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
晏子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0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管子学刊、江淮法治、党政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等;晏子的相关文献由19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礼、周云钊、贾海鹏等。
晏子
-研究学者
- 周礼
- 周云钊
- 贾海鹏
- LILO
- 山世仆
- 段巧玲
- 赵晨光
- 邓忠强
- 刘伟
- 王厚明
- 谢祥娟
- 长海
- 万安峰
- 周云剑
- 岑燮钧
- 张保文
- 张松
- 李静
- 毛志高
- 王磊
- 袁青
- 许庆元
- 车艳妮
- 邱向峰
- 郭庆晨
- 韦会茹
- JIA Haipeng
- 于孔宝
- 于文忠
- 付贵丽
- 伍广庆
- 伏俊连
- 佚名
- 俞国林
- 全华相
- 冯健
- 冯禹1
- 凯风
- 刘仰
- 刘伟循
- 刘小峰
- 刘恒稳
- 刘爱平
- 刘玉山
- 刘芳
- 刘诚龙
- 匡裕君
- 卓艳铭
- 南舟
- 卢志容
-
-
张松
- 《意林》
| 2020年
-
摘要:
公元前550年,齐庄公伐晋。晏子极力反对,他对齐庄公说:“大王信不信,我能用自己的力气将后面的山移动一个位置。”晏子的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强壮,不要说移山,就是江一块大石头也不可能。
-
-
曾闻
- 《养生保健指南》
| 2020年
-
摘要:
晏子,名婴,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名相。历经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君主,辅政长达五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头脑机灵,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据专家考证,晏子活到95岁,在医疗条件极差、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春秋时期,一个政治家能活到如此高龄,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
-
张松
- 《做人与处世》
| 2020年
-
摘要:
公元前550年,齐庄公伐晋。晏子听说齐庄公要跟晋国打仗,他极力反对。晏子对齐庄公说:“大王信不信,我能用自己的力气将后面的山移动一个位置。”齐庄公不信,朝中的其他官员也被他说的话惊呆了,齐刷刷地看着晏子。晏子的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强壮,不要说移山,就是扛一块大一点的石头也未必能扛动。
-
-
-
-
-
黄攀伟
- 《少儿国学》
| 2020年
-
摘要:
中国古人在品格修养上历来重视"包容"二字,君子不仅要包容他人的短处,更要克服嫉妒心理,接受和学习他人的长处。《管子·立政》中说:"君之所慎者……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也就是说,君主要慎用那些见到贤明者却不肯让位的大臣,不能给这种人尊贵的位置。《晏子春秋》也记载,景公问晏子忠臣是怎样的,晏子就提出了"睹贤不居其上"这一条,也就是说见到比自己贤明的人,应该自觉地不去官居其上。
-
-
孟媛
- 《国企管理(石油经理人)》
| 2020年
-
摘要:
司马穰苴本来姓田,因官至大司马,所以被称为司马穰苴。司马穰苴是齐国人。齐国在历史上曾经一度非常强盛,但是到了齐景公时期,国力就衰退了。当时晏子当政,齐国受到了晋国和燕国的侵略,齐景公要求晏子寻找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人。当时,齐国不乏名将,田单“火牛阵”翻盘复国、田忌孙膑围魏救赵,都出自齐国。但说到治军,司马穰苴可称第一。
-
-
-
陈科华
- 《伦理学研究》
| 2019年
-
摘要:
"人禽之辨"是先秦儒家为传统礼乐文明存续作合法性辩护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在"人的价值发现"问题上的思想成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理性即"辨"是人禽之别的内在根据;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发现了人类具有超出动物"类性之仁"局限性的独特价值,确立了一种由"辨"而"合"的人禽关系模式.
-
-
洪飏
-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进师以战"一段话可以与今本对读.传本“进师以近过,非婴所知也。”“非…所知也”在句式上是一个表否定的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作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在“非一所知也”句式中,“非”字后面是主谓结构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而这个主谓结构短语是由【主语+所字结构】组成的。根据检索,发现无一例类似简本【祸+非婴所知也】这样的结构。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简本“祸非婴之所知也”之“祸”属下读是不符合古代的阅读习惯的。如此,简文所谓的“战”字显然就需要重新考虑了。读为今本的“近”字,则非常顺畅。总之,简文"祸"字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今本"进师以近过"之"过(過)"读为"祸"是可信的.简本"进师以战"之"战"字应该依照今本读为"近","祸"字连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