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火性能

抗火性能

抗火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90篇、专利文献333375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低温建筑技术、钢结构、混凝土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等;抗火性能的相关文献由88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强、王卫永、毛小勇等。

抗火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9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33375 占比:99.88%

总计:333766篇

抗火性能—发文趋势图

抗火性能

-研究学者

  • 李国强
  • 王卫永
  • 毛小勇
  • 肖建庄
  • 董毓利
  • 郑文忠
  • 侯晓萌
  • 周焕廷
  • 姜封国
  • 潘亚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磊
    • 摘要: 热惰性是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之一,在高温工况下混凝土材料结构内部的温度场会产生不均匀的现象,也就是混凝土材料的表面温度较高,而由于传热热惰性,其内部温度则较低。本文参照参考文献设计了装配式框架梁柱进行数值模拟,并将不同受火时间的测点温度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确定其受火极限,同时在构件上取出不同截面,截面上取不同测点进行模拟与试验值对比,进而分析研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的抗火性能
    • 李坤; 刘利先
    • 摘要: 为研究将轻骨料混凝土作为防火保护层对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影响以及保护层厚度实用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确定高温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温度场,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模型,分析各参数对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程度,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给出在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在工程常用范围内的抗火实用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轻骨料混凝土作为防火保护层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柱对其耐火极限有较大的影响;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接近,可靠性较高,实用性较强。
    • 梁建国; 曾祥康; 杨凡; 赵方舟
    • 摘要: 为研究双C型冷弯薄壁复合墙板系统的抗火性能,运用经试验验证的复合墙板系统温度场的ANSYS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复合墙板在火灾下轻钢龙骨的升温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防火面板厚度、防火面板材料、墙体填充物和墙体厚度对轻钢龙骨升温影响较大,而轻钢龙骨厚度、轻钢龙骨间距对轻钢龙骨升温影响较小。对81个不同影响因素的复合墙板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拟合回归,得到了复合墙板系统中冷弯薄壁型钢柱的升温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并采用GB 51249方法推导了墙板系统防火面板最小厚度公式,提出了满足耐火极限的防火面板最小设计厚度,为低层双C型冷弯薄壁复合墙板系统住宅的抗火设计提出了简化方法。
    • 何敏娟; 郝瀚; 孔晶; 朱亚鼎
    • 摘要: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木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制作简单、性能优良的大尺寸板材产品,层板钉接木(NLT)虽已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对隔声、振动舒适性和抗火性能更优的NLT-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研究与应用较少。本文介绍我国一例应用NLT-混凝土组合楼板的高层结构工程项目,并对其抗震性能与抗火性能进行了分析。
    • 胡晨; 张慧洁; 王静峰; 孙彤; 刘用
    • 摘要: 由于型钢翼缘外露,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PEC)柱耐火极限很难满足设计需求。为探究PEC柱抗火性能加强方法,得到经济合理的加强措施,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轴压作用下PEC柱的温度场及热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用已有试验数据验证模型可靠性,探讨了PEC柱在高温下的温度变化、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对不同加强措施下轴压PEC柱抗火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荷载比、纵筋配筋率、翼缘面积比、截面尺寸、长细比和防火涂料厚度等参数对PEC柱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EC柱耐火极限随荷载比、长细比、翼缘面积比的降低而明显提高,随着防火涂料厚度与截面尺寸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回归得到考虑防火涂料厚度影响的PEC柱耐火极限简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将为PEC构件抗火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刘芳; 吴丽娟
