脱落,纤维疏松分离,但不会对纤维素的结晶区产生影响;玉米膨化浆与针叶木浆、阔叶木浆、棉浆配抄成纸时,膨化浆占比10% 配抄得到的纸板符合要求.
-
-
于世云;
张博;
曾云峰;
刘秀知;
侯庆喜;
刘苇
-
-
摘要:
为了探究自水解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木素结构的变化和杨木化学热磨机械浆(杨木CTMP浆)白度的影响,本研究对杨木进行自水解预处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H,13C,2D-HSQC NMR)研究自水解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木素结构的变化,将自水解预处理后的杨木进行化学热磨机械法制浆并测定其白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木素结构变化与浆料白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当自水解强度因子(CHF)为73.63时,相比未经自水解预处理的杨木,自水解预处理杨木中的酸不溶木素和酸溶木素含量分别减小了4.59个百分点和1.21个百分点,木素的β-O-4、β-β、β-5和β-1连接键的断裂增多;木素中的G型单元结构变化程度大于S型单元结构,木素中的共轭羰基含量比CHF为2.78时增加了0.037(个/C9),木素中的醌式结构含量减小了0.104(个/C9),杨木CTMP浆白度最低为14.9%.因此,自水解预处理会影响杨木木素的结构进而使杨木CTMP浆白度降低,其中木素中的共轭羰基对杨木CTMP白度的影响最大.
-
-
沈聪浩;
张克誉;
周晓莹;
金光范
-
-
摘要:
通过对膨化前后的稻草进行化学成分、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探究膨化处理方法对稻草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不同比例稻草膨化浆和废纸浆配抄成纸的物理性能检测,分析成纸要求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膨化过程导致综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灰分、木素、有机溶剂抽出物相对含量有所提高;且膨化过程会使得部分木素脱落,纤维疏松分离,但不会对纤维素的结晶区产生影响;稻草膨化浆与废纸浆的配抄成纸时,膨化浆占比20%~30%配抄得到的纸张符合要求。
-
-
肖娅楠;
周学飞
-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仿酶催化木素降解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木素降解的机理和产物形成做了概述总结,并对仿酶催化剂进行了介绍归纳,包括Fenton催化剂、Salen配合物、金属卟啉配合物和GIF体系等.简要分析了木素降解的机理,并给出采用不同仿酶催化剂降解木素的代表性案例.鉴于传统的木素降解方法条件较为苛刻且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使木素在温和环保的条件中降解,文中专门对仿酶催化剂的处理条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仿酶催化木素降解的发展前景.对木素降解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
QIAN Shuang;
钱爽;
REN Hao;
任浩;
童国林
- 《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以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探究了木素作为原料参与制备吸水树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素磺酸盐合成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30%,木素磺酸盐用量2.67%(相对于从的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0.03%(相对于从的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为0.43%(相对于AA的质量分数),中和度65%,反应温度60°C.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吸水树脂吸水倍率可达1348g/g.对比不同木素类型的合成树脂吸水性能,吸水量大小的顺序为木素磺酸盐合成树脂>木素对甲酚合成树脂》碱木素合成树脂>聚丙烯酸树脂.
-
-
-
-
-
-
Jing Liu;
刘婧;
Lianghua Zhang;
张亮华;
Shilin Cao;
陈礼辉;
Lihui Chen;
黄六莲;
Liulian Huang
- 《第三届海西纸业论坛》
| 2013年
-
摘要:
通过引入"潜在移除度",本文对高沸醇处理过程中木素和半纤维素溶出的假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经最小二乘法拟合后发现,木素溶出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关系数的平方达98%,指前因子和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7.5×1011和105.0kJ/mol,1,4-丁二醇(HBS)的反应级数为0.6604,且木素的潜在溶出度dL与高沸醇处理的工艺条件有关;半纤维素溶出和降解为糠醛的活化能分别为128.9和124.9kJ/mol,两者的指前因子分别为2.01×l014和2.07× l014 min-1,HBS的反应级数则分别为0.9417和0.9029,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9左右.比较结果说明,上述模型可较好的适用于高沸醇处理过程中木素和半纤维素溶出率、液体中糖和糠醛浓度的预测.
-
-
李兵云;
姚向荣;
詹怀宇;
付时雨
- 《广东省造纸学会2012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分析了蔗渣硫酸盐浆及其漆酶处理、漆酶/天然介体体系处理浆的残余木素的结构,揭示漆酶/天然介体体系处理过程中木素的脱除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添加介体相比,添加天然介体后漆酶预处理纸浆经过氧化氢漂白后,其白度为75.2% ISO,增加了6.4个ISO白度单位.在漆酶/天然介体体系处理过程中,与未处理蔗渣浆中木素结构相比,木素结构中的游离羟基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木素中的β-0-4结构在处理过程中容易脱除,导致Ar-CH=CH结构增加,并且还使得木素木素侧链Cα位羟基被氧化,生成了α-羰基.
-
-
ZHOU Zhengpei;
周正培
-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分会场——生物精炼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工业木素是地球上唯一能从再生资源中获得的天然芳香族的有机原料,具有无毒、价廉、易被生物分解的独特性质,受到世界各国的日益重视.至今国际上已开发的木素产品达200余种,主要用作混凝土减水剂、油田化学品、染料分散剂、黏合剂、络合剂、稀释剂等,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矿业、化工、印染等20多个领域.本文主要论述麦草制浆黑液提取不同等级木素的实践和探索.
-
-
刘菊;
罗小林
- 《第十六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建立了单糖(包括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甘露糖)和木多糖(木二、三、四、五和六糖)的同时测定方法.固体样品经酸解或发酵后将糖转移进水溶液中,水溶液经20mmol/L的NaN3溶液稀释后可直接进样分析,以Dionex CarboPacTM PA20为分离柱,采用NaOH梯度淋洗,脉冲安培四电位检测.结果表明各糖之间分离度良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可以用于水溶液中包括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木多糖的分析检测.
-
-
-
-
-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0.09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877。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在制备染料木素中的应用。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制备染料木素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首次发现了能够将染料木苷转化成染料木素的多粘类芽孢杆菌,与同类的多粘类芽孢杆菌相比,具有新的性能;2)本发明的转化特异性强,转化效率高,可达100%。3)本发明的方法中,所用的原料槐角资源丰富,廉价易得,是制备染料木素的理想原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