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抽象的人

抽象的人

抽象的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专利文献288822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等; 抽象的人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海燕、李士坤、王峰明等。

抽象的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88822 占比:99.97%

总计:288910篇

抽象的人—发文趋势图

抽象的人

-研究学者

  • 何海燕
  • 李士坤
  • 王峰明
  • 龚孝华
  • 俞吾金
  • 冯秀芹
  • 刘云
  • 刘崇顺
  • 刘文浩
  • 刘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人民性”必然构成马克思制度哲学的理论特质牟成文撰文《论马克思制度哲学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质》指出,马克思制度哲学时刻紧紧抓住“绝大多数人”这一关键。马克思制度哲学所抓住的“绝大多数人”决非纯粹抽象的人,决非想象中的人,决非鲁滨逊式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而是具体的人,而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人.
    • 尹江铖
    • 摘要: 作为思想观念生产者的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揭示关系到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对当代知识分子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如果从“抽象的人”出发则易丧失其现实性,沦落为“抽象的知识分子”,从而深陷人格迷梦,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谋求人格成就和人类解放;更易误入方法迷途,由脱离现实的纯粹思辨走向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僭越;致使身份迷失,因不明分工的阶级根源而导致职业自负并丧失阶级意识。新时代知识分子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自我并开展研究,才能在实践中成就理想人格;立足现实进行思辨和批判;追求真理而不迷失自己的阶级归属,在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 罗米
    • 摘要: 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能拿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有些是具体的山川胜迹,有些则是抽象的人文风流,不过由于“文无第一”,自然也就没办法给它们排个座次。如果真有这么一场文化名城的“选秀”比赛,各个名城想必争得面红耳赤,安徽省宣城市却会在旁边笑而不语,因为它有“大招”——文房四宝。
    • 杜楠; 周福盛
    • 摘要: 教育是一项发展人的事业,对人的属性认识的转变必然会对教育理念产生影响,进而直接牵涉教育评价.从历史来看,对人的认识经历了由"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的转变,教育评价的理念也就有了不同的表征.作为"抽象的人"的教育评价将人视为物化人、受控人、应试人,强调评价的客观性、静态性及标准性,导致了教育评价中的目中无人;作为"具体的人"的教育评价则将人视为一种独特的生命,强调完整的人、参与的人与个性化的人,突出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欣赏性,追求教育评价的平易近人,促使人完整价值的真正实现.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当下,需要落实"具体的人"的教育评价.为实现教育评价中人的理性回归,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基本理念,明确促人发展的评价根本旨归,构建全程见人的评价操作样态.
    • 杨雨林
    • 摘要: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西方话语"陷阱",即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衡量标准,例如西方民主话语凭借"选举至上论"、"民主富强论"、"民主一元化"等话语攻势企图垄断民主标准的制定权和民主模式的主导权;及通过制造一系列"陷阱"理论来质疑、 构想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例如国强必霸思维模式下的"修昔底德陷阱"和作为霸权稳定论思想延伸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对这些"陷阱"理论要尤其注重批判性分析.西方话语"陷阱"的认知逻辑在于以"抽象的人"为认识论原点,将社会历史的实践者与具体的实践环境相分离;且由于对认知主体的确定性把握不足,导致"陷阱"理论频发和"普世性"思维模式下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模式和轨迹普世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现实的人"及其所处于的历史环境为认识原点,才能走出西方的话语"陷阱",正确认识有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 樊子牛; 王华
    • 摘要: 教育技术学中存在着"抽象的人"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遮蔽了教育技术实践中的"具体的人".文章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尝试超越理论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下的教育技术学人性观,凸显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思维方式中的教育技术学人性观.文章将教育技术学的人性观建立于实践哲学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教育技术学对人的理解由"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转变.
    • 吕振
    • 摘要: 马克思曾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他一度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并且借助费尔巴哈来批判黑格尔以及国民经济学家的思想,但随着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逐渐摆脱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的束缚,并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为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宗教的、抽象的人,转而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活动的人出发建立了唯物史观,从而摆脱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的限制.而且他还主张用现实的革命手段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这也与费尔巴哈在抽象“感性直观”的基础上所主张的人们应该“平心静气”地接受现实的苦难的观点根本对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从实践出发主张用现实的手段“改变世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的社会形态之上,为建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的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费尔巴哈则只能在面对人们的不幸时又重新求助于观念性的东西,导致他又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之中.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理想随着他的唯物史观的创立,使新的社会形态从空想变为科学,不仅实现了自己既定的目标,而且也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全方位的,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但不局限于费尔巴哈,通过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哲学的批判,他不仅与以往的旧哲学信仰划清了界限,而且也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