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固体
悬浮固体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5278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渔业现代化、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田环境保护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油田化学品开发应用研讨会、2007年全国油田化学品发展研讨会等;悬浮固体的相关文献由5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文杰、吴迪、林涛等。
悬浮固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5278篇
占比:99.84%
总计:105449篇
悬浮固体
-研究学者
- 刘文杰
- 吴迪
- 林涛
- 乔玮
- 刘春
- 孙永利
- 庞德茂
- 时军
- 李伟
- 李再兴
- 李宁
- 李贵霞
- 杨景亮
- 梁艳辉
- 王伟
- 秦学
- 符立伟
- 赵凤玲
- 郑兴灿
- 钟为章
- 陈晓轩
- D·乌昂
- J·S·卡恩
- J·弗兰克
- P·斯瓦米纳坦
- P·萨比内尼
- 乐林生
- 付永华
- 伟娜
- 侯涛
- 傅肃性
- 冯晓敏
- 刘丽敏
- 刘伟伟
- 刘国良
- 刘雯云
- 吴旭东
- 周云
- 周华
- 夏中华
- 孙敏
- 孙陆
- 孟祥春
- 廖华平
- 张仁富
- 张春萍
- 张楠
- 张秀华
- 徐勇鹏
- 易煌
-
-
陈广银;
曹海南;
潘义欣;
霍伟洁;
董金竹;
吴佩
-
-
摘要:
为提高牲畜养殖污水总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较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简称“碱性过硫酸钾法”)与H_(2)SO_(4)-H_(2)O_(2)消解凯氏定氮法(以下简称“凯氏定氮法”)测定牲畜养殖污水总氮的差异,确定测定牲畜养殖污水总氮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1)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结果出现总氮小于氨氮的现象,而凯氏定氮法的结果均明显高于碱性过硫酸钾法,且均高于氨氮值;(2)碱性过硫酸钾法用于不含悬浮固体(SS)的硝酸盐污水和有机氮污水总氮的测定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对不含SS的高氨氮污水的准确度稍差,而凯氏定氮法对不含SS的高氨氮污水和有机氮污水总氮测定具有较好的精确度;(3)污水中SS浓度对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且SS浓度越高,准确性越差,造成两种方法总氮的差值越大,总氮差值与SS浓度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达0.9857;(4)SS的元素组成直接影响污水总氮测定结果,SS中氮素含量越高,其对污水总氮测定结果的影响越大。总之,对于高SS、高总氮/高氨氮的牲畜养殖污水,采用凯氏定氮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碱性过硫酸钾法适用于低SS高硝氮/高有机氮的污水。
-
-
彭越
-
-
摘要:
为探究成都市中心城区地表径流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选取10个地表径流采样点,秋季降雨过程中采集水样;用重量法测悬浮固体浓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重金属镉、铅、锌、铜浓度;对监测结果做线性相关性分析、模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浓度与悬浮固体浓度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向市中心递增的特点;镉和铅是监测的4种重金属中主要组分,来自生活与交通.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城市水环境面污染源治理措施,为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
-
李铁军
-
-
摘要:
三元(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ASP)复合驱是三次采油中一种重要的采油技术,因其采出水中残留大量的化学药剂,处理难度较大。选取大庆油田南五水处理站三元采出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横向流聚结-气浮工艺对三元采出水中悬浮固体和油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与静沉相比,该组合工艺可以提高对悬浮固体和油的去除效率。在气浮对照试验中,油和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分别为33.38%和38.84%,而在后续的气浮试验中去除率可达到51.17%和38.61%。试验设置了30%,40%和50%三种回流比,在最优回流比为40%的情况下,油和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可达到78.36%和71.10%。
-
-
霍炜洁;
赵晓辉;
刘来胜;
刘玲花;
黄亚丽
-
-
摘要:
构建模拟降雨产流径流小区,以裸露土壤径流区为对照系统,考察以百慕大、高羊茅、白三叶为植被的草地过滤带对降雨水力侵蚀形成的地表径流中的悬浮固体和氮磷的截留效果。结果表明:草地过滤带径流出水中除NO_(3)^(-)-N浓度与对照系统无显著差异外,SS、NH_(4)^(+)-N、TN、TDP、TP和COD_(Mn)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系统,其中,SS浓度平均减少80.80%,NH_(4)^(+)-N浓度平均减少12.23%,TN浓度平均减少39.33%,TDP浓度平均减少12.46%,TP浓度平均减少61.44%,COD_(Mn)浓度平均减少83.34%。草地过滤带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截留效果存在差异,过滤带对颗粒态污染物SS和COD_(Mn)拦截率高于溶解态污染物NO_(3)^(-)-N、NH_(4)^(+)-N和TDP,对较强吸附性污染物NH_(4)^(+)-N和TDP拦截率高于弱吸附性污染物NO_(3)^(-)-N,TN和TP中颗粒态组分比例越高,其拦截率越高。
-
-
赵升;
许杰;
张涛
-
-
摘要:
注水开发是油田中后期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注入检测达标的水便尤为关键.但在日常检测中发现悬浮固体质量浓度检测结果有时为负值,特别是注入水为清水的较为严重.通过实验来探讨负值是怎么引入及如何消除该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悬浮固体质量浓度出现负值现象主要是微孔滤膜中水溶性物质和水样酸碱度引起的,可以通过增加浸泡时间以及调酸碱度来消除该影响,其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反应水样中悬浮固体的实际值.
