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型分解法
振型分解法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0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96402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产业与科技论坛、大陆桥视野、太阳能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委会暨武汉市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等;振型分解法的相关文献由1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增荣、李正良、王依群等。
振型分解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6402篇
占比:99.99%
总计:996478篇
振型分解法
-研究学者
- 刘增荣
- 李正良
- 王依群
- 蔡东艳
- 马静
- 丁翔
- 于跃
- 侯宇
- 俞瑞芳
- 周锡元
- 宫必宁
- 张彩秀
- 方鄂华
- 曾国华
- 李公法
- 王华明
- 范文亮
- 邹小红
- 钱稼茹
- 陆卫明
- JI Chunming
- XU Ning
- ZHU Qingdong
- 丁建国
- 乔宏
- 仲其林
- 何任飞
- 余江滔
- 佟维
- 侯敏
- 侯芳园
- 刘健康
- 刘天姿
- 刘志坚
- 刘文锋
- 刘明泉
- 刘春厚
- 刘晓雪
- 刘江
- 刘洪兵
- 刘爱文
- 刘玲华
- 刘祖文
- 刘铁英
- 华毅杰
- 卞朝东
- 史华成
- 叶晓辉
- 叶芳菲
- 吉春明
-
-
-
陈水生;
宋元;
桂水荣;
罗浩
-
-
摘要:
为研究横向多车作用下连续梁桥的振动响应,通过ANSYS建立公路连续箱梁桥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维整车模型模拟三轴自卸汽车,引入路面不平顺的激励作用,建立多车车桥耦合振动方程.采用自编Matlab程序对横向并排两车、纵向前后两车及单车工况下桥梁的振动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横向两车工况下的冲击系数与单车工况下的冲击系数接近,且为单车工况结果的0.4~ 1.3倍;纵向两车工况下的冲击系数绕单车工况下的冲击系数上下波动,且为单车工况结果的0.037 ~ 43.887倍.多车工况下的桥梁振动响应与车速、桥跨、车辆间距、路面等级等多种因素有关.
-
-
-
侯芳园
-
-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跨空间结构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大跨空间结构动力特性的复杂,因此如何提升大跨空间结构的抗震可靠性和经济适用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发展和完善大跨空间结构的地震反应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大跨空间结构动力特性的基础,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
王元德;
刘爱文
-
-
摘要:
通信塔通常架设在已有的建筑物上.在地震中,建在屋顶上高耸的通信塔鞭梢效应比较显著,常常受到严重的破坏,而通信塔的损坏将会影响震后救灾工作的开展.本文基于通信塔的实际震例,分析了通信塔出现鞭梢效应的主要原因.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了位于不同层数框架结构上的两个通信塔的地震作用.结果表明通信塔和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接近时是鞭梢效应最容易发生的时刻,两者的一阶特征周期接近时鞭梢效应最大;场地特征周期越大,通信塔的地震效应越大.
-
-
范振华
-
-
摘要:
钢结构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钢结构尤其是高层钢结构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相对较慢. 钢结构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和节能环保等优点,正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我国目前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20011-2010 )中提出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以及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三水准是结构要预期达到的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则是两个阶段的设计. 目前关于两阶段设计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振型分解法、时程分析法和静力非线性分析法.
-
-
-
王维;
杨绍钊;
刘天姿
-
-
摘要:
以底部剪力法的算例,论述了只考虑第一振型作用并辅以增大系数方法的合理性,并探讨了对于顶部附加小建筑和主体结构质量悬殊不大的建筑,将顶部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定为3.0的合理性,理论分析和算例计算结果显示,顶部附加地震系数和动力增大系数应在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放大.
-
-
闵细根
-
-
摘要:
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不可避免性,在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会受到很多未知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抗震精确计算的难度.因此,为增加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仅要依赖于精确定位抗震计算分析,更要重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鉴于此,本文对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
-
韩花丽;
张根保;
杨妍妮;
董晔弘
-
-
摘要:
通过对比传统建筑物与风电机组的特性差异,提出需要考虑风电机组特性的模态振型分析方法及结合风电机组受载特性,修正地震效应的叠加方法.基于此方法对某2.0 MW风电机组进行地震载荷动力学分析,分析数据同风电机组权威软件GH Bladed 4.2数据比较表明,该分析方法可较好地计算风电机组的地震载荷,从而可为简化地震载荷计算流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
-
侯宇;
曾国华;
李公法
-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委会暨武汉市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输流管道的横向振动是造成管道破坏的主要原因.首先建立了输流管道系统的横向振动有限元方程,给出了四种不同的边界约束条件.应用振型分解法进行了系统的模态分析,分别求解了振动系统在无阻尼和有阻尼情况下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采用Newmark法求解了系统的响应.研究了管道跨距、流体流速、流体压强、流体流速扰动、流体压强扰动等系统参数对振动系统的模态和响应的影响,为输流管道系统的减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
-
-
周峰;
黄鼎业;
华毅杰
- 《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匀速移动的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竖向振动,在振型分解法的基础上推导了移动的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振动的理论近似解计算公式,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简支梁在移动的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性能和影响因素.理论近似解公式,对定性定量地认识简支梁在称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反应有参考意义.
-
-
齐辉;
张昕;
黄本才
- 《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体育场大悬挑屋盖振动的频谱比较密集,空间振型特性复杂.工程中常采用的风激振动的振型分解法与屋盖的振型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以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环状屋盖结构和湖南益阳体育场单边悬挑屋盖结构为背景,分析它们振型特性的规律,并以益阳体育场屋盖为例,在频域内分析了多振型和振型动位移交叉项对风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
-
李正良;
陈枫;
郭莹
- 《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2年
-
摘要:
巨型结构正在高层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连续化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巨型柱、巨型梁的等效刚度方程式,采用了较适宜的广义脉动风速样本模拟基础上的风荷载模型.然后,用随机振动理论,导出了巨型结构顺风反应的位移和加速度关系式.按振型分解法将无限自由度体系分解为若干有限自由度体系,并进行实例计算.说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
-
-
-
-
-
-
- 郑州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5.15
-
摘要:
本发明属于工程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刚体位移分解的局部振型识别方法,通过对构件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各阶振型的节点总位移云图,提取j阶振型中i单元的节点位移向量{dji},并基于四节点正方形单元的刚体位移基向量[Br],获取j阶振型中i单元的相对刚体位移向量{drji},并作出构件模型在该阶振型x方向、y方向、xoy平面上的刚体位移分解谱,进一步得出相对基本刚体位移分解谱,构建构件模型在j阶振型各方向上的局部系数β,从而判定在该阶振型的各方向上是否发生局部振型。本发明能够对结构或构件的局部振型进行精细识别,通过结构或构件的不同自由度上的相对刚度分布,确定相对刚度不足或薄弱的区域,进而指导结构或构件的相对刚度设计。
-
-
-
-
-
-
- 郑州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6-13
-
摘要:
本发明属于工程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刚体位移分解的局部振型识别方法,通过对构件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各阶振型的节点总位移云图,提取j阶振型中i单元的节点位移向量{dji},并基于四节点正方形单元的刚体位移基向量[Br],获取j阶振型中i单元的相对刚体位移向量{drji},并作出构件模型在该阶振型x方向、y方向、xoy平面上的刚体位移分解谱,进一步得出相对基本刚体位移分解谱,构建构件模型在j阶振型各方向上的局部系数β,从而判定在该阶振型的各方向上是否发生局部振型。本发明能够对结构或构件的局部振型进行精细识别,通过结构或构件的不同自由度上的相对刚度分布,确定相对刚度不足或薄弱的区域,进而指导结构或构件的相对刚度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