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接触疲劳寿命

接触疲劳寿命

接触疲劳寿命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3677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机械工程材料、上海金属、天津冶金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中国航空学会制造专业分会辅机学组2012年度学术会议、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等;接触疲劳寿命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海斗、俞峰、徐滨士等。

接触疲劳寿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3677 占比:99.93%

总计:133769篇

接触疲劳寿命—发文趋势图

接触疲劳寿命

-研究学者

  • 王海斗
  • 俞峰
  • 徐滨士
  • 许达
  • 魏果能
  • 董丽虹
  • 郭伟
  • 马润波
  • 徐雅薇
  • 李国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明刚; 朱建雷; 罗皎; 袁亚
    • 摘要: 疲劳失效是机械零件非常常见的失效方式之一,数据显示,80%以上机械零件失效归因于疲劳失效。接触疲劳最常见的破坏形式,是齿轮等零件在接触压应力的反复长期作用后所引起的一种表面疲劳剥落损坏现象,特别是矿山机械的低速重载齿轮,大部分失效形式均为齿面接触疲劳失效。本文通过理论依据及实验分析,总结大型低速重载齿轮接触疲劳抗力因素,为保护齿轮表面、提高齿轮寿命提供较为有效的理论依据及保护措施。
    • 张文凯; 杨贞; 王克成
    • 摘要: 将表面渗碳处理的SAE8620轴承钢在855°C奥氏体化后,在225°C盐浴中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再在225°C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等温淬火时间(7,21 h)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7 h时试验钢表层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和碳化物,等温淬火21 h后表层组织中的马氏体消失,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增加,针状贝氏体铁素体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与等温淬火21 h相比等温淬火7 h试验钢的表层硬度更大,接触疲劳寿命也更长,这主要与其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更小、表层硬度更大,可以更好地抵抗塑性变形有关。
    • 俞峰; 陈兴品; 杜松林; 王存宇; 汪开忠; 曹文全
    • 摘要: 利用金属原位分析技术和钻孔化学分析方法对高淬透性轴承钢GCr15SiMn的Φ450 mm连铸圆坯和Φ130 mm圆钢的C、Si、Mn、Cr元素横截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推力片式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了材料的接触疲劳寿命测试。结果表明:GCr15SiMn连铸圆坯C元素的偏析倾向较大,易产生中心正偏析,而Cr、Si、Mn元素的偏析倾向较小。通过采取稳定低过热度浇铸、三段强电磁搅拌等措施,铸坯的中心碳偏析得以改善。采用(1240±20)°C×5 h高温扩散、初轧首道次变形量≥90 mm大变形轧制的Φ130 mm圆钢的碳偏析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试验钢在5.3GPa高应力负载下的接触疲劳额定寿命L 10达到3.58×10^(6)次,接近电渣重熔钢的水平。
    • 单琼飞; 王鑫; 薛文方; 祝道明; 叶健熠
    • 摘要: 对碳氮共渗及常规马氏体淬回火的轴承零件及寿命试样进行了组织、硬度、晶粒度、变形量、回火稳定性及接触疲劳寿命试验的对比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度及变形量控制两者基本一致,但碳氮共渗的表层硬度、回火稳定性及疲劳寿命均明显优于马氏体淬火.
    • 李俊文; 陈玉莲; 钟奇
    • 摘要: 滚动轴承是机器中广泛应用的零件之一,依靠滚动体和滚道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承转动零件,轴承的使用寿命是轴承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针对滚动轴承失效形式主要是疲劳点蚀,往往采用接触疲劳寿命来反映轴承寿命,它综合考虑了轴承材料、接触特性等因素,更符合实际工况.采用MATLAB GUI软件平台完成角接触球轴承接触疲劳寿命计算系统设计,该系统使用方便,只需输入相关参数,便可计算出接触疲劳寿命、最大接触载荷和最大接触应力等参数,结果可在系统界面显示或输出txt文件和excel表格.该系统大大缩短了轴承寿命计算周期,提高轴承设计效率和精度.通过多次工程设计验证,该系统高效可靠,为工程设计中其他复杂计算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 周岩松; 汪涛; 邹琦; 曾宋文; 邵芳芳
