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知止

知止

知止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专利文献34445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思维与智慧、政府法制、党政论坛等; 知止的相关文献由238位作者贡献,包括海岸、姚展雄、陈国江等。

知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34445 占比:99.19%

总计:34726篇

知止—发文趋势图

知止

-研究学者

  • 海岸
  • 姚展雄
  • 陈国江
  • 李景林
  • 洪德斌
  • 浅水
  • 袁琼琼
  • 于璐
  • 于铁
  • 刘玉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会芸; 金银珠
    • 摘要: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教育文本,其中多次提及“知”,体现出独特的儒家治学理念。《大学》首句提到“知止”,表明了儒家德知一体的治学目标,点出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在于“明明德于天下”。其后《大学》论“知本”,强调“反求诸己”的自律意识,为实现整体主义的道德目标夯实了主体本位的基础性原则。《大学》的“致知”则是经由“格物”实现的“体知”,引导君子在日常伦理政治实践中将道德指向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知”,升华为坚韧的生命体验,以此才可切实引导“大学之道”的实现。
    • 姜守诚; 刘嘉欣
    • 摘要: 《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为人们的进止选择提供参考。《周易》亦是一部义理之书,为人们明道而知德奠定思想基础。《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知止”思想。首先,按词性分类,《周易》之“止”的含义可划分为名词、动词、状态词。其次,对于人何以能“知止”的问题主要从能力与需求两个方面展开。最后,《周易》经、传亦存在对人应当如何“知止”的回答,对于我们在当今时代思考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李璐楠
    • 摘要: 面对阳明后学所造成的"玄虚""情识"之弊,心性问题成为晚明儒者的核心关切。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观念,将阳明学内向体证的工夫直接贯彻到"性体"这一向内追究的逻辑终点,同时尝试从人伦日用中识认性体,反对将知止工夫局限于单纯自我意识的领域,以便与佛老的心性工夫划清界限。李材对心性之间内在张力的自觉,体现了他对朱子、阳明两种理论分殊和弊端的反思,最终指向对于儒家心性和秩序关系的思考。
    • 钟雨康; 习细平
    • 摘要: 在《大学》中,先哲们将“至善”诠释为世界的边界,并将“止”与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将“止”视为“至善”的天理之所在,主张通过“即物穷理”的认识旨趣来认识“止”,再通过“修齐治平”的实践旨趣来达到“止”,也就是“行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发问者与践行者的人对“止”的探索与践行展开为一个“成己”与“成物”的过程。
    • 刘云超
    • 摘要: 罗从彦是道南学脉的代表性人物,程朱理学的重要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一生不求闻达,重经世实践,世人多不闻其名。罗从彦的理学思想有三个核心命题:静处观心、躬行尽性与知其所止。这三个命题相互衔接,彰显了其理学思想的精神实质。静观说强调“以主静为宗”,躬行说重视道德实践,知止说主张识时、敬畏。这些思想对于人们的现代生活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沈雨航
    • 摘要: 王阳明在对朱熹“知止”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系统诠释了“知止”的道德内涵。他认为“知止”是对作为心之本体以及作为“明明德”“亲民”之极则——“至善”的追求,将“止于至善”作为“知止”的德性旨归。王阳明把良知作为知止的德性根据,其作为是非之心能分善恶,其作为有无动静的统一还能恢复心体安定。“八条目”就其价值推断而言都是致良知一事。对于“知止”的德性实现,王阳明从万物一体出发,提倡格物达“诚意”之极以“止于至善”,并向内寻求以发现良知,同时主张知行合一,一体并进,从整体和实际中实现至善的终极目标。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今仍彰显着德性的光辉,对于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构建和谐人伦关系及稳定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原
    • 摘要: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止于何处?“止于至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次课程标准的颁布,都会让一线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迷惑与错乱,许多教师尚未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辨析中跳脱出来,之后的语文素养、三维目标又令他们手足无措。
    • 杨德振
    • 摘要: 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若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胃口”,不知足、不知止,见名利之诱便不惜到处“咬钩”,人生怎能获得长久的愉悦和安乐?
    • 张伟先
    • 摘要: “七证”具体是指《大学》的第二段:“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本文通过简单的对“七证”进行考证,并根据南怀瑾教授关于“七证”的认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七证”分成三个过程:“知止”、“定静安”、“虑得”,分别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基本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知止”和“虑得”的中间过程——“定静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一定的治学道理.
    • 何珊
    • 摘要: "知止"是《大学》之中重要的概念,贯穿《大学》始终."知止"有其丰富的意蕴,包含人对其所当止之处的认知,自身对于当止之处的践行以及如何守其当止之处等含义.知止于"至善之境"这一当止之处需要个人从内修和外化两个方面去做功夫,这是《大学》知止的主要内容.同时,"知止"观的特征体现在知止原则上的表里如一与知行合一、知止路径的渐进性与阶次性以及知止目标的超越性与永续性.正是《大学》"知止"观的丰富内容,使其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