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辅助腹腔镜
手辅助腹腔镜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08876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九届腹腔镜外科会议等;手辅助腹腔镜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逸、揭志刚、宋玉成等。
手辅助腹腔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8876篇
占比:99.99%
总计:1008986篇
手辅助腹腔镜
-研究学者
- 刘逸
- 揭志刚
- 宋玉成
- 曹毅
- 李正荣
- 刘少杰
- 张学东
- 洪良庆
- 纳宁
- 高新
- 任镜清
- 曹永宽
- 李明
- 王贵玉
- 袁远
- A·T·贝克曼
- A·恩古延
- G·W·约翰森
- W·J·怀特
- 侯晓琨
- 刘丽芳
- 刘慧
- 刘立业
- 华学锋
- 卢波
- 吴家清
- 吴殿超
- 周均
- 姚云峰
- 宋笑飞
- 崔庆
- 张国虎
- 张国阳
- 张广坛
- 张鹏
- 彭亦凡
- 林俊琼
- 林俊琼1
- 林晖
- 林晖1
- 林良庆
- 罗云
- 罗国德
- 罗辉兴
- 蒋蒙蒙
- 蔡育彬
- 詹天成
- 谭升星
- 陈春雷
- 陈春雷1
-
-
严铁寰
-
-
摘要: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8h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在胃癌根治术中疗效相当,但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用时更短,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
刘宇峰;
刘少杰;
任镜清;
罗辉兴
-
-
摘要:
目的 总结手辅助腹腔镜联合胸腔镜治疗侵犯食管下段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流程,为该病治疗提供一种更为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在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住院确诊为侵犯食管下段的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并行手辅助腹腔镜联合胸腔镜治疗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辅助腹腔镜联合胸腔镜组8例,年龄为(62.9 ± 2.8)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360.6±31.3)min;术中出血量为(127.5±15.8)mL.出现胸腔积液1例,经胸腔引流后治愈,无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淋巴漏、吻合口狭窄、胰漏、腹腔积液,术后排气时间(3.9 ±0.8)d,术后住院时间为(9.0± 1.5)d;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期间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 在严格选择病人的基础上,经过术前准确评估受侵犯的食管长度,手辅助腹腔镜联合胸腔镜治疗侵犯食管下段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目上均能够达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操作规范要求,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易在基层推广的微创治疗手段,该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
-
张涵朔;
任镜清;
朱伟聪;
杨小红;
刘少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在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TaTME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0例)患者行手辅助腹腔镜下TaTME术治疗,对照组(70例)行腹腔镜下TaTME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保肛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保肛率、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尿道感染、盆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少于对照组的10.00 %(7/70),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年内,研究组总复发率和总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TaTME术治疗,运用手辅助腹腔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尽快促进切口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及死亡率较低,实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
申林林
-
-
摘要: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中使用手辅助腹腔镜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中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腹腔镜治疗法)和观察组(n=24,手辅助腹腔镜治疗法)。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中手辅助腹腔镜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好于腹腔镜辅助治疗方法,疾病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
王保信;
刘军;
唐雪飞;
陈越;
齐秀恒;
李明;
邢宏建
-
-
摘要: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对9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选择分为研究组(手辅助腹腔镜治疗,n=40)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n=5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R0切除率、淋巴结检出个数、保肛率、3年局部复发率、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采用手辅助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能够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预后,是可选择的外科技术。
-
-
-
-
王西山;
刘黎明
-
-
摘要:
目的:分析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其中接受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术后恢复指标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过程中选择手辅助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可促使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并有着更高的安全性.
-
-
高攀;
揭志刚;
李正荣;
曹毅;
熊建波;
肖伟;
王振;
刘逸
-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在胃癌根治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10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手辅助腹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其中手辅助腹腔镜组51例,腹腔镜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失血量、腹部切口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3年生存率.结果 手辅助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179±33)min低于腹腔镜组(206±3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失血量、腹部切口长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辅助组和腹腔镜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6.8%和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达到相同疗效,但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时间更短,学习曲线更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
-
王贵玉;
闫鹏;
王锡山
- 《第十二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九届腹腔镜外科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手辅助腹腔镜技术是将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最大程度结合的一个典范,近年来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接受.进行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步骤虽然大致与全腹腔镜相同,但是由于其恢复了术者的触觉,因此其兼顾了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双重优势;另外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还具有适应症广泛,医生学习曲线短,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术中可以快速控制出血,对于术中出现的意外能进行最快的补救,间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尽管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疾病中有以上诸多优势,但是也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手在腹中占据空间对术者暴露视野不利,同时也可能造成气腹的严密性减低;长时间的手术造成术者疲劳等.本文旨在客观对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发展、优势及应用做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