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538396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社区医师、世界中医药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铜、吕敏、梁宇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38396 占比:99.98%

总计:538488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发文趋势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研究学者

  • 刘铜
  • 吕敏
  • 梁宇
  • 王亲
  • 贺建中
  • 丁艳
  • 严鹏
  • 付博会
  • 付显芬
  • 付秀叶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顾晓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全方位气道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单独予以心理护理,联合组患者予以全方位气道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依从优良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护理后的TLC、FVA、MVV水平高于对照组,HAMA、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优良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气道护理+心理护理对增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有着积极影响,二者联合护理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此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轲
    • 摘要: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治疗期间集束化护理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本院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呼吸、心率)、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误吸、胃肠胀气)总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生命体征指标、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有助于维持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改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值得加以使用。
    • 陈沃庆
    •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11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H、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水平均较高,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均较高(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沈娅妮; 王斌雄; 刘海; 魏莉莉; 荆志忻; 张振赟; 刘晓梅; 蒋雨珊; 石秀娥; 杨克虎; 黄朝荣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及相关网站,查找呼吸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5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文种限中、英文.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95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气体交换[Pa02:MD=1.17,95%CI(0.98,1.36),P<0.00001;PaC02:MD=-0.85,95%CI(-1.09,-0.61),P<0.00001],肺功能 FEV1/FVC(%)[MD=1.48,95%CI(0.35,2.61),P=0.01],呼吸频率[MD=-3.36,95%CI(-4.25,-2.47),P<0.00001],提高运动能力[MD=45.55,95%CI(11.95,79.15),P=0.008]和生活质量CAT评分[MD=-5.85,95%CI(-7.53,-4.17),P<0.00001];减轻呼吸困难症状[MD=-0.55,95%CI(-0.63,-0.47),P<0.00001].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呼吸训练可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肺功能以及呼吸频率,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降低并发腹胀发生率.受纳入研究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验证.
    • 章伶俐; 陶雁; 蔡珍梅; 付显芬
    • 摘要: 目的:分析对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及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均更高,其上臂肌围更大,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
    • 林大永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创通气辅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氨溴索雾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包括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为(93.82±10.37)次/min,RR为(22.07±1.8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19.28±18.47)、(28.81±1.98)次/min,SaO2为(99.0±4.8)%,PaO2为(66.07±2.97)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79.0±2.2)%、(51.12±2.1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 张雪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涤痰通腑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脱机成功率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及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鼻胃管灌服益气涤痰通腑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通气功能及脱机成功率.结果 治疗12 d后,两组自主潮气量(sTv)及最大吸气负压(MIP)水平均高于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浅快呼吸指数(RSB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涤痰通腑汤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
    • 邓俊亮; 华美香; 陈键腾
    • 摘要: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支气管镜吸痰组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支气管镜吸痰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组在支气管镜吸痰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及支气管镜吸痰组(P<0.05);治疗后,各组PaO2、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洗组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支气管镜吸痰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患者获益,值得推广.
    • 严鹏; 李欣; 齐连振; 代兆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多沙普仑、尼可刹米不同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其对肺表面活性蛋白(SP-D)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多沙普仑组和尼可刹米组,每组9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尼可刹米组患者给予尼可刹米静脉滴注;而多沙普仑组给予多沙普仑静脉滴注.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6 min步行试验结果和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SP-D与CC16含量,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多沙普仑组总有效率(94.84%)明显高于尼可刹米组(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OI升高,PaCO2降低,多沙普仑组PaO2、OI显著高于尼可刹米组[(83.61±7.34)mmHg vs(72.65 ±6.85) mmHg,(298.67±21.34) mmHg vs(262.41±26.64) mmHg,P<0.01],PaCO2显著低于尼可刹米组[(51.03 ±5.71)mmHg vs (35.10 ±6.22) mmHg,P<0.01].多沙普仑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6 min步行距离高于尼可刹米组患者(P<0.05).多沙普仑组出院后3、6个月生活质量优于尼可刹米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SP-D降低、CC16升高,并且多沙普仑组SP-D低于尼可刹米组[(0.52 ±0.09) ng/mL vs(0.64 ±0.07) ng/mL,P<0.01],而CC16水平高于尼可刹米组[(0.21 ±0.05) pg/mL vs (0.28± 0.04) pg/mL,P<0.01].多沙普仑组出院91例,尼可刹米组出院71例.多沙普仑组改有创通气率较尼可刹米组明显降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沙普仑较尼可刹米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更加明确,能够有效改善PaO2、PaCO2,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同时降低SP-D水平,提高CCL16表达水平,安全可靠,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李瑜
    • 摘要: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选取对象为62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31例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31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比对照组更优,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更低.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