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理性障碍
心理生理性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专利文献31398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河北中医、医学临床研究等;
心理生理性障碍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立新、秦峰、李丽娟等。
心理生理性障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398篇
占比:99.73%
总计:31482篇
心理生理性障碍
-研究学者
- 张立新
- 秦峰
- 李丽娟
- 肖利军
- 王盈力
- 蓝海英
- 孙静
- 李凤贤
- 王月华
- 王静
- 丁颖
- 刘婷
- 张雅静
- 李小莉
- 王书霞
- 胡娟
- 覃玉霞
- 赵斌
- 邬萍
- 郜正美
- 郭存玲
- 陈双燕
- 陈坤
- 黄维维
- 何晓燕
- 刘娟波
- 吴万粉
- 吴爱勤
- 孙佳宁
- 张海虹
- 张燕英
- 徐学
- 曾妍芳
- 杨林芝
- 林飞飞
- 潘秋萍
- 米丽邦
- 肖莲
- 董静
- 赵丽红
- 赵亚娟
- 赵优珍
- 邹雨霞
- 陈俊梅
- 陈静
- 韩艳菲
- 黄燕琴
- 丁武华
- 丁辉
- 于海岩
-
-
陈凌燕;
钟晖;
方旺
-
-
摘要:
目的:对儿童癔症性视力障碍的病因进行分析,比较试镜与人工泪液给药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以“癔症性突发视力下降”于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36例患儿,其中男16例,女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镜组与人工泪液给药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都辅以语言暗示。两组治疗的首次有效率采用SPSS 17.0软件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儿童癔症性视力障碍的发病原因,提出诊断要点和防治对策。结果:在辅以语言暗示的前提下,试镜组与人工泪液给药组治疗方案的首次有效率分别为94.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病因分析中,学习压力相关的有20例,占55.6%,包括成绩下降、逃避考试、因成绩受到家长或老师的训斥,甚至体罚。家庭变故13例,占36.1%,父母离异为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不愿返乡、同学纠纷、校园霸凌以及外伤等为其他原因。结论:试镜加语言暗示比人工泪液加语言暗示更能有效提高癔症性视力障碍的首次治疗有效率。学习压力、家庭变故相关因素为癔症性视力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
-
潘友让;
徐超超;
赵玉龙
-
-
摘要:
目的 分析超早期康复训练对青少年心身障碍患者心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心身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应用超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3±3.1)分、(46.6±3.6分)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8.5±3.5)分、(57.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39、14.724,均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率(88.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2,P<0.05).训练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62.7±10.1)分,高于对照组的(43.5±13.5分),PSQI评分(6.2±1.3)分,低于对照组的(10.5±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52、13.207,均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83,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青少年心身障碍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满意度.
-
-
周波;
吴爱勤
-
-
摘要:
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高,患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就诊,非精神专科医生通常对该类患者识别困难、沟通困难,且该类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疗效差、满意度低,给接诊医生带来很大困惑.本文就上述特点总结出焦虑抑郁障碍诊治的10项关键技术,包括问诊技巧、倾听技术、转换话题技术、共情技术、巧用量表辅助诊治、躯体症状的二次归因、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诊断名称、用药技巧、快捷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转介.以期为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
-
秦峰;
陈双燕;
陈瑶;
李凤贤;
李春宏;
朱丽秋;
杨凤英;
郑军;
李丽娟;
张立新;
李建娟;
陈坤;
卢春梅;
蓝海英;
庞强
-
-
摘要: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孕产期心身障碍(PPPSD)是指孕产妇集心理-妊娠期生理-社会因素的"心-身"作用,或集妊娠期生理、病理危险因素的"身-心"作用,或二者共存相互作用,导致的个体躯体功能障碍.孕产妇发生PPPSD,可严重影响产科医疗质量,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全国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总课题组(以下简称为"总课题组")对PPPSD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康复等进行研究,并制定PPPSD临床诊疗系统及相应规范和标准,创建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医疗服务模式,在全国不同民族与不同经济和文化特点地区的各级综合性医院围生保健中心或产科、妇幼保健院(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门诊研究基地,持续开展PPPSD相关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总课题组自2015年制订《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后,根据临床实践,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并陆续发布2016修订版、2017修订版、2018修订版PPPSD临床路径.随着总课题组对PPPSD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并结合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再于《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2018修订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推出基于围生保健中心和产科的《孕产期心身障碍诊疗临床路径(2020修订版)》,为临床规范诊疗PPPSD提供标准.
-
-
-
章静;
彭春燕;
张静
-
-
摘要:
目的 了解六安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9—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六安3个县区9所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将每所幼儿园按小、中、大班分成3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每层选择1个班级,调查被抽取班级的所有3~5岁儿童.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量表调查儿童家长.结果 共调查1903名儿童家长,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0.9%(397/1903),检出率排在前3位依次为学习、心身、品行,分别为11.8%(225/1903)、10.5%(200/1903)、3.7%(70/1903).方差分析显示,年龄对儿童的品行及行为有影响(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性别及父亲文化程度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3.972、2.358,95%CI分别为3.025~5.215、1.380~4.028).结论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率较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定干预措施需要考虑社会环境、家庭、儿童个性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降低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
-
阿米娜古丽·买买提托合提;
米娜瓦尔·麦丁;
高桂芹
-
-
摘要: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率尚不确切,但至少2/3对口服避孕药(OCP)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无效的痛经或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在腹腔镜检查时发现EMs.与成人EMs相比,青春期EMs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疼痛伴有消化道和泌尿系统等症状,约48%的青春期EMs患者发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或抑郁等.青春期EMs的高危因素包括生殖器官畸形、月经初潮早、家族史及母亲妊娠期相关疾病等.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妇科检查、盆腔超声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等,确诊仍需腹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青春期EMs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分期、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应长期管理.
