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活动
志愿活动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49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6203篇;相关期刊436种,包括社区、东北之窗、工会信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四届江苏MPA论坛、高教质量改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国际研讨会、首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研究论坛等;志愿活动的相关文献由839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汛清、丁元竹、陈昕等。
志愿活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203篇
占比:98.41%
总计:46950篇
志愿活动
-研究学者
- 江汛清
- 丁元竹
- 陈昕
- 孙伟
- 孟谦
- 张海潮
- 李敏
- 李映楠
- 梁晓阳
- 王俭
- 王超
- 丁磊
- 于洋
- 何畅
- 储成来
- 冯专
- 刘惠
- 刘敏
- 刘静
- 剧凤书
- 叶伟良
- 吴涛
- 周国春
- 唐亚阳
- 唐伯新
- 孙夏
- 孙建丽
- 孙晋善
- 张俊
- 张惠
- 张晏如
- 张楚
- 张迪
- 张雪飞
- 徐方全
- 成美婷
- 戴雪峰
- 方糖
- 本刊讯
- 李娜
- 杨荫
- 杨超
- 涂腊根
- 王文婧
- 王蕾
- 索变利
- 肖望兵
- 董玉刚
- 解倩
- 许晓蕊
-
-
崔恒梅;
孙锐;
李惠玲;
王亚玲;
顾洁;
顾有花
-
-
摘要:
目的:探讨苏州市护理人员参与志愿护理失能老年人活动的阻碍因素,为创立一支为失能老年人服务的护理志愿者团队奠定基础。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苏州市各级医院护理人员26人,使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收集护理人员关于志愿护理失能老年人的真实想法,并使用Nvivo 12软件进行文本资料的整理,提取出现频繁的语句,并结合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反复阅读、编码、分析、提炼、得出主题。结果:共提炼出8个主题,①志愿活动投入困难;②缺乏安全的工作环境,担心增加医疗隐患;③对服务对象疾病危险性的担忧;④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对志愿者的理解度;⑤志愿者组织结构不完善;⑥志愿活动缺乏便利性;⑦缺少社会性支持;⑧缺少志愿者激励。结论:护理人员志愿参与照护失能老年人活动是一种自主自愿的志愿行为,但也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建议管理者应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出发,早期识别护理人员志愿护理失能老年人的需求及阻碍因素;相关机构应多关注护理人员的诉求,改善其工作环境,满足其合理需求,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志愿体系,调动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志愿者活动。
-
-
牟彦郦;
李颖;
张虹;
黄雅莲
-
-
摘要:
目的调查医学生养老服务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其激励机制,为有效开展养老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1-3月采取方便取样法对成都市某医学院462名医学生养老服务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情况、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激励措施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参与频率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激励措施公平性评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采取的激励措施以德育加分占比最高(47.62%);志愿者期望得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措施(P<0.05),激励措施来源以政府或社会组织占比最高(37.88%);志愿者认为客观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德育加分、将志愿服务时间和学分挂钩、规范表彰和奖励、评优评先。结论医学院校应建立大学生养老服务志愿者多元激励机制,促进医学生养老志愿者服务可持续性发展。
-
-
陈梅;
刘光碧;
陈怡欢;
羊俊峄;
陈杨;
赵萍;
李惊鸿
-
-
摘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南丁格尔志愿护理“六进”服务活动经验,以期为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中国行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通过成立南丁格尔志愿组织、建立机制、开展培训、分类实施,开展南丁格尔志愿护理“六进”(即南丁格尔志愿护理进医院、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院、进公园服务)服务活动。结果该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提升了护士的专业价值和职业形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结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六进”服务活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基层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值得继续探索和推广实施。
-
-
马春晓;
叶青;
吕明
-
-
摘要:
传统的志愿活动组织和管理存在志愿信息发布范围小、活动申请审批不及时、活动组织效率低等问题,在大力发展社会文明建设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已渐渐不能满足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志愿活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志愿活动的线上申请和审批、活动信息的线上发布、志愿活动的线上预约、系统数据信息的线上分析与管理等,有效地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
-
林宁
-
-
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以价值引领指导中学生的志愿活动综合实践.结合我市"四品八德"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W校"WE CAN"志愿小站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运用SPSS数据分析W校学生组织志愿活动开展情况,将综合实践设计和教学与社会资源整合,探索、优化学校价值观引领下的志愿活动与综合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
邓丽灵
-
-
摘要:
志愿服务队的出现和发展,是培养和增强我国少先队员的自立自强精神以及服务意识的有利阵地。根据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文德路小学建立了"小海鸥志愿服务队",并将"自立自强展翅飞翔"作为队训,带领着无数的少先队员进行不断地奋斗,力求最终目标的实现。如今,"小海鸥志愿服务队"已经成立了两年多,在各方的辅助和少先队员的努力之下,它已经逐渐成长为一支高素质、高品德的优秀队伍。
-
-
邱亚楠;
常光凯
-
-
摘要:
高校服务地方中,大学生志愿活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其重要的载体之一.因此,高校应在此基础上,将此项活动与地方发展有机融合为一体,大力弘扬青年一代志愿服务精神,并不断强化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建设志愿服务基地,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以此实现其服务地方的性能,为地方发展提供保障.
