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救护
急诊救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27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全科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全国内科急危重病医学学术交流会、2008年全国加强门诊急诊工作(屯溪)学术研讨会等;急诊救护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桂华、黄彦珍、刘芹等。
急诊救护
-研究学者
- 刘桂华
- 黄彦珍
- 刘芹
- 吴燕青
- 李丽雪
- 石惠珠
- 黄瑛
- 丁琼
- 丛日丽
- 仇娟娟
- 仉小平
- 付丽娜
- 付亚芹
- 付宁
- 何宇芬
- 冯平
- 刘丹
- 刘丽梅
- 刘倪娜
- 刘建英
- 刘潮梅
- 刘红霞
- 包惠莲
- 史晓琴
- 向录秀
- 吕素琴
- 吕素琴1
- 吴巍
- 周丰华
- 周松吉
- 周金贵
- 夏朝晖
- 姑丽米热·伊萨木丁
- 姚金英
- 姜崇丽
- 姜洪丽
- 孙振荣
- 孙晓云
- 孙玉勤
- 孙立琴
- 崔旭凤
- 崔红丽
- 常景
- 张亚丽
- 张冬梅
- 张利
- 张婧婧
- 张振美
- 张柳涵
- 张泓微
-
-
林金生;
李虎玲;
常景;
徐成卫;
曾丽
-
-
摘要:
目的 构建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将2019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率、诊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就诊至急诊医生接诊耗时、就诊至卒中医生接诊耗时、就诊至CT完成报告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护效率,改善诊治效果.
-
-
崔旭凤;
翟园园;
黄佩祎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绿色通道构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2月28日接诊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救治的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8月31日接诊并通过实施信息化智能平台的绿色通道救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救治过程相关指标、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情况、溶栓情况、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状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患者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救治过程就诊至急诊医生初始评估时间、就诊至卒中专业组医生接诊时间、就诊至CT检查时间、就诊至实验室检查时间、就诊至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情况、溶栓率、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无显著后遗症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绿色通道构建通过协调各单元间的协作能力,提升了抢救效率,保证患者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救治的无缝隙衔接,缩短了患者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提高了溶栓率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
胡波
-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流程再造管理在群体食物中毒急诊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10名该院急诊科室医务工作人员参与该次研究中。根据时间节点不同,在2020年2—8月间实施急诊救护常规管理,为常规组;在2020年9月—2021年3月间采取急诊救护流程再造管理,为研究组。分别在两个时间节点内纳入85例群体食物中毒患者。比较分析两组管理质量(管理主动性、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责任感、综合能力)、抢救成功率、医务人员综合水平提升情况(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病情分析、临场决策)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在管理质量方面,对比于常规组,研究组管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综合水平提升情况,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满意度方面,常规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在群体食物中毒急诊救护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在提升管理质量、医务人员综合水平、抢救成功率以及管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优势。
-
-
-
-
蒋颖;
张婧婧;
胡雪萍;
王寅冰
-
-
摘要:
目的关于急诊医患沟通师模式应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ETMI)患者急诊救护当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来我院进行急诊救治的92例SETMI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急诊救护的过程中通过急诊医患沟通时进行沟通,评价效果。结果对本文结果进行统计得出,92例患者存在1例投诉,投诉率为1.09%,满意患者90例,满意度达到97.83%,所有患者整体抢救效果良好。结论对急性SETMI患者在进行急诊救护的过程当中,将急诊医患沟通师工作纳入其中可以有效落实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
郭丽
-
-
摘要:
目的 观察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未开展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而行常规急诊救护临床护理模式)与实验组(37例:开展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平均抢救时间、治疗24 h后用力呼气流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观察项目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救护临床护理模式.
-
-
孙振荣
-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各n=30),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情稳定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检查耗费时间和急诊室滞留时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缩短急诊室滞留时间,还能降低患者病死率.
-
-
-
-
仇娟娟
-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
| 2003年
-
摘要:
医院的医护工作中,护士不仅是医嘱的具体执行或操作者,而且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较多,在执行医嘱和交流过程中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在急诊救护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所面对的是急诊病人,由于其急诊性而产生的矛盾又有某些特殊性,本文对这些矛盾的成因及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
-
刘丹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总结143例高处坠落伤患者的急诊救护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命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科2013.01.01—2013.12.31.收治的143例高处坠落伤患者的紧急救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患者的抢救护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及心得体会.结果:143例患者,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5%.结论:高处坠落伤患者病情严重,病况复杂,涉及多学科,有效配合急救,科学进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
-
-
-
苏莉;
吴巍;
王园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医院作为内蒙地区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成为接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科室.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应具备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n 方法:对于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11日在接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的应急预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重点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概念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后的总结体会.rn 结论:医院已完全具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仅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应急预案,而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
苏莉;
吴巍;
王园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医院作为内蒙地区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成为接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科室.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应具备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n 方法:对于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11日在接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的应急预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重点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概念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后的总结体会.rn 结论:医院已完全具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仅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应急预案,而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
苏莉;
吴巍;
王园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医院作为内蒙地区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成为接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科室.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应具备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n 方法:对于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11日在接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的应急预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重点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概念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后的总结体会.rn 结论:医院已完全具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仅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应急预案,而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
苏莉;
吴巍;
王园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医院作为内蒙地区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成为接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科室.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应具备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n 方法:对于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11日在接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的应急预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重点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概念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后的总结体会.rn 结论:医院已完全具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仅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应急预案,而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