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冲动
投资冲动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50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瞭望、人民论坛、广东经济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六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等;投资冲动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文涛、厉以宁、周业安等。
投资冲动
-研究学者
- 于文涛
- 厉以宁
- 周业安
- 王小广
- 魏晞
- 二手房指数办
- 产能过剩课题组
- 仲纯
- 任志宏
- 任正平
- 何佳艳
- 何宝华
- 何瑞
- 佚名
- 倪金节
- 冯跃威
- 凡荣
- 刘兰文
- 刘剑钊
- 刘勘
- 刘晴
- 刘煜辉
- 刘荣荣
- 劉立君
- 包苏昱
- 叶德珠
- 向敬中
- 向正群
- 吕文超
- 吴昆鹏
- 吴育频
- 吴迪
- 周世平
- 周炳成
- 唐加文
- 姜爱林
- 娄振宇
- 孙佑海
- 宁南
- 尤洪亮
- 峥嵘
- 崔洪建
- 巴曙松
- 张各兴
- 张向东
- 张国云
- 张国光
- 张晓安
- 张耀辉
- 彭道宾
-
-
李建华;
李彦超;
蒋丽娜
-
-
摘要: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财政分权和投资冲动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重要因素,并尝试形成三种因素的框架结构来表示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状况,分别是中国财政分权形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及地方政府的债务.文章以投资冲动作为渠道变量,详细分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传导机制,并选取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论证本文提出的传导机制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显著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投资冲动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重要因素,能够解释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中的很大部分.
-
-
-
郭月梅;
陈平;
毛琼枝
-
-
摘要:
财政分权和投资冲动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投资冲动为渠道变量, 构建"财政分权—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债务"三因素分析解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选取2006—2014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的城投债及相关数据,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 实证检验财政分权、投资冲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 (1) 财政分权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关键制度因素与政策性根源; (2) 财政分权显著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3) 财政分权因素通过投资冲动渠道进一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基于研究结论, 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
-
何瑞;
郑超
-
-
摘要: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深入,增量配电放开、电力现货交易等市场化配套机制稳步推进,国资委"降杠杆减负债"专项行动为中央企业划定了资产负债率红线,这些都给公司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内部经营方面,分公司管理体制下,市县公司仍存在投资不精准、过度强调供电容量裕度,投资强度与电量电价承载空间不匹配的情况。且现有考核体系对经营效益和资产负债率的考核激励作用不明显,市县公司要成本、要投资冲动不减,轻效益、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经营效益提升难度大。同时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已成公司实现跨越提升发展的严重桎梏。
-
-
徐婷;
李祥云
-
-
摘要:
随着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财务约束,忽视了盲目的投资所带来的过度负债.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和政府投资冲动之间的关联性,并选取了2008-2017年的预算软约束资金的来源要素变量所对应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各种变量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原因,不同的预算软约束资金来源会给我国带来财政赤字问题.文章根据模型的估测结果,提出了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缓解地方过度投资的建议.
-
-
-
-
-
-
许保利
-
-
摘要:
实现中国经济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不做到这一点,中国经济增长就无法摆脱依赖政府投资刺激的状况。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经济界的热门话题,目前讨论的内容核心,本质上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最大目的,无非是要使得中国经济供给形成一个不同于目前的供给。应该说,这找对了解决目前中国经济问题之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