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
数控铣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6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1984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职业、科教导刊、科技资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2年航空制造技术学术交流会、'2001机械工业数控设备使用、维修、改造经验交流会等;数控铣的相关文献由1263位作者贡献,包括洪荣晶、廖承渝、张奎奎等。
数控铣—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984篇
占比:99.80%
总计:112213篇
数控铣
-研究学者
- 洪荣晶
- 廖承渝
- 张奎奎
- 彭春涛
- 方成刚
- 曾令万
- 李樟
- 杨勇
- 杨灿辉
- 简圣前
- 肖萌萌
- 胡汝凯
- 谢休明
- 贾文斌
- 陈邕
- 高长才
- 黄筱调
- 黄美发
- 于强
- 任启迪
- 史庆轩
- 姚天舜
- 孟庆国
- 廖嵩缐
- 张世意
- 张俊辉
- 张谦勇
- 王贞伙
- 程启富
- 蔡海涛
- 邓效忠
- 陈扬贵
- 于春建
- 刘长英
- 包贤强
- 单彬
- 史博
- 周红霞
- 宋伟
- 张宗伟
- 张春晖
- 张泽兵
- 张磊
- 戴卓成
- 朱永翔
- 李晨超
- 李锡晗
- 杜威
- 杨权武
- 杨沪
-
-
刘培桐;
曾齐高;
詹志远
-
-
摘要:
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证的平面零件,加工工艺较复杂,切削余量不大,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都有要一定求。该零件材料为2A12(硬铝),由于硬铝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主要有粘刀、不断屑、断刀、易变形等特点,需采用铝合金铣刀加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采用一次装夹完成加工,分粗精加工等。为了解决工件垂直度要求,采用平行垫铁辅助,虎钳装夹等辅助加工。为了提高编程效率以及编程准确率,文中利用Mastercam 2021软件自动编程。
-
-
-
林其
-
-
摘要:
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我国共参加了5次世界技能大赛,走过了砥砺前行、不断创造辉煌的十二年。赛场上,中国代表队参赛项目数、参赛人员规模、斩获的成绩屡创新高,共获得36枚金牌、29枚银牌、20枚铜牌、59个优胜奖,展示了青年技能人才的风采,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的实力。在36枚金牌中,有一枚迟到的世赛金牌弥足珍贵,分量十足。时间追溯到2015年8月26日,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在世界技能组织官方网站通过视频向全世界郑重宣布: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中国选手张志坤。
-
-
徐军平;
张金桥
-
-
摘要:
主要探讨多个零件的数控车数控铣综合加工工艺,以及各零件装配的注意点。如果工艺安排合理,可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加工后的零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更易于符合图纸要求。合理的装配还能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量及整个机构的能动性。
-
-
李玲琪
-
-
摘要: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成为第42、第43、第44、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以来,作为连续支持和服务了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的国家集训基地,获得5金、2银、1铜和1个优胜奖,参赛夺金率达到50%,夺牌率达到80%,多次受到国家通报表扬,获得北京市世赛突出贡献单位表彰。2020年,学院世赛集训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2021年,学院再次成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水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
-
刘培桐;
曾齐高
-
-
摘要: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及手段,其核心就是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从创新数控铣课堂教学方式,引入思政元素融入数控加工课堂,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标识为载体,完成数控铣零件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Autodesk Inventor2017、Mastercam 2019等计算机三维软件进行绘图以及编程,学生在完成数控加工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课堂中融入党史教育,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
-
-
杨一明;
张昆;
陈靖;
申泱;
沈岩;
石天雨;
孙书芃
-
-
摘要:
基于舱外航天服的结构特点,以薄壁异形拉簧安装座零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几种加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数控铣与电火花组合加工的工艺方案,综合运用两者优势,解决了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
-
-
李卫华
-
-
摘要:
选取2015年第43届世赛数控铣项目模块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研究和详细解读模块三图纸,对影响该零件加工的毛坯材料、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要求、加工方式和检测手段共9个难点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为后续工艺规划、加工方案设计及CAD建模和CAM编程加工提供指导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读者研究世赛数控铣项目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
刘华华;
雷波
-
-
摘要:
通过企业中的运用实例,介绍几种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对刀设置方法,根据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对刀设置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实践证明,掌握这些实操经验和方法对提升操作人员的编程和技术水平有很大帮助.
-
-
严吕亮
-
-
摘要:
在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中职教育的关注。本文针对中职《数控铣》课程实训教学中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学习能力低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高等问题,分析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控铣》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在《数控铣》课程实训教学中如何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微课视频资源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
-
钟兴旺
- 《'2001机械工业数控设备使用、维修、改造经验交流会》
| 2001年
-
摘要:
我厂的一台五轴轻型数控铣TF23是意大利产品,92年新机床安装投入使用,是用来加工模具的浇铸模型。现由于环境条件太差,所在车间焊接烟雾、粉尘大,燥音高,振动大,空间小,直接影响机床本身,同时也影响加工精度。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保护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进行的机床的搬迁工作。厂部规定的目标:在不出任何安装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前提下,恢复TF23现有所有功能,另外如果备件充足,要恢复主轴定位及换档功能,同时要修复机床电柜所自带的空调及主轴冷却油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本文介绍了数控铣TF23的搬迁情况,包括搬迁前对机床进行检测、机床搬迁、机床拆卸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