-
-
李冬;
李菊;
李莉;
郭怀兰;
王静
-
-
摘要:
背景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中的主要元素,胎儿期发生碘缺乏,会造成低甲状腺素血症及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和认知障碍.而感觉统合失调(SID)易造成儿童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且目前国内关于碘和SID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尿碘情况与SID之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区抽取5所幼儿园,对抽中的幼儿园中3~6岁儿童进行晨尿尿碘测定,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对其感觉统合能力进行测试.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学龄前儿童尿碘、SID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及采集尿标本800份,问卷有效且尿标本合格的有710份,有效率为88.8%.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间出生体质量、BMI、是否顺产、尿碘、SID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D发生率为55.8%(396/710),其中轻度SID发生率为30.3%(215/710),重度SID发生率为25.5%(181/710).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SID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尿碘情况是前庭平衡功能失调〔OR=1.250,95%CI(1.018,1.534),P=0.033〕、本体感觉失调〔OR=1.247,95%CI(1.015,1.531),P=0.035〕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尿碘情况可能影响SID,低水平尿碘可能增加学龄前儿童前庭平衡功能失调和本体感觉失调的风险.
-
-
吴颖;
杜桂春;
鲍丙丽;
杨雪;
陈禹;
孙颖
-
-
摘要:
目的 研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2018年4-10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就诊的26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评评估,通过与我国正常人SCL-90量表评估的国内常模(简称“常模”)中各项因子进行对比评估.在进行2周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后,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所有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干预前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焦虑、抑郁及敌对等方面得分分别为(1.52±0.31)分、(1.81±0.42)分、(1.45±0.23)分、(1.62±0.28)分、(1.59±0.58)分,均高于常模[分别为(1.37±0.48)分、(1.62±0.58)分、(1.39±0.43)分、(1.50±0.59)分、(1.46±0.55)分](t值分别为6.161、5.759、3.331、5.456、2.862,P值均<0.01).女性患者在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性等方面得分(分别为1.61±0.48、1.67±0.49、1.51±0.26、1.72±0.38)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1.45±0.25、1.58±0.52、1.39±0.63、1.59±0.46)(t值分别为2.571、2.137、2.532、1.985,P值均<0.05).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患者在抑郁、焦虑、偏执方面得分(分别为1.73±0.36、1.52±0.27、1.53±0.39)均高于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的患者(分别为1.59±0.47、1.39±0.59、1.41±0.46)(t值分别为2.026、2.123、1.987,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在抑郁(分别为1.60±0.36~1.68±0.43)、焦虑(1.42±0.53~1.51±0.18)及人际关系敏感性(1.63±0.47~1.72±0.35)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78、2.356和2.427,P值均<0.05).经支持性心理治疗后,躯体化症状[(1.39±0.42)分]、强迫[(1.65±0.51)分]、焦虑[(1.35±0.29)分]、抑郁[(1.54±0.47)分]、敌对[(1.51±0.35)分]、精神病性[(1.29±0.35)分]的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分别为(1.52±0.31)分、(1.81±0.42)分、(1.45±0.23)分、(1.62±0.28)分、(1.59±0.58)分、(1.30±0.13)分](t值分别为10.153、8.252、3.584、2.218、3.235、2.165,P值均<0.05).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差于常模,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
吴颖1;
杜桂春1;
鲍丙丽1;
杨雪1;
陈禹1;
孙颖1
-
-
摘要:
目的研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釆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mptmndinMist90,2.-90)对2018年4—10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就诊的26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评评估?通过与我国正常人SCL-90量表评估的国内常模(简称“常模”)中各项因子进行对比评估。在进行2周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后,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所有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干预前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焦虑、抑郁及敌对等方面得分分别为(1.52±0.31)分、(1.81±0.42)分、(1.45±0.23)分、(1.62±0.28)分、(1.59±0.58)分,均高于常模[分别为(1.37±0,48)分、(1.62±0.58)分、(1.39±0.43)分、(1.50±0.59)分、(1.46±0.55)分了◎值分别为6.161,5.759,3.331.5.456,2.862,P值均<0.01)。女性患者在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性等方面得分(分别为1.61±0.48、1.67±0.49,1.51±0.26J.72±0.38)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1.45±0.25、1.58±0.52、1.39土0.63、1.59±0.46)(/值分别为2.571、2.137,2.532J.985.P值均V0.05)。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患者在抑郁、焦虑、偏执方面得分(分别为1.73±0.36,1.52±0.27,1.53±0.39)均高于受教育程度在髙中及以下的患者(分别为1.59±0.47,1.39±0.59,1.41±0.46)(/值分别为2.026,2.123,1.987.P值均V0.05)。不同年龄组在抑郁(分别为1.60±0,36-1.68±0.43)、焦虑(1.42±0.53-1.51±0,18)及人际关系敏感性(1.63±0.47-1.72土0.35)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78、2.356和2.427,P值均<0.05)。经支持性心理治疗后,躯体化症状[(1.39±0.42)分]、强迫氐1.65±0.51)分]、焦虑[(1.35±0.29)分]、抑郁[(1.54±0.47)分]、敌对[(1.51±0.35)分]、精神病性[(1.29±0.35)分]的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分别为(1.52±0.31)分、(1.81±0.42)分、(1.45±0.23)分、(1.62±0.28)分、(1.59±0.58)分、(1.30±0.13)分](r值分别为10.153、&252、3.584、2.218、3.235、2.165,P值均<0.05)。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差于常模.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