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才

文才

文才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法制博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文才的相关文献由9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树功、卢骅、史峰等。

文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100.00%

总计:112篇

文才—发文趋势图

文才

-研究学者

  • 赵树功
  • 卢骅
  • 史峰
  • 王怀德
  • 伍立杨
  • 何悦玲
  • 何海舟
  • 佚名1
  • 俞剑明
  • 出昶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悦玲
    • 摘要: “动人”是高明《琵琶记》自觉追求的戏曲创作与审美观念。作品对其内涵展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庸中之奇”叙述中自然而然感发接受者向“善”伦理意志;二是“布帛菽粟”题材与笔墨中传达丰富深刻内涵;三是“因文生事”中体现杰出“文才”。三方面内涵展布,体现出对戏曲文体传“奇”本质尊重、对“文”抒情特征与表现才能开发、对经史传统征实尚用重教“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观念继承、对读者与观众审美情趣自觉迎合。这三方面展布,使《琵琶记》形成非同凡响格调,促成它“经典”地位确立。以《琵琶记》“动人”内涵展布成功为借镜,可为当今文学创作提供有益价值资源。
    • 黄天飞
    • 摘要: “才锋”是《文心雕龙》中一种独特的象喻批评形式,其以器物锋锐的触觉感官形态来比附人的文学才能,并由此指示相应的理论思想。崇尚“才华的锋芒”所立足的是“锋”与特定文才的逻辑构合,这主要包括二者在发露的趋向、刚健的特征以及效应发挥过程上的一致。语义上的相通又自然导出刘勰文才思想在文化渊源与尊奉形式上的某些特质,前者为对道家藏锋运才观念的突破,而后者则是对“风骨”艺术理想在文才领域中的拓展。
    • 程新兵
    • 摘要: 旧时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文才好,才华横溢,常用“才占八斗”、“才高八斗”之类的话。南朝《释常谈·八斗之才》一文,说南朝文学大家谢灵运当永嘉太守时,经常游山玩水,写诗作赋,文章多,诗赋多,深得文帝赏识,因此骄傲地说:“天下的文才总共有一石,曹植占其中的八斗,我占一斗,其余的人合占一斗。”此后,“才占八斗”、“才高八斗”就成了才学出众的代名词。
    • 钱苏叶
    • 摘要: 文才和口才是相辅相成的,文才与口才由于使用场合不同,发挥着不同的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 很多教师过分偏重文才培养,轻视口才培养,间接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围绕口才与文才 兼修进行训练,力求让学生成为口才与文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 赵树功
    • 摘要: 才略是随着汉魏人才品鉴发展起来的文艺范畴.其时人才评目的标准逐步出现空间容量一维,本来具有田地、疆域等空间意涵的"略"便逐步纳入人才评价纲目,并在与汉魏才性辨析、智谋崇尚的潮流融会中迅速流行.文学理论界最早系统关注才略者为刘勰,《文心雕龙》从这一范畴入手全面考察了历代作家的创作,并将其确立为作家批评的重要尺度("褒贬于才略").才略是主体之才自我表现的广度、限度与程度,它是才的体用关系中所有"用"的综合呈现,其中兼容着对于才的主体性把握能力,即用才之道.其意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才之所涵、才之所宜、才之所创.学术界过去从才能识略、文才概略、才思、创作才华、才气大略等维度理解才略,均未能全面揭示其本来面目.
    • 张中法
    • 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已成制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沉疴宿疾。针对不少教师授课从一个个坡头表面滑行的"溜旱冰"式教学,王开东老师提出了"深度语文"主张。王老师的初衷是相当理性的,意在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使文本的存在意义不断涌现,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发现和创造的快乐,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努力追求学生可能达到的最大认知高度,以此破除肤浅和平庸学习带来的倦怠感”。
    • 李文才
    • 摘要: 李文才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有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各界友人收藏。2016年,作品入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2017年,作品入展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主办的“时代新声文化自信”全国优秀艺术名家作品大展;2018年,作品参加中国博鳌国际论坛暨中国传统文化大会、李可染画院展览,2018年第3期《中国国际财经》杂志刊登其作品,2018年12月应邀参加“新时代·新征程·大国崛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名家展”获优秀奖;2019年3月入编《中国经贸艺术投资》。
    • 徐俪成
    • 摘要: 南朝士族子弟间兴起的"幼属文"之风,源于汉末以后"以名取士"的社会风气。晋宋之后,文章成为士人攫取名声,积累入仕资源的手段。在惧怕年命不永、以早达为高的社会风气下,南朝后期士族子弟出仕时间普遍提前,"幼属文"现象也逐渐向低幼化发展,学习属文甚至提到了学习《五经》和史传之前。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社会中大量出现以"幼属文"成名的早熟作者,社会舆论也更倾向于用"天才"解释文才的来源。这些舆论深刻影响了刘勰、钟嵘等齐梁间主要文学评论家,使他们在论及文学才能时更倾向于使用"才主学辅"的解释结构,将天才视为结撰文章的主要能力。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此后中国文论中对天才的崇奉。
    • 摘要: 唐太宗年间,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因文才名满京城,可是考官王师旦却评定他们的策文为下等,满朝官员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等到向唐太宗汇报进士及第名次时,唐太宗问为什么没有张昌龄等人。王师旦回答:“这些人确实有文才,然而他们的文章内容轻浮.一定成不了有用的人才。如果提拔了他们,恐怕年轻人都会向他们学习。”
    • 摘要: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士乐进士,著名的民族英雄(1)。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上学,一天,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