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障碍
心身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595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应用心理学、大众心理学、父母必读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第九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等;心身障碍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立新、秦峰、孙静等。
心身障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951篇
占比:99.38%
总计:16050篇
心身障碍
-研究学者
- 张立新
- 秦峰
- 孙静
- 蓝海英
- 丁颖
- 刘婷
- 李丽娟
- 李凤贤
- 王书霞
- 邬萍
- 郜正美
- 倪爱华
- 吴爱勤
- 孙佳宁
- 张雅静
- 曾妍芳
- 王月华
- 王盈力
- 翟晓艳
- 胡娟
- 薛伟
- 赵志付
- 邹雨霞
- 陈俊梅
- 陈双燕
- 陈静
- 黄维维
- Ni Aihua
- Zhai Xiaoyan
- 伊茂森
- 伍向滨
- 何晓燕
- 侯建婷
- 傅茂笋
- 刘娟波
- 吕翠
- 吴孟芳
- 张海虹
- 张燕英
- 张红梅
- 张雪茹
- 徐学
- 徐宝良
- 徐林英
- 李军
- 李小莉
- 李振涛
- 李晨
- 李松芝
- 李硕苗
-
-
田虹;
张佳囡;
徐芳芳;
陈军良
-
-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对心身障碍患者心理情绪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身障碍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心理情绪及认知能力评分,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整体分析发现,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各时间点比较(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4、8周,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组间、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MoCA评分各时间点比较(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4、8周,观察组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8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心身障碍患者心理情绪状态,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
-
张雪娟;
张奇;
杨梅;
刘畅;
黄真奥
-
-
摘要:
目的 观察连地交泰方加减治疗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伴心身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第一门诊和月经专病门诊就诊的60例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伴心身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一般心理疏导.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劳拉西泮1 mg每晚睡前30 min服用,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连地交泰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第5周开始逐渐减量,第6周停药.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改良Kupperman Index(KI)评分,评价2组治疗4周、8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2组PSQI、HAMA及改良K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PSQI、改良K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PSQI、HAMA及改良K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失眠总有效率为90.0%(27/30)和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和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11/30),治疗组为6.7%(2/3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地交泰方加减可以有效提高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伴心身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围绝经期症状,降低焦虑程度,改善心身健康状态.
-
-
袁勇贵
-
-
摘要:
中国心身医学从无到有,历时数十载。当前,中国心身障碍诊疗模式包括建立心身医学科、医联体、多学科诊疗、疑难病例讨论、心身网络会诊、心理科医生加入联合查房以及"阳光医院"七种。未来,心身医学界应以创建中国特色的心身医学专业为己任,在整合治疗模式、完善软件建设、保障病房环境、推进住院治疗的阶段模式和明确人员构成、培养与执业范围等方面做出努力。
-
-
田红军
-
-
摘要:
与其他学科的医生治疗患者身体疾病不同,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要治疗的是患者"受伤的心灵"。我工作的岗位,永远在患者的身旁,我的责任就是陪伴他们从痛苦的精神心理疾病中走出来。因为我家里的很多长辈都曾在精神专科医院工作,受他们的影响,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精神医学科,而这个选择在当时是"独一份"的。近三十年的精神医学科临床工作,使我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擅长焦虑障碍、心身障碍、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社会也给予了我很多认可,2016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优秀精神科医师奖,2018年获得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20年获得天津市首届名医称号。
-
-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
-
-
摘要:
cqvip:突发重大公共卫生疫情灾难都会伴发重大的心理社会危机创伤,严重影响疫情灾害的防控、病人的救治、社会的稳定安全,乃至国家的兴衰。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开展心理社会危机干预、心身健康援助、心身疾病的诊治和灾后心身创伤康复辅导非常重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身障碍发生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多种综合病因,突发、持久、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严重影响个体或受灾人群的认知、心理和行为。
-
-
-
袁勇贵1
-
-
摘要:
5年前,42岁的刘女士莫名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运动后加重,去了当地医院没有查出任何疾病。从此走上''逛医''之路,奔波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知名医院,花费越来越多,可是症状却愈发严重。在国内一家大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可能是心肌病。从此,刘女士整天躺在家里,浑身乏力,一蹶不振。经人介绍,刘女士来到心理科,最终确诊为与心理应激、急性焦虑明确相关的应激性心肌病。
-
-
-
-
摘要:
新疆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是新疆医学会二级分会之一。2018年由总会批准并在2018年12月22曰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了新疆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选举及成立大会,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邹韶红当选新疆医学会第一届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身障碍及心身疾病进行有效的诊疗已经成为当今医学实践的重要需求和发展方向。非精神科临床医生越来越需要掌握相关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知识,而精神科医生也越来越需要学会与内科医生合作诊疗。
-
-
晏和国;
侯建婷;
李硕苗;
王柯炜;
杨博;
李军
-
-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糖尿病的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许多患者伴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以及性功能障碍等.通过查阅文献及实践,发现从心脾论治糖尿病心身疾病在糖尿病、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减少致死或致残具有深远的意义.