    • 摘要: 约束钢梁的性能是近年来建筑结构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火灾特性尤为重要。文章总结了约束钢梁抗火性能研究现状,对高温性能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概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了悬链线效应、蠕变效应等因素对约束钢梁的影响,最后对约束钢梁抗火研究领域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李彦兵; 李卫; 倪雅; 尹亮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车辆火灾规模下大跨径双层悬索桥的抗火性能,以主跨2180 m的特大跨径双层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建立悬索桥热分析模型,研究不同火源功率、火源位置、环境风向等因素对双层悬索桥的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得到悬索桥关键构件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双层悬索桥热-力耦合数值仿真分析,选取高温下钢材及高强钢丝热工参数,研究悬索桥吊杆、加劲梁、桥面板的高温力学性能时变特征,对比不同环境风速、桁架高度、火源特性及位置等工况下双层悬索桥结构应力、变形及构件损伤行为,确定特大跨径双层悬索桥抗火关键部位及其耐火需求。最后,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初步提出了双层悬索桥结构防火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受火桥段的应力发展及失效位置与火源位置、功率及环境风向密切相关。当车辆起火位置位于桥梁下层时,由于桥面铺装隔热作用,下层结构受火灾影响较小。而热气流致使上部结构温度明显高于下部,火源附近的上层纵横梁、桥面板和吊杆等构件温度快速上升。由于钢材热膨胀效应,导致构件快速升温膨胀,膨胀时受到周围杆件的限制,导致压应力逐步增加。(1)火源位置:当火源位于横桥向中间车道,高应力区域集中在非机动车道上层纵横梁及桥面板。当火源位于横桥向非机动车道时,火源附近的上层桥面板发生强度破坏。(2)火源功率:随着火源功率增加,火场对桥梁高温影响效应增强,关键构件温度均逐渐增大,高温影响范围变大。火源功率为30 MW,在6000 s内未发生强度破坏;火源功率为100 MW,其耐火时间为653 s;火源功率为200 MW,其耐火时间为413 s。可以看出,随着火源功率增大,桥梁结构耐火时间显著降低,最大降低可达93.11%。(3)环境风向:当火源位于横桥向应急车道,在外向风作用下,与两侧桁架相连的上层桥面板发生强度破坏;在内向风作用下,非机动车道附近的上层桥面板发生强度破坏。在内向风作用下受火桥段耐火时间为528 s,与外向风工况下相比,其耐火时间增加了3.0%。针对车辆火灾下大跨径双层悬索桥,应根据受火结构危险性进行抗火等级划分,并按等级进行分级抗火防护设计。
    • 范国玺; 高明; 王也; 李海生; 季翔
    • 摘要: 确定材料高温特性、热工参数以及时温曲线后,建立构件抗火性能分析模型,通过试验结果可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建立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钢筋混凝土(PPSRC)梁柱节点抗火性能分析模型,进行了PPSRC梁柱节点温度场分析以及耐火极限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火灾条件下混凝土表面温度高于其内部温度,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PPSRC梁柱节点内的部分钢骨升温速度高于其外层混凝土的升温速度;无防火措施时,PPSRC梁柱节点同一截面的温度分布不均,连接区是PPSRC梁柱节点抗火的薄弱区域;连接区喷涂防火涂料后,其平均温度降低明显,阻热效果良好;荷载比增大后,相应位移增大,耐火极限降低,荷载比超过一定限值时,PPSRC梁柱节点的失效位置发生变化.
    • 缪卓君; 王玉华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水平提升与社会需求增加,建筑物的尺寸、跨度及高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也呈现出异形、多样化的趋势,并逐渐朝着大型化、高层化发展。火灾是房屋结构中较为常见的突发性灾害事件之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威胁极大,因此改善房屋结构混凝土的抗火性能,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提高结构耐久性等方面意义重大。本论述基于国内外关于混凝土结构火灾发生时温度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房屋结构混凝土火灾的升温曲线和发生火灾时房屋结构及不同构件的温度场计算方式,进而反映了房屋结构在火灾发展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对应的分布情况。结合常见的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提高措施,从改善原材料与优化结构设计两个方面总结了房屋结构混凝土抗火性能的提升措施。结合实际房屋结构火损案例,介绍常见结构混凝土抗火性能提升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地应用。
    • 金王栋; 毛小勇
    • 摘要: 波纹钢腹板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于方钢管和波纹腹板位于结构外侧,在火灾高温下极易发生损伤和破坏。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波纹钢腹板组合柱的温度场和力学分析模型,应用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火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火灾荷载比、偏心率、截面尺寸以及钢管厚度对波纹钢腹板组合柱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火灾荷载比、偏心率的增加,组合柱的耐火极限减小;随着截面尺寸以及钢管厚度的增加,组合柱的耐火极限增大;波纹钢腹板对耐火极限基本没有影响。核心部分混凝土为承载轴向压力的主要部分,并随着升温压力占比先减小后逐渐增大;钢管内混凝土在受火初期承载较大部分的轴向压力,并随着升温受力占比先增大后减小;钢管在升温初期受力占比略微增大后逐渐减小。波纹钢腹板组合柱耐火极限的简化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