    • 摘要: 结合生产需求,研制了评价不同轴承滚子的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该试验机采用三点接触传动及加载方式,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液压比例加载和变频调速,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不同曲线类型的滚子进行接触疲劳寿命试验,设计滚子直径为15~30mm,最高转速为15 000 r/min;试验载荷范围为2~25kN.选取了两种已知的不同曲线类型的滚子进行实验,通过对100 min和100h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试验机的科学性,为下一步的滚子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 张学诚
    • 摘要: 研究了齿轮钢纯净度与晶粒度与齿轮接触疲劳寿命的因果关系.通过试验证实了齿轮钢的纯净度与晶粒度对齿轮接触疲劳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齿轮钢中的晶粒愈细小均匀、非金属夹杂物越微小弥散,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也愈高.
    • 刘晶
    • 摘要: 通过研究轴承钢GCr15SiMn试片与渗碳钢G20Cr2Ni4A试片的接触疲劳寿命水平得知,渗碳钢G20Cr2Ni4A试片的各项寿命指标均高于轴承钢GCr15SiMn试片,且渗碳钢G20Cr2Ni4A试片的接触疲劳寿命是轴承钢GCr15SiMn试片接触疲劳寿命的3.75倍.
    • 殷国富; 宋俨轩; 殷鸣; 谢罗峰; 赵秀粉
    • 摘要: 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是一种承载能力强,精度高、寿命长的直线传动机构.目前国内外对该机构的研究较少且不能综合分析不同承载条件下各结构参数对载荷分布及疲劳寿命的影响.因此,作者建立了其载荷分布、轴向变形和寿命的计算模型.在柱面坐标系中分别建立丝杠、滚柱和螺母的曲面方程;利用曲面啮合理论求出IPRS一个节距内滚柱分别与丝杠和螺母的啮合点;依据曲面方程和啮合点位置,利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啮合面接触变形的精确计算方式.根据赫兹变形、组件轴向变形及螺牙变形的几何关系建立载荷分布计算模型,并依据 该模型得出特定参数下IPRS承载端的轴向变变形;依据求出的载荷分布、基于Lundberg-Palmgren方程建立寿命评估模型.将承载端轴向变形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关键参数于IPRS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载荷分布主要受螺牙数目、滚柱数目和螺旋角的影响,偏载率随着三者增加而增大;轴向刚度受滚柱数目、螺牙数目、螺旋角和螺母外径影响较大,其随滚柱数目和螺母外径的增大而增大,随螺牙数目和螺旋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接触疲劳寿命受滚柱数目、牙型半径、螺牙数目和接触角影响较大,其随着滚柱数目、牙型半径、螺牙数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
    • 殷国富1; 宋俨轩1; 殷鸣1; 谢罗峰1; 赵秀粉1
    • 摘要: 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是一种承载能力强,精度高、寿命长的直线传动机构。目前国内外对该机构的研究较少且不能综合分析不同承载条件下各结构参数对载荷分布及疲劳寿命的影响。因此,作者建立了其载荷分布、轴向变形和寿命的计算模型。在柱面坐标系中分别建立丝杠、滚柱和螺母的曲面方程;利用曲面啮合理论求出IPRS一个节距内滚柱分别与丝杠和螺母的啮合点;依据曲面方程和啮合点位置,利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啮合面接触变形的精确计算方式。根据赫兹变形、组件轴向变形及螺牙变形的几何关系建立载荷分布计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得出特定参数下IPRS承载端的轴向变变形;依据求出的载荷分布、基于Lundberg–Palmgren方程建立寿命评估模型。将承载端轴向变形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关键参数于IPRS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载荷分布主要受螺牙数目、滚柱数目和螺旋角的影响,偏载率随着三者增加而增大;轴向刚度受滚柱数目、螺牙数目、螺旋角和螺母外径影响较大,其随滚柱数目和螺母外径的增大而增大,随螺牙数目和螺旋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接触疲劳寿命受滚柱数目、牙型半径、螺牙数目和接触角影响较大,其随着滚柱数目、牙型半径、螺牙数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