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欲

无欲

无欲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专利文献212053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船山学刊、武当、山花等; 无欲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德、孔德、蒋勋等。

无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5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12053 占比:99.86%

总计:212358篇

无欲—发文趋势图

无欲

-研究学者

  • 马德
  • 孔德
  • 蒋勋
  • 许建良
  • 付秀宏
  • 何其中
  • 姜仲华
  • 廖孝英
  • 张松如
  • 李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郭旭峰
    • 摘要: 玻璃缸里只有一条细小的金鱼,像水中存在的一团晶亮的小火苗儿。它一指长短,有点小可怜,无欲无望,一动不动停滞在一指深的水里,抬眼能看见近在咫尺的猫咪朝这边看。下面是一指厚的淤泥,是它自己鱼塘里的土地。它法相庄严,得道般安静而神秘,这个哲学家在思考自由本然的境界。这是在冬天的室外,温度零摄氏度左右,没有水流也没有邻居伙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临涂而歇,它身不由己啊。
    • 王帅
    • 摘要: 学者多知老子论“道”,却不知老子论“心”。何为“道”?曰“无名”。“无名”者,“恒常自在之物”也。“无名之道”皆因有欲之心而现分别,方生“有名”之万有。“无名”自然而然,不生不灭,长之育之,亭之毒之;“有名”心物二元,相生相克,负阴抱阳,终而必反。欲之所害,妄作为凶,故应知常复命,以归其道。何以归道?当善用其心。无欲以观,则无名立现;有欲以观,则知常达变。圣人循之,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天下自定。
    • 李溱
    • 摘要: 人这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也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有些人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缘分,有些人却会长长久久地陪伴你许多年。我们一路走着,一路回首、一路感叹着,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有一些人经不住时间、利益和权力的诱惑,渐渐地与你背离,越走越远。而也有一些人,他们怀揣着阳光与温暖,只是因为喜欢你的真与善,喜欢你的简单与质朴,而与你越靠越近。这样的人,因为简单无欲而让人心变得单纯,让友情变得洁净。
    • 杨彩云
    • 摘要: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生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五月初五,殁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六月初七,享年57岁。周敦颐一生为官三十余年,清正廉洁,淡泊名利。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周敦颐一生不求闻达,却能流芳百世,正是因为他树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秉持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他倡导"无欲主静","无欲"是指那些不利于社会的个人私欲。
    • 李明航; 宋豪
    • 摘要: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充满苦难的时代,战争不断,百姓贫苦,统治者无道,而作为人类天性本能的欲望是造成这一时代特征的原因之一。老子以道的大智慧,站在万物背后,冷静地观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无欲的思想,知止与不争正是无欲思想的体现。老子无欲的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无欲思想也恰恰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面对现代社会,现代人也应该深刻地学习体会老子的无欲思想,其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張子峻
    • 摘要: 《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欲"關涉儒家倫理政治中的德性修養。在儒家修養工夫方面,孟子從積極的"盡心""盡性"和消極的"寡欲"兩個方面來培育君德,以君德培育奠定王道政治的基礎。在宋代士大夫政治中,《孟子》由"子"抬升入"經","寡欲説"發展爲"無欲説","欲"的内涵由本然生理需求之"欲",發展爲精神層面的"心有所向則爲欲",於是從《孟子》"寡欲"之政治義,拓展出心性義的個體身心安頓。《孟子》"寡欲"解决的是士大夫對社群的"拯救"問題,宋代提出的"無欲"解决的是人安身立命的"逍遥"問題。宋儒將個體的"逍遥",奠定在對群體的"拯救"基礎之上,由"寡欲"的道德修養來實現"無欲"的精神自由,這兩方面爲宋代理學的重要課題。
    • 王永灿; 田坤
    • 摘要: 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是万物遵循的最高法则.人要达到道的层次,需要去除一己之私和过度之欲,做到节欲、寡欲和无欲.老子思想中的无欲并非是消除欲望,而是个体欲望要符合道的要求,做到顺自然之欲.无欲既包含了节制欲望的道德修养指向,又包含了无私、不争等政治伦理取向.老子的无欲思想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崔洪庆
    • 摘要: 道家"无欲"的观念,对应到马斯洛"自我实现"、"超越性"的需要层次上是可行的,道家的"无欲"并非是舍弃一切欲望,而是通过静坐、坐忘、心斋等方式去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以及"超越性需要"层次上,从而获得"顶峰体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最高层次追求与人性探究方法过程上都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本文试对两者进行了辨析,并在文中略探究其在现代的适应特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