-
-
赵睿;
王玲玲;
宋向宝
-
-
摘要:
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医疗领域血库充足程度,甚至关乎着患者生命安全.在此之上,本文主要从无偿献血招募前与招募中采供血体检医生的作用予以论述,从注重医生仪表、如实填写表格、精准检查身体、细致交代修养等方面,以此提升无偿献血招募质量.
-
-
吴永康
-
-
摘要:
垃圾分类是建设文明城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当前,垃圾分类的实施与治理正处于探索的关键期.本文通过对南昌市某社区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当前社区垃圾分类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多主体协同治理社区垃圾分类的路径,尝试发展新的协同治理模式,以期为全国各地区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提供借鉴.
-
-
李丽萍;
吴四妹;
李刚
-
-
摘要: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医院院内志愿活动的发展,然后论述了传统模式下从社会招募志愿者参与医院院内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医学专业学生参与医院院内志愿活动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医学专业学生参与医院院内志愿活动的建议.
-
-
陈帅
- 《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7年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纪念性博物馆,以其文化性、教育性和公益性,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社会政治环境、信息传递模式、文化获取偏好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的不断变化,在开展志愿服务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我馆的文化公益性,扩大其宣传教育功能,如何紧扣时代使命,统筹规划好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发挥文化功能,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是当前我馆在开展志愿活动中亟须思考并积极应对的重大课题.
-
-
倪虹东
-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7年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与北虹高级中学就高中志愿活动开展了对接合作,图书馆将"少儿周末故事会"活动交由学校志愿者团队负责,但情况不甚理想.在进行一番尝试后,通过制定考评标准来规范管理馆内的志愿活动,最终稳妥地解决了实际运作中的突出问题.
-
-
-
张传勇
- 《2016年安徽省医院管理协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一定高度后,居民对精神文明建设、卫生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近年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对医院来说提出更高的要求,切实关系到百姓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双创”过程中,除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提高医务人员文明素质,为患者提供价廉、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主要做法有加强管理,成立领导组,开展志愿活动,彰显行业形象,深化网格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关注居民健康。
-
-
韩忠;
杜晓初;
李中强;
胡道华;
王红
- 《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依据《湿地公约》对自然湿地的定义和分类,经过20多年努力,武汉已形成以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湿地保护体系.通过具有先导意义的地方立法和制度创新,实施湿地保护与利用重大工程,应用先进保护技术,开展志愿活动和公众参与,武汉自然湿地生态逐步改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
-
-
吕婷婷
- 《2018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计6章55条,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它的出台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奠定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基础,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格局,有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和关注,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强烈需求和深切期待.随着志愿服务的纵深发展和广泛覆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志愿者发挥个人专长,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为了挖掘志愿服务的潜力,保证其长久发展的活力,激励满足志愿者自身需求,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为例,尝试探究当前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做法。
-
-
吕婷婷
- 《2018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计6章55条,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它的出台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奠定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基础,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格局,有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和关注,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强烈需求和深切期待.随着志愿服务的纵深发展和广泛覆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志愿者发挥个人专长,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为了挖掘志愿服务的潜力,保证其长久发展的活力,激励满足志愿者自身需求,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为例,尝试探究当前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做法。
-
-
吕婷婷
- 《2018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计6章55条,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它的出台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奠定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基础,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格局,有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和关注,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强烈需求和深切期待.随着志愿服务的纵深发展和广泛覆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志愿者发挥个人专长,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为了挖掘志愿服务的潜力,保证其长久发展的活力,激励满足志愿者自身需求,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为例,尝试探究当前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做法。
-
-
吕婷婷
- 《2018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计6章55条,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它的出台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奠定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基础,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格局,有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和关注,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强烈需求和深切期待.随着志愿服务的纵深发展和广泛覆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志愿者发挥个人专长,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为了挖掘志愿服务的潜力,保证其长久发展的活力,激励满足志愿者自身需求,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为例,尝试探究当前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做法。
-
-
刘宇
- 《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文化馆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设立,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引导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在量上不断增长、在质上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机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使得文化资源在获取手段和渠道上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多样性和便捷性.在这种新的形势和文化环境下,抓好文化馆的建设、发挥好文化馆作用,是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有三个问题要搞清楚: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该做什么,目前能为群众做些什么,哪些是还没能做到的,为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