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管理
护士分层管理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11696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卫生产业、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护士分层管理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冼婉莹、吴历、唐华兰等。
护士分层管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1696篇
占比:99.93%
总计:311916篇
护士分层管理
-研究学者
- 冼婉莹
- 吴历
- 唐华兰
- 唐飞燕
- 姜颖
- 宋小玲
- 弋晶晶
- 张丽
- 张力
- 张朵
- 徐婷婷
- 方丽
- 方国华
- 李萍英
- 梁嘉玲
- 游雪梅
- 熊学勤
- 王六平
- 王爱平
- 胡润珍
- 苏柳清
- 薛韵
- 袁莹
- 赵孟中
- 金乐意
- 闫虹
- 黄少燕
- 丁戈
- 丁昊
- 严雪梅
- 乔屏
- 乔林茹
- 于妍
- 于浩东
- 于瑞芳
- 仲云
- 任太清
- 伏洁
- 余婧
- 余小花
- 余飞飞
- 俞嬛
- 冯灵
- 凌清
- 刘云
- 刘俏俊
- 刘占红
- 刘双
- 刘学会
- 刘宇
-
-
刘占红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士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莱钢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护士分层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65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2%)较高,护患纠纷发生率(6.15%)较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较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
-
-
方红;
仲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肝胆内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肝胆内科工作的2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各12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士分层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沟通、病历书写、护理操作、病房管理)分别为(95.85±3.11)分、(93.26±4.02)分、(92.97±3.26)分、(93.05±2.84)分、(91.55±3.52)分,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1/12),低于对照组的50.00%(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内科护理中开展护士分层管理,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
-
-
谢敏
-
-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就诊过程中护理组长联合质控护士提供护理服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于 2021 年 6 月起在重症医学科管理中推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为科室就诊患者提供基于护理组长联合质控护士的护理管理,选取符合条件的 62 例重症医学科就诊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时纳入未开展护士分层管理的 63 例重症医学科就诊患者纳入对照组中,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 3. 23% ,护理缺陷发生率为 4. 84% ,低于对照组(19. 05% 、22. 22% ),P<0.05;实验组干预后 SF-36 量表中生理领域的四个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包括文书记录、基础护理、特级护理、安全管理,P<0.05。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管理中推行以护理组长联合质控护士为主导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提高重症医学科就诊患者护理管理风险,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
邵荣荣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工作的40名护士为本次研究对象,将40名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分层管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士分层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
-
汪文蓓
-
-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急诊科护士30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护士进行分组管理研究,组名主要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护士人数分别为15名,对照组护士开展急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士开展分层管理模式,对比最终两种管理方式获得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指标数据对比,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护士的岗位综合能力、医生对护士护理配合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P<0.05).结论:将护士分层管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急诊护理质量及急救效率.
-
-
隋雪梅;
李丽
-
-
摘要:
目的:研究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行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并有助于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
-
贺慧慧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新泰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病区4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比其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耳鼻喉科病区的服务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2.2%高于对照组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护理方式采取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仅大大提升护理人员自我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而且护理服务质量也不断完善,降低医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
-
-
卜云芳;
张霞
-
-
摘要: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我院呼吸内科从2019年12月开始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管理,对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呼吸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在应用护士分层管理前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护士分层管理.比较应用前后护理质量以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实验组护理质量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
杨锟
-
-
摘要:
目的 就当下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之间我院妇产科4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48名护理人员平均分为两组,在工作过程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护士分层管理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开展护理工作,在患者出院前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就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就两组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行对比,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根据医生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21/2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妇产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
-
王敏芹
-
-
摘要: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的方式在我院消化内科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别纳入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50人),展开对照实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部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有助于提升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得以推广.
-
-
张娟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对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消化内科患者500例随机分两组,分组方法采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分层管理组,每一组例数相同,均是2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层管理组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消化内科基础护理、护理文书质量、专科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评分;护理管理前和护理管理后患者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偏执、焦虑、敌意、精:神病性等情绪状态指标的差异;护理管理前和护理管理后患者生理功能、社会独立性等生活质量指标的差异. 结果:分层管理组患者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分层管理组消化内科基础护理、护理文书质量、专科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管理前两组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偏执、焦虑、敌意、精神病性等情绪状态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管理后分层管理组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偏执、焦虑、敌意、精神病性等情绪状态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管理前两组生理功能、社会独立性等生活质量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管理后分层管理组生理功能、社会独立性等生活质量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基础护理、护理文书质量、专科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并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