-
-
侯建婷;
李硕苗;
王珂炜;
李军
-
-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糖尿病的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许多患者伴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脏腑主要为肝心脾,通过查阅文献及实践,发现疏肝健脾养心法可改善心身障碍,在糖尿病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减少致死或致残具有深远的意义.
-
-
薛蕾;
顾石松;
梅妍;
程洪燕;
马晓燕;
李佳;
罗欣;
姚智聪;
刘长玲
- 《2015天津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十余年来,我院心身科就诊心身障碍患者门诊人次逐年增加,且多以躯体症状主诉就诊.临床抑郁与焦虑共病者达50%.探讨中西医、心理多学科综合治疗本病的理论,对于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心身障碍临床的困扰的问题.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多种心理疗法、有氧针灸激光照射等综合干预,临床疗效满意,为疑难患者解除了病痛.在心身疾病科临床,心身障碍,包括失眠、焦虑、抑郁常与内外科疾病或其他疾病并存。焦虑或抑郁状态伴发率达80%以上,很多学者认为两者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是近几年精神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研究发现本病与特定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与单纯焦虑或抑郁障碍相比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对于心身障碍患者,按照个体化原则制定综合治疗方案,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一定的经济效益。
-
-
Zhai Xiaoyan;
翟晓艳;
Ni Aihua;
倪爱华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关系不断得到研究.焦虑抑郁导致的心身障碍是最常见的,但也存在着识别率低,易被误诊的现象.文章对身心障碍的概念以及临床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心身障碍临床表现包括功能性躯体症状和临床心理表现。这些病人分布在多个科室,症状多样,此类患者往往存在述情障碍,躯体不适往往是情感障碍表现。因心身障碍为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给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药物包括中西医治疗。以使治疗相辅相成,有效改善症状。最后给予联合会诊,实现医疗的整合化,提高识别、诊疗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
-
-
-
-
李维斌;
卫小芳;
赵卯维
- 《第十一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暨广东省行为医学分会首次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服刑人员心身障碍的治疗效果。rn 方法:对2008年入监有心理问题的276名服刑人员按人组标准选取有抑郁、焦虑、失眠、厌食的120名服刑人员,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心理干预4周后进行观察评定心理干预的效果。rn 结果:心理干预组HAMA、HAMD评分及失眠、厌食显好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rn 结论:心理学干预可明显缓解服刑人员的焦虑与抑郁,进而显著改善心身障碍中的失眠与厌食。
-
-
-
-
-
陈尚徽
- 《第十一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暨广东省行为医学分会首次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了解铜陵市区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得分特征。rn 方法:编制儿童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1352名3~12岁童进行调查。rn 结果:量表得分男童高于女童;单项得分中,男童显著高于女童的21项,显著低于女童的有2项;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得分男童高于女童,且差异显著;铜陵市区男女儿童学习问题、心身障碍两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明显。rn 结论: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得分在性别间存在有显著差异。男童表现以性格外向、情绪不稳定为主,女童表现以脆弱、内隐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