-
-
-
-
摘要: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简称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田所研发的油田采出水处理升级技术,在大庆油田处理规模为600 m^(3)/d的试验中获得全面成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目前行业最高的含油≤5 mg/L、悬浮固体≤1 mg/L、粒径中值≤1μm的水质标准,6月底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验收。
-
-
马晓强;
景慧
-
-
摘要:
大庆油田含聚采出污水悬浮固体测定采用单滤膜过滤法,存在过滤时间长、测定结果偏高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残留聚合物含量及聚合物分子量对悬浮固体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悬浮固体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经过高速剪切或H2 O2处理或双滤膜法过滤后的污水,悬浮固体测定时间缩短,测定结果准确性更高.
-
-
-
-
摘要:
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水的含盐量与总溶固体的含义有所不同,因为总溶固体不仅包括水中的溶解盐类,还包括有机物质。同时,水的含盐量与总固体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因为总固体不仅包括溶解固体,还包括不溶解于水的悬浮固体。
-
-
-
-
尹晓静;
禹越海;
张凤彩;
王小勇;
钟少华;
韩志红;
张春萍
- 《第十六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河南油田分公司注入水水质检测对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含量采用重量法测定.采油厂二、三级检测单位原来一直采用目视比色法,近几年各二级检测机构逐步配套完善了重量法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满足了检测的需求,但在实际开展悬浮固体含量的检测过程中,由于一、二级水质检测机构所采用的设备、滤膜及检测人员对标准中规定方法的理解不同等原因,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较大.围绕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开展比对实验,通过细化检测方法、运用滤膜系统误差消除法,有效地解决了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
秦浩然;
赵敏杰;
林庆月;
余静
- 《2017(第八届)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以国际水质协会(IWA)的ASM1污泥产率模型为基础并充分考虑污水中悬浮固体组成的影响,总结出了表观污泥产率系数Yobs以及活性污泥组分MLVSS/MLSS的计算方法.采用仪征实康污水处理厂2015年的实际运行数据,模拟进水挥发性悬浮物比例fv与污泥龄SRT对MLVSS/MLSS值以及表观污泥产率Yobs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fv对活性污泥组分MLVSS/MLSS值影响较大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受进水中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建议污水处理厂尤其是没有设置初沉池的处理厂需增测进水fv值,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污泥龄以稳定系统中的微生物量,保证活性污泥系统的降解能力.
