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光学
晶体光学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晶体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05750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天津商业大学学报、教育教学论坛、中国地质教育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感光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四川省电子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二〇〇八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等;晶体光学的相关文献由40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萍、沈为民、野田进等。
晶体光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750篇
占比:99.96%
总计:205842篇
晶体光学
-研究学者
- 李萍
- 沈为民
- 野田进
- 李源
- 罗志猛
- 谢雄才
- 赵爽
- 吴福全
- 浅野卓
- 金石琦
- 乔晓岚
- 冷雨欣
- 刘华
- 刘宏欣
- 娄丽敏
- 宋孟丹
- 宋霄薇
- 张娟
- 张晓丽
- 张瑞
- 徐至展
- 李国华
- 杨晓利
- 梁晓燕
- 梁高峰
- 熊国欣
- 罗恩斯
- 胡志刚
- 胡忞远
- 蔺利峰
- 袁海骥
- 邹建兵
- 雷万军
- 雷茂生
- 高尚武
- A·奥斯库
- L·麦克多纳德
- R·S·米瑶卡
- T·K·勒维尔恩
- W·C·J·亨特
- 严寒
- 乔玲玲
- 乔纳森.R.蒂施勒
- 于化忠
- 井旭
- 仲伟纲
- 何飞
- 余建琳
- 俞俊杰
- 全旭松
-
-
陶芬;
薛莲;
司尚禹;
李中亮;
邓彪
-
-
摘要:
基于高次谐波的特性,在上海光源X光学测试线分别进行了吸收谱、成像和衍射相关检测实验,拓展了在线检测中同步辐射的光谱范围和应用场景。利用元素Se的K吸收边对光子能量为12.658 keV高次谐波进行测量,实现了Si(111)双晶单色器4.219 keV能量下限的标定;利用Si(111)晶体的光子能量12 keV高次谐波的衍射成像,研究了晶体热形变引起的Si(333)晶格面衍射的光斑畸变现象;利用双晶单色器出射的光子能量为60keV的高次谐波,完成了对Si(111)高能劳厄晶体摇摆曲线的测量。
-
-
曹冲;
韩秀丽;
刘磊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评价PBL教学法在晶体光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以2019级资源勘查工程某班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晶体光学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有机融合,设计了PBL专题内容。PBL专题研究过程中,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引导学生开拓研究思路,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自主探究,最终组织学生集中汇报。通过PBL专题训练,学生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自主将章节间知识结构化与系统化,能够抽象与概括相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实践表明,PBL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显著提高了晶体光学的教学质量,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
孙晓辉;
曾荣;
栾燕
-
-
摘要:
晶体光学是地质学类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原理抽象,且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当前全国高校积极建设“金课”的大背景下,“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等属性,对晶体光学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以晶体光学课程知识点“光性方位图识别”为例,对标“金课”标准,建议在晶体光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光性方位图识别的实验教学,同时进行晶体光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后留适量具一定难度作业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光性方位图,从而加深对矿物晶体光学性质的认识与理解,真正学好晶体光学课程。
-
-
夏芳
-
-
摘要:
晶体光学主要是研究可见光通过透明晶体所产生的一些光学现象(颜色、折射、双折射、干涉等)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偏光显微镜下研究、鉴定透明矿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一些常见造岩矿物的光学性质.根据不同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不同的特点来鉴定透明矿物,可以对相关矿物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秉承"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激励创新、体现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加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
孙晓辉;
曾荣;
黄玉;
栾燕
-
-
摘要:
当前MOOC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的SPOC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晶体光学》作为地质学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原理抽象的特点.文章在阐述《晶体光学》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按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以此为素材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的SPOC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
王承洋;
刘杰;
余中元
-
-
摘要:
岩矿鉴定是地质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透明矿物和不透明矿物的显微鉴定是岩矿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该两部分内容相关的课程分别为晶体光学和矿相学.笔者介绍了反光偏光显微镜下不透明矿物鉴定和透射偏光显微镜下透明矿物鉴定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并围绕着晶体光学和矿相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地总结了在单偏光、正交偏光和锥光系统下透明矿物和不透明矿物鉴定过程中一些重要现象和概念的可对比之处.在晶体光学和矿相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现象以及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对比,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
-
-
-
聂义然;
王锐;
孙彪
-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在Fe:LiNbO3中掺进In2O3以Czochralski技术生长In:Fe:LiNbO3晶体,测量了In:Fe:LiNbO3晶体的吸收光谱,利用光斑畸变法测试了In:Fe:LiNbO3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并对In:Fe:LiNbO3晶体的衍射效率和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In(3%摩尔分数):Fe:LiNbO3晶体中的抗光损伤能力比Fe:LiNbO3晶体提高两个数量级,响应速度比Fe:LiNbO3晶体提高4倍,研究了In离子掺杂对Fe:LiNbO3晶体中的光折变敏感中心的取代情况,对In离子掺杂对Fe:LiNbO3晶体光学性能增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
-
王锡刚;
黄彦林;
谢建军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坩埚下降法生长了(Mo6+、PbF2),(Mo6+、Gd3+),(PbF2,Gd3+)组合掺杂,及PbF2单掺杂钨酸铅晶体,对样品进行了吸收光谱、光产额、X射线和紫外激发发光光谱等测试和表征,讨论了掺杂对钨酸铅发光的增强效果。掺杂钨酸铅总发光额都得到了增强;在门宽100ns内晶体的光产额都有提高,但在测试门宽在200ns内,(Gd3+、PbF2)掺杂样品光产额有所下降.X射线激发发光显示,PbWO4:(Mo6+、Gd3+)的蓝发光和绿发光分量都有提高;PbWO4:(Mo6+、PbF2)蓝发光受到拟制,提高了绿发光成分,晶体光学吸收边明显红移。PbWO4:(Gd3+、PbF2)蓝发光得到增强,绿发光得到一定的拟制.光致发光光谱分析表明,Gd3+掺杂对PbWO4基质发光有敏化作用。实验证实,F在PbWO4生长中非常不稳定,显示很差的掺杂均匀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