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228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妇女研究论丛、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等;性别不平等的相关文献由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愈晓、周小李、孙庆括等。

性别不平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 占比:2.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228 占比:97.43%

总计:7419篇

性别不平等—发文趋势图

性别不平等

-研究学者

  • 吴愈晓
  • 周小李
  • 孙庆括
  • 武中哲
  • 马素梅
  • 周韵笑
  • 唐卫红
  • 尚金萍
  • 徐娟
  • 李小云

性别不平等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春玲; 郭亚平
    • 摘要: 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是反映社会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CSS2019调查数据,分析男性和女性在教育地位获得、经济地位获得和职业地位获得上的性别差异,并与之前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2001年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女性和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获得上同样受到社会制度、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在社会经济地位竞争上越来越多地拥有同等的机会,与男性共同竞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杨静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大批东欧犹太女性进入美国。犹太女性移民大都因为生活贫困不得不进入就业市场,又因为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网络而主要进入美国工业化城市中的服装厂工作。这些犹太服装女工以年轻未婚女性为主,大都作为廉价劳动力分布在制衣生产线的基础性岗位上,面临职业升迁困难,工资处于低水平,以及遭遇性别歧视等困境。对于这样的工作境遇,她们一方面积极适应美国工厂的生产方式,同时也通过跳槽、参加工会和罢工等方式进行抗争,但大多数女性在婚后回归家庭,结束工厂职业生涯,选择以家庭为中心开展新的经济参与活动。
    • 牛辰锴; 马淮; 李微
    • 摘要: 资本主义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未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得到彻底解决。核心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私有制度必然导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出现。本文通过考察资本主义逻辑下的性别概念以及性别不平等这一现实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全球化时代资本的逻辑深化与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批判分析了其背后的资本主义现实与深层原因,并为进一步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意义。
    • 许琪
    •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两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回顾发现,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性别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并不同步,且不同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通过一个更加整合的理论框架研究性别不平等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程度、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更加关注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对性别不平等的影响,更加深入地研究客观层面的性别不平等水平与主观层面的性别不平等感知之间的关系,同时更加关注性别不平等与其他形式的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分析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后果。
    • 刘杨
    • 摘要: 人才引进政策是近年许多城市吸引人才落户的重要举措。基于我国12个“新一线城市”2012—2018年的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识别人才引进的政策效应和性别异质性。研究发现: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在直接效应、显著度和解释力三个方面对女性的效应更强。此外,GDP对人才政策的实施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女性强于男性。人才引进政策没有诱致性别不平等,并且一定程度地扭转了人才流动上的性别不平等
    • 王悦莹
    • 摘要: 教育公平是教育史上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印度,女性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男性,许多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过去20年印度经济快速增长,但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一直进展缓慢。即使在今天,教育中的性别差距仍然是一个令人极为关切的领域。本文将概述全球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重点分析印度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现状。阐明印度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并分析印度的教育政策与实践为改善性别差距所做的努力。最后,本文将提出克服性别不平等和完善相关教育政策的建议,以帮助印度更广泛地追求社会正义。
    • 王健
    • 摘要: 在我国晚近人口结构迅速变化、女性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核心家庭结构不断瓦解的社会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随之凸显。与男性相比,我国女性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相对更少,且养老金的性别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贫困女性化”问题日益严峻。在性别不平等的视角下,建立在“男主外、女主内”“生产归男性、家务归女性”的核心家庭模式基础上的养老保险制度,复制、延续甚至强化了女性群体在经济安全上的弱势地位及依赖角色,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原有的预设和安排面临着不得不转型的挑战。基于此,有必要在检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性别不平等现状及背后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塑,以便更好地保障女性退休后的经济安全。
    • 蒙克; 钟林睿
    • 摘要: 一、引言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男性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这种性别不平等(2)如此普遍,以至于生活在从前的人们从未将其视为一个问题,连追求平等的先驱者卢梭也不例外,他所提倡的平等仅适用于男性内部。
    • 摘要: 近年来,性别议题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盘点2020年的性别新闻,女性在争取权益方面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较为凸显。但也要看到,性别不平等仍在持续,并且呈现出与阶层等维度交叉的复杂性.疫情对于全世界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挑战,国家卫健委2020年3月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4.26万名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中,女性占比三分之二。女性为生理需求等话题去羞耻化,为解决女性的需求而抱团,展现出了自己的力量与行动力。
    • 肖刘政芃
    • 摘要: 体育与性别不平等问题存在密切联系,且受女权运动影响,或将成为未来新一研究热点。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行综述,发现国外文献层次丰富,从家庭、社会、法律以及机构等层面对体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进行剖析,国内研究多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研究更加理论化。国内外研究都以媒介研究居多,未来研究可选择法律、文化、家庭等特定视角进一步阐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