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29226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父母必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第六届中国西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云南省第九届四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三次耳鼻咽喉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等;扁桃体肥大的相关文献由51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勇、刘洁琼、单丽华等。

扁桃体肥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9226 占比:99.95%

总计:529471篇

扁桃体肥大—发文趋势图

扁桃体肥大

-研究学者

  • 刘勇
  • 刘洁琼
  • 单丽华
  • 吕斌
  • 吴蕾
  • 孙方清
  • 张乃尊
  • 张亚梅
  • 张俊
  • 张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乔飞
    • 摘要: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应用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自愿原则与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划分为两组。40例接受扁桃体剥离术治疗的患者入选对照组,40例接受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患者入选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的VAS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4.18±0.51)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23±0.31)pg/mL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出血、悬雍垂水肿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12.50%,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结论将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应用于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患者临床治疗,患者术中失血量减少明显,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痛感,调节了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郝中平; 顾怀宇; 李雯; 田春辉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对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患儿创伤应激、CC类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120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白膜完全消退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析2组创伤应激指标[降钙素原(PCT)、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CC类趋化因子(CCL2、CCL21)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血清CC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CT、Cor、PGE2、PGF2α、CC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创伤应激反应及CC类趋化因子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程度。
    • 朱薪燃; 刘宇; 王双; 金香月; 马鹤; 潘振祥
    • 摘要: 临床常见的扁桃体肥大患儿多因张口呼吸、睡眠质量差或者通气障碍就诊,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危及生命[1]。根据最新数据,扁桃体切除术是美国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每年将近289000例15岁以下儿童接受此手术[2]。扁桃体切除术本身会对患儿咽喉部产生强烈刺激,因此引发剧烈的术后疼痛。此外,术后疼痛亦会诱发一系列后续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对患儿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3]。为了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并预防患儿术后躁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泵对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进行超前镇痛[4-5],报道如下。
    • 王思露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AH)对通气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平舆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扁桃体肥大伴AH患儿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实验组行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情况、术后通气功能变化、免疫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实验组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水平较术前均有降低(P0.05);术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术前均有降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丙二醛(MDA)较术前均有提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除治疗而言,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伴AH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对患儿正常组织的损伤,减轻其术后疼痛水平,同时能尽可能降低手术带来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 贺红
    • 摘要: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儿童上气道阻塞相关牙颌面畸形的常见病因,由此引起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宁等临床症状已日益为患儿家长所重视。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不仅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突面或凹面畸形,还可能造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因此临床诊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目前,国内外研究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相关的Ⅱ类错[牙合]畸形关注度较高,而对扁桃体肥大相关的Ⅲ类错[牙合]畸形缺乏足够认识。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和笔者的临床体会,对以扁桃体肥大为主要特征的儿童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诊疗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孔娟; 陈杰; 陈敬伟
    • 摘要: 目的:观察扁桃体啄治法联合中药雾化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扁桃体啄治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扁桃体啄治法联合中药雾化治疗,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及扁桃体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扁桃体体积变化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00%(123/150),高于对照组的71.33%(107/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桃体啄治法联合中药雾化治疗可显著减小鼾症患儿扁桃体体积,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
    • 王旭萌; 陈芬; 陈惠萍; 刘平凡
    • 摘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手术中的应用.我科自2007年开展该手术以来,已完成约6000余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误诊病例,因其特殊且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 张亦男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囊内次全切除术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扁桃体肥大所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98)和研究组(n=102)。为常规组患儿采用扁桃体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儿采用扁桃体囊内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的评分、术后疼痛家长评估量表(PPPM)的评分、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在术后6 h、12 h、18 h、24 h、48 h,研究组患儿的平均FLACC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OSA-18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扁桃体囊内次全切除术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所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 蔡惠坤; 薛豪洋; 徐畅; 郭宇峰; 高兴强
    • 摘要: 针对目前小儿上气道内流场特性分析较少且实验验证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3D)打印技术构建了小儿上气道内流场特性分析的实验平台,并将其实验结果与临床鼻阻力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了不同程度扁桃体肥大对内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3D打印的实验与临床鼻阻力实验的压强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压强的最大误差为11.1%,验证了基于3D打印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口咽部狭窄度达到56%以上(扁桃体肥大为临床Ⅲ度)时,上气道吸气气流将发生急剧变化,流速和流阻增大,通气量下降,内流道出现较大的逆压梯度及内外压差,与3D打印实验的压强最大误差为10.32%,速度最大误差为8.99%,研究成果可为临床的手术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
    • 郄会; 李丹; 李晨曦; 芦琳; 窦晨雷; 张帆; 单丽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骨性Ⅱ类错[牙合]口呼吸患者肥大腺样体、扁桃体的变化及转归。方法:纳入9~16岁替牙期(平均10.6岁)和恒牙期(平均14.1岁)骨性Ⅱ类患者104例,其中实验组54例(口呼吸患者),对照组50例(鼻呼吸患者),记录扁桃体大小。采用头颅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并计算A/N值。结果:口呼吸组恒牙期与替牙期A/N值(%)分别为56.9±7.2和54.7±12.6(P>0.05);鼻呼吸组分别为49.3±9.3和40.3±11.8(P<0.05)。口呼吸组A/N值在替牙期和恒牙期均大于鼻呼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值是口呼吸独立影响因素(P<0.05),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肥大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口呼吸患者肥大腺样体持续到恒牙期。A/N值是发生口呼吸的独立危险因素。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肥大有显著相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