-
-
吴迪;
孟祥春;
刘文杰;
赵凤玲
- 《第二届中国油田化学品开发应用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杏二中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悬浮固体含量高和去除困难的瓶颈问题,通过该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分析和过饱和程度预测、采出水老化、采出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分离和测试、采出水沉降分离特性测试,确定了杏二中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悬浮固体含量高和去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其碳酸盐过饱和,从中持续析出的胶态碳酸盐微粒造成悬浮固体含量增大且去除困难出,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可有效抑制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碳酸盐颗粒物析出的螯合剂型水质稳定剂,在水质稳定剂加药量为750mg/l的情况下可将杏二中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采用常规沉降和过滤手段难以去除的悬浮固体微粒的含量降低到20 mg/l,为解决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和回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
-
吴迪;
孟祥春;
刘文杰;
赵凤玲
- 《2007年全国油田化学品发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杏二中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悬浮固体含量高和去除困难的瓶颈问题,通过该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分析和过饱和程度预测、采出水老化、采出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分离和测试、采出水沉降分离特性测试,确定了杏二中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悬浮固体含量高和去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其碳酸盐过饱和,从中持续析出的胶态碳酸盐微粒造成悬浮固体含量增大且去除困难出,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可有效抑制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碳酸盐颗粒物析出的螯合剂型水质稳定剂,在水质稳定剂加药量为750mg/l的情况下可将杏二中试验区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采用常规沉降和过滤手段难以去除的悬浮固体微粒的含量降低到20mg/l,为解决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和回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
-
-
Zuliang Liao;
Hallvard Odegaard;
Herman Helness;
Yngve Ulgenes
- 《第一届中国国际过滤材料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依据上流过滤的原理,应用具有高内部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Kaldnes塑料生物膜载体,进行了开放型介质漂浮过滤材料用于增强城市废水一次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条件下,当过滤速度为5~15 m/h时,悬浮固体(SS)的去除效率达到85%~75%范围内.在按1~15 mg/L的浓度加入聚合物时,SS去除效率没有明显改善,但是改变了废水沉积物的聚集态,呈现更高的压头损失率,并缩短了过滤周期.实验发现,SS负裁率是设计漂浮过滤材料时的一个关键参数.当SS负裁率超过3kg/m3滤床·h时将使过滤周期缩短到不足5h.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与SS去除效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可能意味着COD负载率可减少至传统二次生物处理中的一半,因此可使二次处理厂建造得十分紧凑.漂浮过滤材料也可用于小规模原污水渗滤的预处理.
-
-
Yudengxi;
余登喜
- 《2017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混凝法对毒性强,COD、SS浓度高,色度大的中药废水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对比研究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硫酸亚铁(FeSO4·7H2O)对中药废水急性毒性和对COD、SS的去除效果,确定投加方案为PFS(500mg/L);其次研究了pH值、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壳聚糖(CTS)对PFS混凝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混凝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7.0时,500mg/L PFS与8.0mg/L PAM配合使用对中药废水具有最佳混凝效果,C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38.6%、98.9%,急性毒性由EC50=8.12%的降低至EC50=41.35%,毒性级别由极强削弱至中等.
-
-
Yudengxi;
余登喜
- 《2017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混凝法对毒性强,COD、SS浓度高,色度大的中药废水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对比研究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硫酸亚铁(FeSO4·7H2O)对中药废水急性毒性和对COD、SS的去除效果,确定投加方案为PFS(500mg/L);其次研究了pH值、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壳聚糖(CTS)对PFS混凝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混凝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7.0时,500mg/L PFS与8.0mg/L PAM配合使用对中药废水具有最佳混凝效果,C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38.6%、98.9%,急性毒性由EC50=8.12%的降低至EC50=41.35%,毒性级别由极强削弱至中等.
-
-
Yudengxi;
余登喜
- 《2017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混凝法对毒性强,COD、SS浓度高,色度大的中药废水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对比研究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硫酸亚铁(FeSO4·7H2O)对中药废水急性毒性和对COD、SS的去除效果,确定投加方案为PFS(500mg/L);其次研究了pH值、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壳聚糖(CTS)对PFS混凝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混凝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7.0时,500mg/L PFS与8.0mg/L PAM配合使用对中药废水具有最佳混凝效果,C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38.6%、98.9%,急性毒性由EC50=8.12%的降低至EC50=41.35%,毒性级别由极强削弱至中等.
-
-
Yudengxi;
余登喜
- 《2017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混凝法对毒性强,COD、SS浓度高,色度大的中药废水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对比研究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硫酸亚铁(FeSO4·7H2O)对中药废水急性毒性和对COD、SS的去除效果,确定投加方案为PFS(500mg/L);其次研究了pH值、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壳聚糖(CTS)对PFS混凝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混凝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7.0时,500mg/L PFS与8.0mg/L PAM配合使用对中药废水具有最佳混凝效果,C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38.6%、98.9%,急性毒性由EC50=8.12%的降低至EC50=41.35%,毒性级别由极强削弱至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